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李安琪 吴欣蕊)7月19日至25日,水产学院赴湖北省襄阳市暑期社会实践团调研汉江流域襄阳段生态保护现状,通过野外调查、座谈会与培训交流等方式与襄阳市农业农村局、襄阳市河湖长制办公室、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等单位进行对接交流,并结合专业知识助力汉江修复,弘扬新时代生态文明精神。
周琼老师带领实践对员与汉江国家湿地管理处开展座谈(通讯员 吴然超 摄)
实践团与襄阳市农业农村局进行了交流座谈。针对实践团提出的“汉江水生态修复现状”问题,渔业渔政部门张永华科长谈到:“近年来,襄阳市通过搭建三级智慧水务管理系统,为汉江水资源正本清源插上科技的翅膀,构建渔政“天网工程”,为汉江水生生物安全保驾护航”。会后,实践团乘坐农业农村局渔政部门快艇前往汉江开展野外调查,在与渔政部门工作人员交流过程中,团队成员吴欣蕊了解到,2022年以来襄阳市通过增殖放流向汉江投放了青、草、鲢、鳙等11个鱼类品种,开展增殖放流活动7次,为增加汉江鱼类种群规模和恢复汉江水生态健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实践团参加了由襄阳市河湖长制办公室举办的“襄阳市环保协会第42期能力培训班”。 实践团成员与当地志愿者积极进行了交流,共同学习“蔚蓝地图”APP的使用方法,切身感受到了科技与环保的结合。团队成员采访了襄阳民间河库长、“绿色汉江”创始人——运建立,运建立奶奶已79岁高龄,仍然奔走于汉江保护一线,带领“绿色汉江”志愿者们深入汉江及其支流开展调查与宣传讲座。“和运建立奶奶交流后,我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层面的认识,生态保护非一日之功,也不仅仅是宣传报道。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应该充分运用专业知识,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动员更多人参与进来才能实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团队队长李安琪说道。
在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周琼教授的带领下,实践团一行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就汉江生态修复和保护开展座谈。管理处李红海主任谈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着重强调水体依托于湿地、粮食依托于耕地的重要性,并希望通过加强湿地保护,实现汉江水生态的修复。
周琼教授就生态修复给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其中包括加强藻类和鱼类优势种类的监测,并探讨了水产业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例如生物种业、大水面生态渔业等。双方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并了解了彼此在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方面取得的经验与成果。
在七天的调研过程中,实践团成员的足迹遍布襄阳市的大街小巷,调研市民对汉江修护的认知和关心程度,深入了解市民对于襄阳生态环境保护真正关心的问题以及对于襄阳湿地公园建设的意见。人们强烈感受到近几年襄阳汉江环境越来越好,市民已经形成了到江边散步的习惯。广大市民对政府开展增殖放流的措施非常支持,有的积极参与到增殖放流活动中。“调研虽然很辛苦,但是大家对襄阳市和汉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作为水产专业的学生,应当向学院参与环境生态保护的老师多多学习,多走近江河湖泊,共同为水环境治理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团队成员刘雯逸在实践结束后感慨道。我们共同期待未来更加美丽的汉江。
审核人:周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