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我校教学管理人员代表赴清华大学调研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张瑞雪11月1日,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李大鹏、信息技术中心主任付军带队,本科生院、研究生院、信息技术中心、各学院分管本科教学副院长、教学秘书一行30名管理人员赴清华大学专题调研学习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情况

清华大学在线教育中心副主任徐燊介绍清华大学“AI+教育”(通讯员 孙倩茹 摄)

清华大学在线教育中心副主任徐燊详细介绍了全球高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的应用动态,指出人工智能将使学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发生重大变革,知识传播将更加高效、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和反馈将更加及时、个性化和终身化学习变得更有可能。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她建议高校教师要不断探索未来教育的内容和方式,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初期带来的幻觉问题、伦理问题、隐私和安全等各类问题。

接着,徐燊介绍了清华大学在“AI+教育”三个层面的具体实践:一是学校层面制定战略路线与教学指南并搭建人工智能通用教学基础建设;二是教师层面进行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改革以及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三是学生层面让人工智能赋能学生成长助手并构建人工智能类通识课程体系。她提到,清华大学计划推出31门人工智能素养课程,加强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逐步推动AI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已有103本课程采用了AI技术,包括24小时智能辅导、智能批改、知识图谱构建、自动出题以及教学设计等功能;还可以根据每个学院和课程的不同需求,为老师定制AI功能。

“AI助手功能越多越好吗?”“AI改变教育的功能了吗?“AI会不会替代教师?”“AI带来哪些教与学的改变?”“教师能否教学生跟上AI时代?”“有了AI课,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教学办主任马昱春老师,以问题为导向,分享交流“AI大模型在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实践与应用”。

马昱春认为,在教学领域AI已普遍应用,它可以模拟人类形象,甚至能够随机应变,但并不意味着AI能完全替代传统教育。教师如何利用AI来培养学生的未来竞争力,确保他们不被AI取代,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同时,尽管AI无法完全替代人类教师,但它可以辅助教学,我们需要考虑如何利用AI技术支持教学的核心部分。她将AI比作学生未来学习的“多啦A梦”,未来学习对学生自我驱动力和学习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她建议每位老师训练一个AI助手,把AI助手当“人”看,引导AI助手帮助学生正确使用AI、用好AI。她以AI大模型在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实践与应用为例,分享了AI大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经验,详细展示了自主大模型基座的智能编程辅助教学平台。马昱春表示,AI技术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编程课必然会受到巨大的冲击,课程的考核、讲授、作业、答疑形式都需要做出相应改变,未来的教学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学堂在线副总裁潘守东以“AI课程建设及应用探索与实践”为题,从技术角度介绍了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建设AI课程,驱动教学模式创新。他指出,当前AI课程的建设流程更方便、课程的功能更强大,建设AI课程不仅需要AI技术,更要思考如何用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其中把握教学目标、考核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化是关键。在AI课程实践应用方面,他认为,知识图谱在AI领域具有重要价值,既有利于实现教学资源的个性化分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路径,有能有效解决AI幻觉问题。最后,潘守东以Python语言课程为例,详细介绍了创建一个AI课程的具体过程。

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李大鹏讲话(通讯员 徐渝 摄)

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李大鹏代表学校对清华大学毫无保留地分享AI赋能教育教学改革经验表示感谢,要求调研人员深入领会清华大学AI课程建设模式学习如何将AI与不同学科专业课程巧妙融合,以更开阔的视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调研组走访智谱清言大模型公司(通讯员 徐渝 摄)

调研组还参观了清华大学第三教学楼,走访了智谱清言大模型公司,了解智慧教室、数字化教学管理平台及生成式AI助手开发与建设情况。

审核人 肖湘平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