青春校园
首页 / 青春校园 / 正文
研究生院组织开展辅导员工作专题辅导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新桐 杨国昌 曹清 武少迪 杨小斐)近日,我校研究生院举办多场辅导员沙龙,邀请我校植物科技学院谢甲涛老师、华中科技大学郑名扬老师、武汉大学司文超老师等围绕协同育人、学术育人、安全风险防范与危机处置等同研究生辅导员进行交流探讨。

辅导员要努力与导师建立协同育人共同体

针对辅导员如何在导师与研究生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问题,谢甲涛认为,研究生辅导员和导师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主体,共同肩负着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但是在分工上略有不同,重点在于要形成合力。在思想上,研究生辅导员要坚持强化“学生-辅导员-导师”共同体意识,敢于和善于同研究生导师打交道。

同时,应建立与导师定期的信息交流、动态研判和对策研讨机制,保持信息及时共享,搭建起了解学生日常学习与心理状况的 “桥梁”。辅导员与导师除了做好各自的工作,还要在工作中加强相互配合,在工作方式、专业引导、育人侧重内容等方面努力实现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切实根据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特点和实际,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合力功效。谢甲涛提出,“平时跟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从一些小细节和小事情中加强学生的习惯养成,用我们的言行举止影响和教育学生。”

园艺林学学院辅导员孟悦谈到,在今后的工作中,她一定要努力发掘导师在学生思想价值引领、学业困难帮扶、特殊群体关爱、学科竞赛指导等方面的育人典型,凝聚思政育人合力。

学术活动也要进行“供给侧”改革

郑名扬以华中科技大学近十年来推进完善 “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文化矩阵的系列工作为例,分享了自己对于构建高质量育人新生态的想法。郑名扬提到,文化育人是新时代高质量育人的核心目标,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他重点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以“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为核心内涵、以“科学研究方法论坛”为内环支撑、以《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课程为外环辐射的育人平台建设情况。郑名扬建议研究生辅导员要努力整合多方资源,从多方位传播科学家精神,真正发挥研究生学术育人作用。

面对如何吸引学生使其在讲座中保持专注,如何提升学生面对讲座、论坛等活动的参与度等问题,郑名扬认为,组织学术活动也要进行“供给侧”改革。前期要做好调研,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从而在学生中得到良好的反响;可以考虑增加活动的频次,缩小活动的规模,提升交流的深度与广度;后期要建立学生反馈机制,根据学生的建议和意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青年稳则国家稳,高校稳则社会稳

司文超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国家安全观的论述为切入点,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维护高校稳定乃至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当前大学生生活方式高度网络化,“有问题找知乎”“有困难找微博”,政治参与“自转有余、公转不足”等为高校思政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司文超提出,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各种杂音噪音、风吹草动和暗流涌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积极作为和有效应对。全体辅导员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斗争精神,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种本领”“七种能力”,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辅导员周诚晨说道,作为高校辅导员,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科学识别危机隐患,有效应对实际问题,勇做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排头兵。

据悉,本次辅导员沙龙是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计划系列活动之一,旨在为辅导员提供探讨工作、交流感情、排解压力、分享经验的平台,从而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审核人:镇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