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有组织科研、攀登科技高峰的重大使命与责任。”
3月17日举行的第四届国家重点实验室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联合论坛上,副校长、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作重”)副主任严建兵教授表示,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作重将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作为我国农业科技力量排头兵的作重已走过30年发展历程,聚焦作物种源自主创新、创制优异新种质和培育重大新品种,为我国主要农作物种源安全和绿色发展提供保障,在我国农业科学基础研究、生物种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筚路蓝缕打造全国“标杆”
1954年,学校先后设立作物遗传育种教研组和果树学教研组,向遗传育种进军;1987年,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学校建立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开创了我校农业生命科学新起点;1992年,学校整合作物遗传育种、果树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优秀人才队伍,在国家的支持下,建立了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2022年,完成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更名为“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
1992年12月13日,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会现场
建室之初,作重一穷二白,匮乏经费,没有实验场所,缺少基本的仪器设备,连水电供应也无法保障,条件之简陋难以想象,创业路上充满艰辛。
“实验室的建设者们毫不气馁,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自筹经费建成储水白塔,解决科研用水难题,由此产生‘穷思变,困求进,苦图强’的小白塔精神。”中国科学院院士、作重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启发教授回忆,30年来,实验室初迁小白楼,再迁分子楼,三迁基因楼,四迁新大楼,从简陋狭小的工作间,建成了设备精良,设施配套,国际一流的农业生命科学研究基地。如今,小白塔依然屹立在青年湖边,成为作重人继往开来的精神坐标。
小白塔
初迁“小白楼”
再迁分子楼
三迁基因楼
2015年4月,实验室喜搬新大楼
不断跃迁的还有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成立之初,作重科研基础薄弱,学术委员会立足当下放眼长远,拟定总体研究方向,即:“围绕农作物遗传改良总体目标,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延伸;瞄准学科前沿,将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分别从作物的群体水平、个体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等不同层次研究作物性状的遗传机理,进行品种改良;为农作物遗传改良提供新理论、新技术、新途径、新材料,为农业生产提供新品种和新方法”。
在这个总体方向的指引下,科技工作者们攻坚克难,把握生命科学发展脉搏,努力跻身学科前沿,攀登了一个又一个高峰,正奋力冲击世界之巅。目前,作重凭借一系列原创性、前沿性科研成果,享誉学术同行。
一流的实验室离不开一流的管理。作重坚持“依规治室”管理原则,营造人人参与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文化氛围,以科研“国家队”的标准,完善了“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全面开放”的管理机制,通过空间管理、学习管理、学术管理、行为管理、经费管理等五个方面,从环境、环节到意识、操作、奖惩全面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截至目前,作重成为唯一连续5次评估优秀的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在建室30周年之际,能够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后全国首批‘标杆’,充分说明实验室的发展理念、建设成就得到了国家和学界同仁的高度认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武维华致信表示。
追求卓越攀登科技高峰
早在建室之初,实验室第一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我国油菜遗传研究开拓者刘后利先生,以及实验室创立者、我国柑橘研究奠基人章文才先生等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就以追求卓越、严谨治学、勤奋钻研的精神为实验室科研创新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树立了良好典范。
“我一直激励师生主动对标国际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如果所做工作两者都不符合,那还做它干什么呢?”张启发表示,追求卓越已成为作重人的行动自觉,激励着全体作重人勇攀科技高峰。
傅廷栋院士在田间工作
傅廷栋院士团队发现国际上“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PolCMS)”,为杂交油菜实用化道路铺平了道路。在世界油菜杂交种应用的第一个十年(1985—1994年),约有70%是利用他发现的PolCMS育成的。如今,年过八旬的“油菜院士”正向盐碱地进军,选育耐盐碱、改良土壤的油菜新品种。
张启发院士推广超级绿色稻
张启发院士领衔的水稻团队积极推进“第二次绿色革命”,提出并实施了“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的“绿色超级稻”战略构想,推动“绿色超级稻”的培育和产业化,推动主食全谷化、黑米主食化,致力于推广对人类和地球都健康的食物。
邓秀新院士在柑橘产区调研
邓秀新院士团队自主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芸香科植物基因组图谱——甜橙基因组图谱,打开了甜橙生命活动的“黑匣子”,破解了甜橙基因“密码”,并完善柑橘产业链,支撑柑橘产业体系,带领中国柑橘研究走在全球前列。
张献龙教授在田间指导
张献龙教授团队实现了野生棉细胞再生植株的突破,从而首次实现棉花细胞杂交,创造棉花育种材料的突破。他创建的高效高通量的棉花转基因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被国内外普遍使用,并发布了棉花参考基因组,为设计育种打下了坚实基础。
严建兵教授在海南玉米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严建兵教授团队与中国农业大学杨小红教授、李建生教授联合团队,历经18年研究,发现玉米和水稻增产关键基因,为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他还积极建议以培育高蛋白玉米新品种为技术核心,实现提高我国饲料蛋白的自给能力。
在作重,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案例不胜枚举。为世界生命科学、农业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化引领涵育拔尖人才
1997年,张启发写了题为《谈做学问兼论人生》的信给学生,提出博士生要培养追求卓越、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这封信引发强烈反响,不断被转载,从此,“激扬梦想、追求卓越”的文化被实验室师生在科研工作中实践着,在老中青传帮带中传承着,涵育了一批农业科技创新拔尖人才。
作重注重用科学家精神引导博士生树立科研志向。“一流的博士生要有远大志向。”每当重要时间节点如新生入学、新生初进实验室等,作重都会进行专题教育活动,通过展示实验室发展历史和学科发展脉络,学习身边典型事迹,了解刘后利、章文才等老一辈科学家白手起家,砥砺前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奋斗史,引领博士生牢固树立投身我国现代农业科技事业的志向。
刘后利与傅廷栋在试验地
水稻现场教学
1979年,秭归柑桔基地
师生进行棉花田间实验
导师们注重言传与身教结合,把实验大田当做讲台,和研究生一起下田播种、杂交收种,烈日下导师手把手教学生考察田间表型、记录田间试验数据。即使已愈八旬高龄,傅廷栋依然会带着“傅式六件套”按时下地,靠着超出常人的毅力,一步步将中国油菜的整体科研推进到世界先进水平,实现自己的“金色梦想”。
在导师们的带动和影响下,研究生重视学习和实践,由于农作物生长周期不等人的特殊性,学生们经常放弃休息时间埋头做研究。博士生吴玉莹说:“每天晚上11点,万家灯火熄灭时,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大楼前熙熙攘攘,人流如潮,这就是作重人的日常写照。”
“激扬梦想追求卓越”逐渐融入作重人的“基因”,形成了把握前沿的敏锐、高度的专注、忘我的投入、极强的行动能力、国际领先的目标的学术品格,帮助研究生克难攻坚,追求远大理想。
一流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流的行为规范。为了强化博士生的学术道德意识,杜绝学术不端现象,作重推动学校制订了《华中农业大学学术规范》和《华中农业大学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暂行办法》,建立起“交规式”学术不端行为惩治体系,旗帜鲜明地亮出学术研究工作的底线和红线,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
三十而立风华正茂,奋楫扬帆未来可期。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熊立仲教授表示,实验室将立足新起点、新征程,传承光荣与梦想,团结奋斗、守正创新,为引领新一次农业绿色革命再谱新篇,为实现种业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
(本文作者系校新闻中心记者 晏华华 审核 和希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