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
首页 / 交流合作 / 正文
2024中华文化传播论坛在线上举办

南湖新闻网讯(记者 晏华华)10月26日,由我校文法学院和中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2024中华文化传播论坛在线上召开。来自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哈萨克斯坦、阿联酋和中国台湾、澳门及内地的40余位专家学者、教师和研究生等进行交流研讨,共话全球化语境下中华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另有260多人线上参会学习。论坛由我校中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原主任毕耕教授负责召集和主持,李利民、方宪、杨敏艳和晏华华分别主持分论坛。

会议截屏

文法学院院长田北海教授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表示,大力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大步走向世界,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明互鉴与交流对话,是新时代新征程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选择。本次论坛以专题报告和对话形式交流互动,充分表达学术观点,发表真知灼见,既可为中华文化的对内对外传播建言献策,也有利于促进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期待与会学者的专题发言能够为提升华中农业大学中华文化传播研究的教学科研水平提供有益的经验指导和参考借鉴。

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研究员、《汉字文化》总编林连通致辞指出,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座高峰,它有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并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五大突出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是强国建设的软实力。目前,大学语文已经成为高等院校传播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学科,业界已经编辑出版了上千部教科书。他希望今后能编写出更多更好的教材,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让文化强国落到实处,为教育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次论坛共设置5场分论坛,内容包括中华文化及其传播的理论渊源、现实意义、内容体系、实践特色、方法途径及其对策研究,汉语言、文学与文化的对外传播与教学研究等。在论坛上,与会学者围绕上述相关议题展开交流探讨,发表见解。

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特征、创造性转化与发展主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主任编辑孙蕾蕾提出了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转化的价值逻辑、审美再现与技术赋能的思考,厦门大学谢清果教授从气本论视角探讨了中华文明“和平性”的思想体系与传播意蕴,上海大学郝雨教授评析了“新子学”在整体传承与传播中华文化方面的重要特征,台湾师范大学林安梧教授阐释了汉语的特性及其传播的“主体际性”,澳门大学邓景滨教授介绍了“诗化题图句”的演变及其价值,重庆交通大学李红秀教授基于社会符号学视角分析了央视春晚的道德价值,华中农业大学方宪副教授介绍了作为“知识传播”的文学史教材的编撰与文化功能。

围绕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交流互鉴主题,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郭海龙研究员从文化一元多线论视角探讨了全人类共同价值和文明平等互鉴的理论意蕴,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张先广教授对比分析了西方文化中的德勒兹、瓜塔里、廓落与东方文化中的太极图,《俄罗斯人文瞭望》杂志社国强主编评析了海外华文媒体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案例,李窗影解读了《功夫熊猫》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贵州大学宋瑞璇分析了黔东南侗族大歌与当代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杨敏艳介绍了基于丝绸之路的中外文化交流历程,王笋、张琨、张俊英、周俊成、张旭、彭妍等分别就中华文化传播的相关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与思考。

围绕国际中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主题,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RANIA HUNTINGTON(韩瑞亚)教授结合教学工作分享了英文语境中的古汉语教学的心得与体会,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梁霞教授介绍了普林斯顿大学中文项目奠基人牟复礼教授的历史贡献,深圳大学张新颖教授汇报了在阿拉伯国家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经验启示,日本关西大学何云艳老师介绍了中华文化在日本长崎地区的传播研究,英国华威大学郭志岩教授探讨了国际中文教育中的中国文化教学实践,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CHERNITSKAYA ALISA BORISOVNA(阿丽莎)分析了中国书法绘画与汉语学习的融合路径,河南理工大学李明心副教授介绍了斯里兰卡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与现状,越南河内国家大学LE THI KIM DUNG(黎氏金蓉)、哈萨克斯坦阿里-法拉比大学PAK RAISSA(朴莱莎)、印尼雅加达华文教育协调机构卢鹏、菲律宾侨中学院刘晓玲分别介绍和探讨了当地中文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王维与曾慧、长沙师范学院帅青与黄冈师范学院许怀之等分别就中文线上教学与古文课程建设、审美教育与诗文吟诵等话题进行探讨。尤其是我校文法学院毕业生杜蔷薇校友,作为阿联酋教育部中文学校教师,对阿联酋中文教育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在硕博研究生专场,来自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的10多位硕博研究生,分别围绕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国际传播、国际中文教学和中华文化产业出海等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与研讨。

本次论坛得到了华夏传播研究会、厦门大学传播研究所、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华农分中心、华中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编辑部、《华夏传播研究》编辑部、《汉字文化》编辑部的倾力协助。

审核人 毕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