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迎新季】兰彩霞:勇敢闯出科研新天地

南湖新闻网讯(记者 杨正莲)8月31日晚,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兰彩霞做客“青年科学家面对面”,在倍阅书店以“麦田里的美丽邂逅”为题,分享自己与小麦结缘的历程和收获,鼓励新生保持良好心态,做好人生规划,勇攀高峰。

“建议你们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多听学术报告。” 兰彩霞从自己原本梦想当老师,到大四毕业前因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被授予世界粮食奖(World Food Price)的消息萌发想当科学家念头,研究生期间因为参加作物学年会的机缘,又从水稻开始转向研究小麦,再到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工作的历程,勉励新生保持开放心态,务必珍惜大学时光广泛涉猎并多多听取学术报告。


兰彩霞教授分享(通讯员 侯国涛 摄)


一次次抓住机会,勇敢挑战自己的兰彩霞,也并不是没有遇到困难。攻读博士学位开始转向小麦研究,面临着从原来传统的遗传学表型研究到分子标记研究的转变,“年轻人可塑性很强”,她在老师的鼓励下很快适应并用一年半时间完成了博士毕业论文所需要的实验。“不要胆怯,要自信,更要细心。”回首自己面临全新挑战也曾短暂胆怯的经历,兰彩霞鼓励在场新生,不要轻易被眼前的困难吓到,做好人生规划,一步一步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她说:“一定要给自己设定目标,由一个个短期目标再到长期目标,做好人生规划。”

事实上,兰彩霞也正是靠着这种勇于挑战的劲头,逐渐走向更加宽广的舞台。自称“爱折腾”的兰彩霞,博士毕业时想出去看看国外什么样子,当她最终从120名全球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被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聘用后得知,彼时英语水平并无优势的她在面试中被评审官认为“遇到问题时解决问题的意愿和能力最强”。



认真聆听的同学们(通讯员 侯国涛 摄)



然而,到了墨西哥之后,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首先是墨西哥当地以西班牙语为主的生活环境,其次是饮食习惯的不同,再次是工作单位200多名国际员工来自于45个国家带来交流的不便,最大的挑战是工作环境。两个实验中心,一个海拔53米常年高温暴晒,一个海拔2800米时常阴雨连绵,“在两个极端环境一年两种(注:每年都需要在两个地方种小麦选育品种),周而复始,累不累?”如今回忆起来,兰彩霞笑称:“也不是很累,喜欢就好,乐在其中。”在墨西哥工作七年,兰彩霞参与育成小麦品种30个,其中的Reedling #1又名Borlaug 100,约占墨西哥小麦种植面积70%。

坚持不懈的努力,也让兰彩霞获得了国际学术认可,先后荣获珍妮-布劳格女科奖、卡洛塔女科奖。“希望大家都能调动主动性,有了目标就会轻松很多。”兰彩霞建议新生今后进入实验室学习后,一定要有科学家思维,而不能仅仅扮演技术工人的角色,“需要思考每件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为真正的科研开展工作,而不能不加思考机械完成任务。”


分享现场(通讯员 侯国涛 摄)


面对新生如何做好学习规划的提问,兰彩霞建议刚入校的新生,不要过早着急进实验室。“首先需要适应大学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之后,在精力和时间都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不同团队多多体验,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兰彩霞认为,到了大二学习阶段可以开展一部分科研工作,也可以参与“硕彦硕果”计划、各类竞赛等,她说:“大学期间最重要的是扩展知识的广度,如果过早进入实验室可能导致视野狭窄,不利于长远发展。”

植生2409班孔德鑫认为,兰老师的分享让自己对于科研工作、科学家,以及所需要具备的精神和心态有了更深入具体的了解。计算机系2406班刘笑梦感恩于兰老师在活动结束后的交流中,鼓励自己打好基础将来一定会有所收获,她说:“我收获了继续前进的力量,我将在未来的日子把老师的话记在心中,度过充实的大学生活。”

“我从兰老师身上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精神力量。”植生2403班都梦洋表示,要学习兰老师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乐在其中坚定理想,她说:“我们不能止步于当下,要向知识的更高峰攀岩,努力向国际靠拢。”

审核人 陈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