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师者】张献龙:构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融合体

编者按:近年来,我校教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在涵育“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中培育时代新人。他们是一位位以满腔热情践行“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一位位先行者和筑梦人。即日起,南湖新闻网将刊发【师者】系列通讯稿件,报道不断涌现的教师先进典型,营造“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激发挺膺担当”氛围,培养堪当“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重任、矢志求真崇善尚美的时代新人。

初秋新疆,风物甚美。广袤的棉田里,棉果饱满、含苞待放,棉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同学们看看这一片植株,叶片适中、铃卵圆型、结铃性强、整齐度比较好……”石河子天业智慧农业示范区,华中农大张献龙教授一手托着植株、一手摘下棉果,和同学们一起仔细观察着“华棉702”的农艺性状。

张献龙教授把科研育人的模式带进了新疆,每次来新疆,都在田间或实验室与聂新辉教授团队师生讨论棉花遗传育种和研究生成长的话题。两个团队的研究生在武汉和石河子穿梭,已联合发表论文20余篇,并与农垦科学院、石河子大学合作获得兵团科技进步一等奖。

张献龙教授(记者 川竹)

张献龙教授

这是张献龙教授深入产业主产区、躬耕科研育人一线的一个缩影。30多年以来,他扎根教坛、言传身教,一腔热血扑在教书育人一线……

“他就是一本育人教材”

张献龙与这一方讲台的故事,要从1990年讲起。那年,刚博士毕业留校的他便接到一个重任:主讲《遗传学》和《植物生物技术》等课程。要知道,在多数学生眼里,《遗传学》和《植物生物技术》是农学类专业核心课,有深度更有难度。因此,接触该课程之初,部分同学会有较强的畏难情绪。

为了让同学们打消顾虑,他带学生进入自己的实验室,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相关实验,化抽象为具体;对于知识点的讲解,他总能形象生动地表述。他说:“站在学生的角度授课,就能把课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学生听懂了才算是老师把课讲好了,教师授课不在于影响学生一时,而在于影响学生一生。几十年后,学生见到老师还在谈论您授课的事,说明教师授课是成功的。

为此,他几乎没日没夜地干,加之彼时课程多、老师少,他曾累得两次胃出血。现在回想起来,他总笑着说:“还是27、8岁的年龄好,能扛!”

检查指导学生实验记录本(记者 川竹)

检查指导学生实验记录本

再苦再累,他始终选择的是负重前行。第一天熬夜过去,第二天接着战斗,课堂上依旧声如洪钟、精神抖擞。“看到青年学生,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和亢奋。与学生在一起,才能真正感受到作为老师的幸福和快乐!”他说。

师生相知、教学相长。上过他课的学生说:“张老师上课很有感染力,高昂的语调中永远澎湃着对事业的热爱、对工作的激情和对学生的深情。他的课除了让我们学习专业知识外,还给我打开了科学世界的大门,激发了我奋斗拼搏的热情。”

他的课堂,传授的不仅是书本知识,更是一种学习态度和奋斗精神;他的课堂,传播的是主流的价值观和正能量;他的课堂,学生们总能听到他如数家珍般的讲实验室每个研究生的故事,有富有激情不断创新的金双侠,有目标明确敢挑重担的王茂军……

“他本就是一本育人教材!”如今,虽年过花甲,但他仍旧躬耕教育教学一线……正因如此,张献龙的课堂教学评估结果多次评为优秀,教学质量获得了师生们的高度认可。他也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国家教学名师”“湖北十佳师德标兵”等称号。

与同学交流(记者 川竹)

与同学交流

“教育就是爱的事业”

在张献龙看来,教育就是爱的事业,关心、关爱、关照学生是为师者的本分。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知识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坚定的事业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他用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结合每位学生的特点设计成长成才之路。2011年冬天,因敬重的父亲因病离世,研究生刚入学的王茂军陷入了人生至暗时刻。在危难之际,张献龙多次找他谈心聊天,陪伴他走出人生低谷。每每回想起那个时候,王茂军都说:“正是张老师如父般的关爱和鼓励激发了我的科研热情,让我能在科研道路上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批评最多的学生往往是寄予厚望的学生。金双侠思想活跃、富有激情、事业心强,但有时候会偏离团队安排给他的主攻方向,张献龙多次批评并要求他围绕棉花抗虫机制纵向发展。金双侠富有感慨地说:“正是由于张老师的严厉,我才能最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的支持。”

马益赞是张献龙2016级的研究生,在谈到张老师时,他记忆犹新的是有一天夜里他胃绞痛,张老师听说了马上给他送来了药品……

在华中农大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张献龙发起了“一帮一”教师对口帮扶困难本科生助学活动,并以身示范,把国家教学名师获得的2万元奖金全部捐赠学院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他把获得的何梁何利奖的奖金20万元港币全部捐赠给“济中科教基金”,以奖励青年学生和学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助力每一个拥有科研梦的学生们,为他们的梦想护航。

为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他的重要职责。“我觉得人生价值的体现不在于你得到了什么,而在于你为社会做了什么。享受科研、享受奋斗,是人生中莫大的幸福;在科研中培养了人才,科研成果又支撑了农业发展,其乐无穷。”

了解实验进展(记者 川竹)

了解实验进展

他表示,这些年农业发展很快,但生产方式还不够先进。要实现农业新业态、农村新气象、农民新风貌,要实现农业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就要培植一大批无人农场,就需要大量的青年农业科技人才去为之奋斗,去解决其中的科研难题。

张献龙“科研育人”的思路结出了硕果,他主持完成的“农科研究生‘四融合’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获得国家级研究生教学成果二等奖。

指导学生实验(记者 川竹)

指导学生实验(以上供图 记者 川竹)

“不仅仅在黑板上‘种地’”

张献龙常说,作为农业大学的老师,不能仅仅在黑板上“种地”,在实验室“种地”,更要到农田里去,要以解决“三农”问题为使命,到田间发现问题,生产一线是育人的最优质课堂。

这就是他科研育人的思想溯源。1992年,张献龙在刚刚成立的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领到一张仅仅1.5平方米的试验台,在前辈们工作的基础上,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在同事聂以春教授的印象里,张献龙从来没有过双休日,实验室的灯常常亮到夜里12点。缺少人才,他想尽一切办法,从国内外引进;缺少经费,他四处申请,早年经常是火车站票夕发朝至、来去匆匆;工作再忙,他每周都要召开半天的学术讨论会,让大家交流信息,碰撞思想火花。聂以春教授已经70岁,还坚持与团队一起工作。正如他所说,“我是亲身经历了团队的发展,团队的朝气蓬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使我舍不得离开团队,为这样一个团队铺路是幸福的。”

聂以春教授回忆说,张献龙老师是一个人、一张桌子、一个学生,延续数年,即便曾有过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连续4次失败的经历,他也始终没有放弃对棉花的执着……

以1.5平方米的试验台为发端,经过10年的积淀和探索,张献龙带领团队掌握了成熟的棉花细胞培养技术体系,创造了多项国际领先成果:首次从雷蒙地棉、克劳茨基棉等野生棉细胞获得再生植株,首次从克劳茨基棉等野生棉原生质体获得再生植株,首次实现栽培棉种与野生棉体细胞杂种……在此基础上,他们结合远缘杂交、细胞工程和常规育种评价等技术,筛选出一批早熟、高产、优质及多抗的棉花新品系,解决了棉花作为引进种遗传基础贫乏的问题,为创新性品种培育打下坚实基础。

3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老师和学生奔赴到三大棉区田间地头调查,及时了解棉花生长状况、棉田病害情况和农民收入状况,坚持每年为棉农讲“棉花经”。

有一次,湖南某县的气温超过40摄氏度,棉农们都说:“今天太热,张教授不会来了。”话音刚落,满头大汗的张献龙准时赶到棉田,顾不上擦擦额头上的汗,也来不及多做寒暄,一头扎进棉花田里开始了工作。待调研完成,他背后的汗水早结成了一片白白的盐渍……

在长期的产学研过程中,他们实现了农业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和生产、科研、企业融通发展。团队培育出“华杂棉1号”“华杂棉2号” “华杂棉4号” “华杂棉H318” “华杂棉H834”“华棉2270”和“华棉702”等25个优质、高产、多抗棉花新杂交种,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9项。

其中的故事,不得不说主角“华杂棉H318”。它在国家组织的区试中具有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等突出特点,在当年长江流域棉区国家审定的品种中综合指数居第一位。这些棉花品种累计在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推广应用2500多万亩,为当地的棉花生产、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

教师的感动是什么?做老师的幸福是什么?他经常用自己科研的故事告诉同学们:每到田间都会有农民围上来让推荐品种、询问技术,他们那份尊重让人感动;当有同行告诉你,从你这里引进的技术让他们实验成功了,会让人感动;当有的育种家告诉你,从你这里引进的材料让他培育出了大品种,会让人感动;当有人告诉你,你的“华杂棉H318”的种子又被抢光了,会让人感动;当听到你培养的学生做出了惊人的成绩时会让人感动……

2014年,查看黄萎病发生情况(植科院 供图)

2014年,查看黄萎病发生情况(植科院 供图)

“育人才是百年大计”

在张献龙看来,培育几个棉花新品种,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培育人才方是百年大计。

细胞杂交是世界棉花研究的难题,凭借相关内容的研究,张献龙的学生孙玉强获得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奖。当初张献龙给出这个题目时,孙玉强担心没有参考案例,无法完成论文。但在张献龙的鼓励下,孙玉强逐渐树立信心,阅读大量文献,大胆尝试,在“失败-创新”的循环中取得多项突破。

30年的努力不断结出硕果,他培养的60多名博士,90%工作在科教战线。2006年,时任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所长助理的余渝成为张献龙在新疆培养的第一个博士生,那时候棉花基因组尚属空白,他让余渝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课题,余渝至今提到都很兴奋。

如今,团队10人中有9名教授,2名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1名“杰青”,1名“优青”,2名“青长”,2名神农青年英才, 2名博士后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团队获得神龙奖优秀创新团队奖。他自己也先后获评“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作物学会杰出人才奖、首批湖北省“特级专家”等荣誉称号。

言传身教、以梦为马,用爱心与责任激励学子;睿智勤勉、敦笃砺学,用志趣与坚韧披荆斩棘。张献龙说,在科研育人这条大道上,他将继续踔厉奋发、砥砺前行……

(本文作者系校新闻中心记者 川竹 审核人 周雄 朱龙付)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