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
首页 / 交流合作 / 正文
第30期结构生物学跨学科论坛在我校举行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艳)6月22日下午,由我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校青年发展研究会和校级蛋白质平台联合主办的第30期结构生物学跨学科论坛在第一综合楼A102教室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周丛照教授、刘海燕教授、孙林峰教授、陈宇星教授和华中农业大学的刘主教授、殷平教授分别作主题报告,吸引了众多其他院系师生参加。论坛由殷平和刘主两位教授共同主持。

参会人全神贯注(杨凤洁 摄)

论坛现场(杨凤洁 摄)

周从照老师报告(杨凤洁 摄)

周从照教授作报告(杨凤洁 摄)

周丛照教授介绍了其团队利用生物信息学、结构生物学和分子生态学手段,开展蓝藻资源化和水华防治的相关研究,并围绕蓝藻的氮吸收和同化以及蓝藻碳氮稳态的转录调控展开了分享。报告结束后,师生们就RuBisCO排列效率、催化活性及相关进化方面展开了讨论。

刘海燕老师报告(杨凤洁 摄)

刘海燕教授作报告(杨凤洁 摄)

刘海燕教授以人工智能蛋白质设计为报告主题,介绍了其团队采用数据驱动策略在蛋白质设计前沿领域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原始创新的有关工作。他回顾了团队基于能量函数的设计方法,建立并实验验证了给定主链结构设计氨基酸序列的ABACUS模型,进而发展了能在氨基酸序列待定时从头设计全新主链结构的SCUBA模型的探索历程,并提出了仍待解决的动态预测发展方向。

刘主老师报告(杨凤洁 摄)

刘主教授作报告(杨凤洁 摄)

我校生科院刘主教授围绕“细胞磷稳态维持的动态学见解”的主题同参会师生进行了交流。在深度剖析全球磷素利用现状的困境后,刘主提出通过发展和联用多种交叉互补的生物物理化学技术,从多维度阐明维持作物磷稳态的关键蛋白的动态机制,来为培育磷高效利用植物提供新思路。此外,他还分享了团队将冷冻电镜、核磁共振、smFRET等技术整合,在酵母VTC复合物耦联信号感知,产物合成转运与水稻磷酸盐吸收转运体的动态分析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

殷平老师报告(杨凤洁 摄)

殷平教授作报告(杨凤洁 摄)

我校生科院殷平教授围绕“线粒体外膜β桶蛋白折叠机制研究”主题作报告。他介绍了团队综合利用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方法,解析了多个重要线粒体外膜蛋白复合物结构,阐释了SAM介导TOM复合物组装的机制,并结合FLIM-FRET方法阐释了METAXIN1促进SAM成熟及底物释放机制的相关探索,并同师生就TOM成熟过程及底物等相关内容展开了讨论。

孙林峰老师报告(杨凤洁 摄)

孙林峰教授作报告(杨凤洁 摄)

孙林峰教授围绕“植物激素运输和信号传导的分子基础”主题,分享了团队运用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手段揭示植物生长素、脱落酸和油菜甾醇等多个重要运输蛋白的作用分子机制,并着重介绍了ABCB19作为生长素外排蛋白之外,也可以转运油菜素内酯BR这一分子机制,提出了未来针对ABCB19如何协同发挥不同转运功能并实现活性调控等相关问题开展研究的设想。

陈宇星老师报告(杨凤洁 摄)

陈宇星教授作报告(杨凤洁 摄)

学生提出疑问3(杨凤洁 摄)

学生提出疑问1(杨凤洁 摄)

现场参会学生提问交流(杨凤洁 摄)

陈宇星教授围绕“肝肠循环中转运蛋白的结构功能研究”展开分享。她为师生介绍了胆汁在肝脏、胆囊、小肠、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循环过程,介绍了团队运用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等方法,针对ABCB11转运胆酸盐、ATP8B1转运PS、ABCC2转运胆红素以及ABCC3/ABCC4/ABCD1转运生理底物等机制开展的相关研究,并与参会师生围绕转运蛋白底物、酶活、病理突变等相关内容展开了讨论。

熊立仲教授在论坛总结讲话中表示,希望在场师生有所收获,有所启发,他鼓励师生将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相融合,运用交叉学科碰撞出创新火花,力争作出从“0”到“1”的突破性研究成果。

审核: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