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
首页 / 交流合作 / 正文
涉农公共管理教学与研究研讨会在我校召开,会议首发《公共管理学:理论与应用》教材

南湖新闻网讯(记者 晏华华)6月15日,国家治理现代化愿景下涉农公共管理的教学与研究研讨会暨《公共管理学:理论与应用》教材发布会在我校召开。本次会议由我校公共管理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和中国农村发展学会乡村治理专委会联合主办。来自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大连海洋大学、湖南日报社以及我校的40余名专家学者和硕博研究生与会,共同探讨涉农公共管理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与战略重点,促进涉农高校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进一步发展。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周向阳致辞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和学院的发展情况,并表示,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入,乡村振兴战略逐步推进,涉农公共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涉农领域有巨大探索空间,期待与会学者深入交流碰撞,为涉农公共管理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会议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愿景下涉农公共管理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议题组织了4场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报告人依次为陈文胜、左停、唐斌、柯新利

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陈文胜教授作《中国乡村治理:转型演进与时代难题》报告。报告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治理发生了从民间方案到国家方略、从顶层设计到基层实践、从地区典型到全国典范、从全面发力到试点验证的转型与演进,面对新时代乡村治理中乡村公共职能、公共决策和公共服务的结构性矛盾,需要推进乡村治理回归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本源。

国家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左停教授作《计划、市场与乡土传统:中国涉农公共管理的挑战与创新》报告。报告认为,当前我国涉农领域存在传统、现代以及介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计划经济的三元结构,涉农领域的公共管理仍然具有“计划经济”的惯性,这与市场经济体系不尽一致。鉴于此,涉农公共管理需要适应现代化要求,进一步凸显法治化、多元主体责权利平衡、稳定可预期等价值导向。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唐斌教授在主题为《涉农公共管理知识体系及其高等教育实践》的报告中提出,涉农公共管理作为公共管理学科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涉农及农村公共事务进行指挥、组织、协调及服务的一种管理模式。当前,涉农公共管理的学科与实践热点体现在土地问题、民生问题、治理问题以及农村安全问题等方面。报告还分析了涉农公共管理知识体系教育实践的关键问题。

我校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柯新利教授分享了关于《技术进步与自然资源管理现代化》的思考。他表示,技术进步提升了自然资源管理能力,主要表现在提升了管理效率、数据分析能力以及管理决策的准确性。但涉农公共管理研究并不能盲目崇拜技术,技术应用要与与治理理念相匹配,当治理理念或治理模式没有跟上的时候,技术的使用应适度。与此同时,技术的发展也呼唤治理理念与治理模式的创新。

会议还组织了3场主题研讨。围绕涉农公共管理与公共管理基础理论主题,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刘启明副教授分享了关于涉农公共管理中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目标与形式两组关系的思考。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黄建红教授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走绿色产业发展之路,构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媒体助力和农民受益的多元协同治理格局。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张雅勤教授以“行政学如何走进乡村?”的问题引入,阐释了涉农行政管理的理论视域与重点议题。我校公共管理学院杨嬛副教授分享了关于农业公共管理的研究内容、研究议题和研究路径方面的思考。

主题报告1

主题报告一,报告人依次为刘启明、黄建红、张雅勤、杨嬛

围绕涉农公共管理的中国实践与分领域进展主题,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曲甜副教授通过研究发现,教育、医疗和养老是农村公共服务的洼地,政府视角下的乡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具有明显的共性。湖南日报社机关干部袁礼成结合自身驻村工作经历,分享了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治理的实践与思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李卓副教授以有为政府与活力社会为分析框架,阐述了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的理论逻辑及其实现路径。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李琳琳老师介绍了关于浙江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创新机制研究。大连海洋大学法律与人文学院宋韦蓉同学分享了关于辽宁省粮食安全与种业创新发展协调性的研究。

主题报告2

主题报告二,报告人依次为曲甜、袁礼成、李卓、李琳琳、宋韦蓉

围绕涉农公共管理中的研究方法与教学创新主题,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陆汉文教授以医疗卫生政策为例,分享了关于农村发展政策评估的价值取向的思考。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海金教授分享了涉农公共管理中的案例研究方法。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宋钰副教授分享了使用基于多智能体建模与仿真技术进行公共政策绩效模拟评估的探索实践。我校公共管理学院姜庆志副教授以《行政职业能力实践》课程为例,分享了项目式教学驱动公共管理实践教学创新的探索。

主题报告3

主题报告三,报告人依次为陆汉文、李海金、宋钰、姜庆志

会议发布了《公共管理学:理论与应用》教材。该教材以新发展阶段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需求为出发点,力求创新发展兼具共性与特色的新时代公共管理学。理论上,在系统介绍公共管理学的西方经典理论和观点基础上,突出中国传统公共管理思想,重视发展中国家公共管理理论的比较分析。实践上,从多个角度系统总结了中国公共管理多个领域的机制创新和成效,探讨了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关切、基本问题和研究方法。特点是关注中国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公共管理理论需求、应用过程与特有经验。

发布会上,左停向与会师生赠阅教材(以上照片由 记者 晏华华 摄影:制作)

发布会上,左停向与会师生赠阅教材(以上照片由 记者 晏华华 摄影/制作)

本书由来自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和北京农学院等涉农高校的学者组织编写,左停教授和杨嬛副教授担任主编,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刘启明副教授、赵雪娇副教授和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莉萍副教授担任副主编。本书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农业农村部“十四五”规划教材。

左停教授表示,希望通过新的内容组织方式和编写体例,推动公共管理基础理论与公共管理特色实践的互动与交融,推动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公共管理实践与理论体系。

审核人 杨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