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合作
首页 / 交流合作 / 正文
学术晚茶|师生共话玉米的智慧育种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致远 谈燕)12月16日晚,以“智慧农业之智慧育种”为主题的学术晚茶活动在第一综合楼A114会议室举行。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李林教授与同学们分享玉米智慧育种新方式及生物大数据技术在智能育种方面的全新应用。

“智慧农业大致经历了信息化、数字化、精确化、智慧化四个发展阶段,表现各有侧重,功能融合,四化并存,智慧引领。”李林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智慧农业的发展阶段以及不同划分角度下的组成部分,并分别从学科理论与技术实现角度和生产对象角度展开讲解。随后,李林引出了新兴的智慧农业技术,即应用生物大数据技术的智慧育种。“经典遗传学研究解析了大量农艺性状的遗传机制,克隆了一批重要功能基因并解析了众多分子网络,这为作物的分子育种与定向改良奠定了研究基础。”在谈及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基因时,李林谈到,不同于水稻和小麦,半矮化基因驱动的绿色革命并没有在玉米中发生,碍于多方面的因素玉米株型的定向改良仍然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生物大数据的发展为玉米改良提供了新的思路,李林团队对株型遗传以及关键基因进行了机制研究,基于全息功能图谱开发人工智能算法系统解析玉米株型、产量、开花期分子机制,进一步基于大数据的智能预测初步构建了株高、产量与开花期的预测模型。李林提到他们团队所使用的编码方式可更加有效地提升预测效率,由团队所建立的精确设计育种要优于国外常用的全基因组选择育种。

“随着生物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李林老师对于我们做微生物研究有没有什么指导性建议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冯鑫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李林从生物大数据技术角度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在活动最后,李林表示,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各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必将更加频繁,作物学与信息学的交叉将会大大加快智慧育种的发展。他勉励同学们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要不惧困难、持之以恒,注重学习交叉学科知识,顺应时代发展,真正将自身的科研工作融入国家科技事业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做科研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克服无数困难。但在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并有助于其他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工作,成就感是其他事情所无法比拟的。”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吴芊分享道。

审核人:唐永木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