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两优一先】叶炳含:“志愿服务让我感到快乐”

【编者按】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党旗领航、堡垒健强是党建工作充满活力的写照。近日,学校2024“两优一先”评选结果揭晓,各单位涌现出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南湖新闻网特推出【两优一先】系列报道,用先进典型的事迹,激励全校师生不断强化进的意识、振奋进的精神、展现进的作为,以质图强、融创致新,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奋力创建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时隔一年,叶炳含仍不时回想起在建始县摩峰中心小学的支教时光——“在那里,我的青春得到了磨砺。”

2024年华中农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叶炳含是文法学院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来自“双教师”家庭的她从小受父母熏陶,对当老师有一种天然的情怀,高考之后就萌生了教书的念想。

2018年,叶炳含考入我校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入学教育时听说了本禹志愿服务队的故事。“当时观看话剧《牵挂》,我在台下泣不成声。”就这样,支教的种子在她心里生根发芽。

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叶炳含加入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青禾支教团,眼看着就能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赴贵州支教。然而,疫情阻挡了他们的脚步。不甘放弃的她在本科毕业之际迎来了另一个机会——加入本禹志愿服务队研究生支教团。

本科-青禾支教团筹款活动

叶炳含(右二)参加青禾支教团筹款活动

经过层层选拔,叶炳含终于如愿。对于来之不易的机会,她格外珍惜。出行前,她在附属学校经历了半年多培训,认真向跟班老师学习,在培训讲课竞赛中获得语文组第一名的成绩。此外,她还学习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考取教师资格证书,做好了支教的万全准备。

2022年8月,叶炳含从家乡呼伦贝尔出发,一路辗转飞机、动车、汽车,跨越三千多公里,从牧歌草原去往武陵山区。当时,摩峰中心小学有包括学前班在内的7个年级,却仅有10名教师,支教团肩负着教育教学的重任。

叶炳含主授语文、英语、音乐等8门科目,周均课时25节。对于教学,她倾注了大量时间钻研,遇到拿不准的问题,还会向资深老师请教。有一次,她给同学们讲授《伯牙鼓琴》的故事,课本里主人公的名字是“锺子期”,而她的印象当中是“钟子期”。“到底哪一个是正确的,可不能给学生讲错了。”于是,她向自己远在呼伦贝尔的小学班主任于海波老师求助,最终明确了新版教材标准写法为“锺子期”。而这样的教学交流还有很多,在她和于海波的聊天记录里,满屏都是有关语文教学的探讨。

支教-《匆匆》授课

叶炳含在语文课上为同学们讲授课文《匆匆》

除了教学,叶炳含还担任六年级班主任,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社团指导等活动。由于叶炳含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小学,她同时担任10个小学生的生活老师。对于这个在宠爱中长大的22岁女孩来说,照顾自己都很勉强,照顾他人是个不小的挑战。有几次深夜,一年级的小女孩敲开她的房门,哭着说“想妈妈了”,叶炳含都会耐心地给她讲睡前故事。从《玫瑰公主》讲到《快乐王子》,从《伊索寓言》讲到《一千零一夜》……渐渐的,孩子习惯了伴着她的故事进入梦乡。

支教-世界读书日活动师生共话书本

叶炳含与小学生参加世界读书日师生共话书本活动

支教-合唱社团的孩子们在练习

叶炳含作为合唱团指导老师教小学生合唱

支教-和孩子们在一起4

作为生活老师,支教团和小学生一起吃午饭

支教-和孩子们在一起2

叶炳含和孩子们在课堂上互动

陪伴孩子们成长的同时,叶炳含自己也在成长。武陵山冬季湿冷,雨雪交加,让这个北方女孩儿颇不习惯,最冷的那段时间,她冻感冒了,仍然带着口罩坚持上课。班上同学默默地给她送去小纸条,告诉她多喝热水,注意身体,早日康复。周末时光,叶炳含还会和同伴一起去家访,最初她完全听不懂当地方言,交流时需要用手比划或者请同伴翻译。后来,随着交流增多,她不仅慢慢听懂了,离开时,还能讲几句地道建始话。

支教-孩子们的信4

班上学生给叶炳含留纸条提醒她注意身体

2023年8月,叶炳含结束一年的支教生涯返校。她在支教日志里写下:“一年光阴轮转,这里的孩子们把我的牵挂留在了武陵山……离别总是很难,可我相信,那些我们共同种下的希望,终会变成破土而出的参天大树,如花似叶,岁岁年年,共占春风。”而对于她的离开,班上的同学也有诸多不舍,六年级学生王再宁在给她的信中写下:“在我们需要帮助时,您总是第一个出现,像一道光照进我们的心房。我们希望还能在您的课堂上读一遍,甚至几百遍《匆匆》。”

支教-孩子们的信1

孩子们写给叶炳含的信

回到学校进入研究生生涯,叶炳含将支教的热情投入到学生工作中。她先后担任2023级新闻传播学班班长、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党支部副书记、文法学院研究生会负责人,经常组织学院的研究生骨干一起为师生服务。尽管在本科阶段就当过班长、学生班主任助理、下班党员、兼职辅导员等工作,但面对新工作,她还是比较忐忑。她说,每一段新的学生工作都是一次新的挑战,便总是和同学们一起反复推演,力求把工作做到精益求精。

研究生-布置学术年会展台

学术年会活动中,叶炳含正在布置展台

研究生-组织开展文体活动

叶炳含和同学们一起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以上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炳含同学一直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学习上刻苦钻研,生活中全面发展,工作中担当作为,她带领文法学院研究生会获评2023-2024学年度优秀研究生会称号。”辅导员王美琳对叶炳含的表现感到骄傲。“炳含同学富有奉献精神,用自己的青春能量在支教和学生工作中发光发热,她还承担了《新闻与传播实务前沿》课程助教工作,表现出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导师乔同舟副教授也对这位学生赞赏有加。

在叶炳含眼里,学生工作是志愿服务的另一片天地,为师生服务她乐在其中。“父亲教育扶贫的经历、支教时朋辈的影响以及专业教育强调的公共精神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价值观,志愿路上并不孤单,志愿服务让我感到快乐。”不知不觉中,这位年轻党员已将志愿服务作为一种青春追求。

(本文作者系校新闻中心记者 晏华华 审核人 周治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