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作重30年】油菜多功能利用大放异彩

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 周嘉键)3月26日下午,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成立30周年活动之油菜团队开放日暨菜薹品鉴活动在重点实验室揭开序幕。

活动现场展示了我校油菜科研团队研发的部分代表性油菜品种(学通社记者 高浩洋 摄)

活动现场展示了我校油菜科研团队研发的部分代表性油菜品种(学通社记者 高浩洋 摄)

高油酸菜籽油、油菜蜂蜜、油菜酱菜......下午2点整,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广场前,种类相异,色香味俱全的油菜制品实物摆放在搭建好的展台上,吸引来了不少师生排队观赏品鉴。油菜团队成员及志愿者们准备了三种口味的“绿色健康”菜用油菜汁、油菜花粉浆以及水煮“板小根”菜用油菜供前来此次实物展的参与者们品鉴。

品尝完白灼油菜薹,来自武汉大学的刘睿通向记者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了解到许多关于蔬菜的知识,并“震撼于农学发展带来的便利”。他认为,相较于平时大家所食用的青菜,菜用油菜吃起来不会有普通蔬菜的僵硬感,“取而代之的是清爽与清脆”。

马朝芝教授为小朋友介绍油菜(学通社记者 高浩洋 摄)

马朝芝教授为小朋友讲解油菜花的构造(学通社记者 高浩洋 摄)

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C602会议室,油菜团队马朝芝教授为前来参与活动的小朋友们作“油菜花:油、菜、花”主题科普小课堂报告。“油、菜、花”这一主题简洁明了点出了现代油菜除油用性的其他两个用途:菜用性和观赏性。马朝芝教授向小朋友们提问,引导他们思考,激发他们对油菜的兴趣;小朋友们手握志愿者们分发的油菜花仔细观察,马朝芝教授在旁悉心指导。小朋友们在与同伴的交流中收获快乐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关于学校油菜的历史和知识:现代种植的油菜花除了是中国第一大油料作物之外,早已向菜用、花用、肥用、饲用、蜜用、加工的多功能作物“转型”。

回到一楼广场,桌子上展示着《让你爱上吃青菜的板小青》宣传册,参与者或拿起仔细阅读,或捎回同家人分享。宣传册详细介绍了板蓝根油菜“具有一定的抗病毒能力”这一特点。通过17年的不懈努力,傅廷栋院士科研团队研制出菜用油菜“狮山菜薹”。这是我国第一个菜用油菜品种,具有特早熟、多分枝、耐热耐寒、广适应性等特点,符合大部分农业生产地区的气候条件。狮山菜薹口感清香,脆甜,富含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菜用油菜可在冬天收菜薹,春天收油籽,它不仅为农民带来新的经济收入增长点,还为广大收费者提供不同味道,新奇口感的蔬菜。

同学们品尝白灼油菜薹(学通社记者 高浩洋 摄)

同学们品尝白灼油菜薹(学通社记者 高浩洋 摄)

参加活动的同学品尝板蓝根油菜汁(学通社记者 高浩洋 摄)

参加活动的同学品尝板蓝根油菜汁(学通社记者 高浩洋 摄)

同学在研究油菜籽(学通社记者 高浩洋 摄)

同学在研究油菜籽(学通社记者 高浩洋 摄)

志愿者为活动参与者分发油菜花粉浆(学通社记者 周嘉键 摄)

志愿者为活动参与者分发油菜花粉浆(学通社记者 周嘉键 摄)

小朋友品尝油菜花粉浆(学通社记者 周嘉键 摄)

小朋友品尝油菜花粉浆(学通社记者 周嘉键 摄)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或忙着汆熟油菜薹,或忙着将油菜放入榨汁机,或忙着搅拌油菜蜂蜜水。汆熟的油菜薹佐以鲜甜的酱油,再以几根葱丝点缀,就成了一道经典的白灼时蔬。“清甜、爽脆”,一旁的同学感叹道。师生和前来校园赏花的市民亦纷纷举起筷子品尝。而以油菜为原料做成的蔬菜汁有三种口味:原味、香蕉和牛奶。“我们都做实验尝试过了,加香蕉的味道最好!”活动负责人胡文娟师在旁向大家说道。在种子展示的区域,有同学拿起油菜种子仔细观察,同时和身边同学聊起家乡种植的油菜情况。

来自研植2009的志愿者孙豪告诉记者,作为油菜科研团队的一员,他很荣幸以作重30周年活动为契机展示油菜科研团队的部分成果,对感兴趣的同学介绍他们实验室的研究内容,以此吸引“有志之士”的加入。“当然,最重要的是向大众介绍新型油菜的不同用途,比如现在的油菜可以作为青菜食用,也有油菜蜜、油菜花粉等各类产品供大众选择,而且这些油菜产品都具有一定保健功效。”

油菜团队开放日活动是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成立30周年的活动之一,27日至28日,还分别有玉米种质展示、爆米花体验和棉花工艺品展示、纺车体验,同时,实验室也对大家开放以供参观。

审核人:熊秋芳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