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公共管理学院:培养具有公共精神的行政管理专业人才

2013年,成立伊始的公共管理学院积极回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命题,筹划设立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投身公共治理的专业人才。2015年,正式招生的行管专业逐步探索出了以“公共精神”为内核的特色文化,用7年时间建成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培养了一批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优秀学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共精神就是公民在建构公共秩序、参与公共事务、改善公共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态度与行为方式。”行政管理学科带头人王家合教授介绍,公共理性、公共关怀、公共参与是公共精神的基本特征,也是华中农大行管专业入主流、创一流的基本经验。

从无到有:公共理性驱动公管人回应时代需求

诞生于新时代的公共管理学院由原经济管理学院、土地管理学院的部分系和高等教育研究所合并组建,与全国主流公共管理学院相比,学科布局稍欠完善,回应新时代公共治理议题的能力存在短板。

如何补齐这块“短板”?公管院当机立断:成立行政管理系!

“公共管理学科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捍卫公共利益,保障公民福祉。公共管理学院开办行政管理专业是完善学科布局的有力举措,也是对时代需求的积极回应,源于公管人的公共理性自觉。”公共管理学院负责人说。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人才,是办学的第一资源。行管系着手放眼全国引才、不拘一格用才、搭建平台育才、用心用情留才,循序渐进建设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

行管系教师集体调研桃花村美丽乡村建设 拷贝

行管系教师集体调研美丽乡村建设

“行管系第一次碰头会,只有四位老师参加。我以为其他老师请假了,后来才知道总共就四人。”已经成长为行管系系主任的姜庆志回忆,“那时,我的心凉了半截儿。但看到专业带头人既要谋划专业发展的大事小情,还要承担7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很受触动,便决心留下来。”截至目前,行管系荟聚了11位来自五湖四海的才俊,同时柔性引进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知名学者,形成了老中青结合、传帮带赓续、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的师资队伍。

行管教师高度关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成立“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定期开展“系所学术下午茶”活动,促进学术交流和方向融合。为了鼓励老师们“把文章写在大地上”,系里克服人手不足的困难,先后选派姜庆志到湖北建始县乡镇基层挂职锻炼,选派青年教师黄宸到水利部职能部门锻炼,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能力与才干。

“去建始县之前,我正为研究方向迷茫,到扶贫办工作以后,我了解到基层的真实情况,也发现了很多平时看不到的问题,很受启发。”姜庆志表示,在田间地头听真话、察真情、研究真问题,促使他真正立足祖国大地,做人民需要的学问。

从有到优:公共参与凝聚师生共建共享新专业

建设发展一个新专业,鲜有一帆风顺。

2017年起,行政管理专业进入公共管理类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时,只有十几名学生选择行管。这一数字如同阴云飘荡在这个新专业头上,久久不能散去。

怎么办?系里组织了讨论。“我们研究公共治理倡导共建共治共享,何不把这一理念运用到专业建设中。”有老师提出。说干就干,姜庆志主讲的专业核心课程《行政职业能力实践》中,他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份《行政管理专业发展白皮书》,学生作为专业主人公对专业建设发展提出改进方案。

“这门课把所有同学都动员起来了,就连平时课堂表现不积极的同学都踊跃投入到讨论中来。”时过三年,保研至本专业的李兰琦同学仍记忆深刻,“课程汇报时,院领导和系里的老师全都来了,认真听取我们的建议,敞开心扉和我们讨论。这门课程里,我感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双向奔赴。”

221678959659_.pic_hd 拷贝

《行政职业能力实践》课程汇报,师生共谋行管专业建设发展

师生共建共治共享新专业不仅体现在一门课程中,也体现在人才培养全过程。

行管系定期举办“师生融乐周”,师生共同举办活动讨论专业建设前景,和谐的氛围加深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2021届学生王馨然毕业前给行管系写了一封长信,从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培养目标和特色建设等方面对行管专业建设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考。“我喜欢行管的每一位老师,他们对学生的关爱、对课堂的认真、对科研的坚守,许多次都会令我感动。教师的追求是永恒的,他的影响也将永无止境。我会带着在这里的收获与感动,奋力前行。”王馨然写到。

和王馨然一样,大学期间在图书馆借阅598本图书的行管专业首届毕业生汤丑林,也非常关注专业发展。上学期间,他经常与老师交流自己对专业建设的思考,得到了老师们的积极回应。毕业后,他仍保持着对专业的关注,前不久,汤丑林受邀回校做分享,会后他专门跑到老师办公室叙旧,挥手道别之际,他向老师深深鞠躬,用自己的最高礼节表达对行管专业的热爱与眷恋。

行管人的赤诚在全院学生中留下了深刻印象,近年来,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越来越强,行管专业也越来越受欢迎。公共参与的价值理念在师生中产生了强烈共鸣,他们不仅参与本专业建设,还积极投身“青春正能量、公管暖色调”系列活动,为学院建设添砖加瓦。

行稳致远:公共关怀激励行管人“天下为公”

“办好服务国家治理的行政管理专业,价值塑造是首要课题,想学生成为什么样子,教师首先应该是什么样子。”行政管理系党支部书记张雅勤教授表示,支部注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行管系高质量发展,带动全体教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中,自觉融入“天下为公”的公共关怀。

2022年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大赛,各师生团队都铆足了劲,竞争异常激烈,王巧老师却毫无保留为竞争对手团队提供方案指导。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制约同学们学术研究的主要瓶颈,宋钰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创办“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沙龙”,耐心为本系以及其他系学生提供公共管理方法指导。张莉萍老师经常带着同学们参加志愿服务,在第二课堂践行公共精神。杨嬛老师积极为受疫情影响的学生开展心理辅导。

在行管系,研究生培养没有门派之分,导师组成导学共同体,集体备课、集体调研、集体指导,张雅勤从事行政管理理论研究,很多研究生的论文都接受过她的耐心指导。“我有一篇待发的论文,多次接受老师们的集体审阅,凝聚了老师们的集体智慧,令我受益匪浅。”博士研究生杨倩文说。

图片 1 拷贝

张莉萍老师与毕业生合影留念

为了拓展同学们的课外阅读,行管系搭建了“行管小书屋”。起初,系里出资购置了一批图书,后来越来越多学生自发把自己的书放到书架上供他人借阅,“行管小书屋”已成为一个师生共建共享的图书交流平台。

公共关怀成为行管人共创美好校园生活的行动自觉,不仅营造了建设幸福公管的良好氛围,也激励着师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

近年来,行管师生积极参与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第三方评估、中央会议系列精神宣讲等社会实践活动。凭借丰富的党史宣讲经验,李凡同学还荣获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最佳选手”。

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首届毕业生智晓琳毕业后主动选择到基层工作,目前就职于济南市章丘区绣惠街道办事处,公共关怀已内化到她的日常。工作中,她积极参加公共事务,关注特殊群体权益,主动啃硬骨头、挑大梁,成为单位的中坚力量。“我深刻体会到,公共精神就是为他人做服务、为社会做贡献,我将立足岗位,踏实工作,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智晓琳说。

接受公共精神的涵育,一批又一批行管学子走上为人民服务的岗位,在祖国的大地上绘就强国安邦的美丽图景,如同民族复兴大潮中一朵朵奔涌的浪花。

短评:

发扬公共精神 助推事业发展

在行政管理专业成长发展的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公共精神是驱动该专业行稳致远的核心动能。当前,我们正朝着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方向阔步迈进,发扬公共精神有助于推动办学治校各项事业长远发展。

培育公共理性,凝聚公共共识。在行政管理专业,老师们视公家事为自家事,遇到问题没有事不关己的姿态,也没有推诿搪塞的含混,只有共担共谋的共识。在学校,师生与学校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师生的事就是学校的事,学校的事也是师生的事,师生看待事情的心态决定了学校事业发展的状态,全校师生均应培养公共理性,凝聚“你怎样,华农就怎样;你怎样,国家和民族就怎样;你怎样,世界和人类就怎样”的价值共识。

厚植公共关怀,浓郁利他氛围。在行管专业,老师们心里始终装着他人,为他人服务不计个人得失,这种摆脱了私人视界与个人功利的利他主义精神,给受助的学生产生了触及灵魂的教育影响。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老师,才有走进基层热心公共事务,关注特殊群体权益的学生。事实上,“利他”与“利己”表面看是对立的,实际是相辅相成,利他精神最终会惠及自己,此所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提升公共参与,增强合作自觉。老师们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教授研究方法,提供心理辅导,这是是公共参与的生动体现。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总有些“真空”地带,不属于特定岗位,但属于集体职责,这就需要我们发挥主人公意识,主动担当作为,解决好集体的事也是一种自我成就。通过置身学校公共事务,我们能加深对平等、互惠、公正、合作、共享等公共意识的理解与体验,这也是合格公民教育的应有之义。

(本文作者系校新闻中心记者 晏华华 审核人 周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