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本科生通识课程《农业通史》正式开课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郑佳乐 徐振凯)9月10日晚,新开设的本科生通识课《农业通史》正式开讲,该课程由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历史研究中心柏芸教授及其教学团队共同开设。

开课前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书记周雄对课程建设的背景及任课老师团队作了介绍。他表示,《农业通史》是为全体本科生开设的关于农史教学课程,为当前学校一流学科与专业建设增强了历史底蕴与文化自信。他希望广大农林学子要在学习掌握专业科技本领的同时,多从历史中学习和借鉴古人智慧,传承和发扬好优秀农耕文化。

▲中国农业博物馆二级研究馆员、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历史研究中心主任柏芸讲授农业通史导论(通讯员 张光辉 摄)

随后,中国农业博物馆二级研究馆员、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历史研究中心主任柏芸讲授农业通史导论。

以史为鉴古为今用,齐心共造农史“金课”

“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才能更好把握当下,以史为鉴、与时俱进才能更好走向未来。”柏芸老师表示,农史研究的目的在于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发展规律,从历史中找寻我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智慧,古为今用,更好的为现代农业服务。

柏芸老师介绍,《中国农业通识》将以专题形式授课,系统展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历程。课程由农业通史导论和七个专题构成,聚焦古代农学思想、古代农业制度、古代耕作制度、古代农业工具、古代农田水利、古代农业书籍,古代民间工艺等内容。采取团队授课的形式,邀请农学、哲学、历史、艺术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参与授课,拓展课程内容的深度、广度,引导同学们在了解中国农业发展历史脉络中,树立起华农学子勤读力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谈及对课程的期待与展望,教学团队老师们表示,希望在学校、老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将《农业通史》打造成校内外学子普遍认可与喜爱的高水平通识“金课“。

纵向讲解历史进程,横向感知文明成就

作为导论课,柏芸老师分别从历史的纵向与横向角度,勾勒出中国古代农业历史进程和农业历史成就的完整图景。纵向上,她以万年前原始农业的起源为起点,解释了农业革命发生的自然因素与社会原因,人类从此开启了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方式和撂荒耕作方式。春秋时期,由于铁犁牛耕和耕作制度的变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井田制的瓦解,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由此登上历史舞台。隋唐时期的经济重心南移和人口南移,加速了南方地区的开发,形成了多种土地利用方式。进入宋代,水稻跃升为粮食作物首位,从而开启了南粮北运的历史。元朝时期,繁荣的农耕文化推动中国成为了世界文化的中心。

横向上,柏芸从二十余个方面梳理了古代农业历史成就。她谈到,中国古代先民在不断完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持续用地养地的同时,发明了一系列农业技术,孕育了独特的农业思想,编撰了丰富的农业古籍,产生了多彩的乡土艺术。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黄河中下游的先民总结归纳出了二十四节气。结合图像史证,她还介绍了中国劳动人民在农耕实践中创造的民间工艺,如制陶,雕刻,年画等。柏芸认为,不论何种形式的古代农业历史成就,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记录着农业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脉络。

考镜农耕文化源流,谱写时代农耕新篇

柏芸老师谈到,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在年复一年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的万年农耕历史中,华夏先民秉承“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披荆斩棘,励精图治,创立了完备的农业技术体系,积累了丰厚的农业农事经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和民间艺术。这些积淀厚重的优秀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脉,贯穿了中华文明发展全过程,彰显了华夏文明的古老与辉煌。农耕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踔力笃行的不竭动力。

“恰逢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缔造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谱写新时代农耕文明新篇章任重道远。”柏芸老师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中国农业历史,能够洞悉和把握农耕文明源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增强民族自信,努力肩负起时代使命。

审核人:周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