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教育家精神学习谈】“努力做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

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不长,但处处彰显教育情怀,句句提振教育信心,尤其是信中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注入了新活力、指明了新方向。辅导员队伍等一线思政工作者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力量,如何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呢?

一是要有为党育人的高度,以“国之大者”为使命所系。大家都知道,辅导员工作做的都是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比较琐碎,表面上看都是一件件小事,但实际上干的却是细微之处见真情、点滴之间显功夫的工作。辅导员接触的都是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城乡区域的学生,但实际上处理的都是折射在学生身上复杂的社会性和时代性现实问题,面对的都是国内外形势变幻、经济社会发展变迁、区域文化观念影响、家庭环境熏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学生身上的具体体现,因此很能考察一个人的政治素养。俗话说,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对于辅导员来说,政治站位的高低就决定了育人水平的高低。只有心有大我,以强烈的家国情怀,才能回答好“为谁育人”这个问题,只有提升理论素养,才能提升回应学生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和剖析力,只有站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上,才能培养出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加班人。

二是要有以人育人的硬度,以“树人正己”为自我要求。应该说,从进入大学开始,辅导员就与学生朝夕相处,是学生在大学期间接触最多、相处时间最长的老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会有很强的示范性,这样的职业特性决定了辅导员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辅导员只有以德立身,言为士则,让学生从日常的交流话语中,感受到辅导员的学识和人格,从平常的日常行为中,感受到辅导员的境界和操守,学生才能以师为镜,自觉涵养道德情操。那么如何“崇善”,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呢?我想,一个老师高雅的德行,良好的师德,不仅要靠教育培养,更要靠个人的自我修养。辅导员大都比较年轻,社会阅历较浅,人生经验相对缺乏,自我还急待提升与完善,要当好学生的“人生导师”,显然就会有所局限,因此更需要、也急需要陶冶自我修养。我想提升自我修养,一则要靠文化艺术的力量,多读书、多接触经典作品,以诗书育浩然之气,才能认识和相信道德之理。二则要在行动中磨砺,三则要在日常言行中三省吾身,见贤思齐、景行行止,唯此才能体会和展示道德之美,从而引领学生把握好人生的方向。

三是要有科学育人的效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追求。我刚开始做辅导员的时候,一门心思想带好学生,但有时候不注意讲究方法,用了不少蛮劲,效果都不太明显。后来经过不断学习,就慢慢认识到,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要精准适量,不能“咸不咸,一勺半”。该当头棒喝的,不能“雷声大雨点小”;该“响鼓不用重槌敲”的,不能“山雨欲来风满楼”。所以辅导员要做好育人工作,首先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具备启智润心的育人智慧和坚实的专业素养,要适得其法、应对得法,还要想方设法。我想有两点比较重要。一方面要自觉融入学校育人格局,辅导员在基层一线,能否保质保量原汁原味上下贯通落实学校的育人要求,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育人效果。所以辅导员要主动对标学校人才培养“一感三力”目标,围绕“三全育人,五育融通、师生融乐、全面发展”理念,立足岗位找准工作定位,高标准严要求落实育人工作,创造性探索育人举措,服务中心工作,努力在建设“更人文、更开放、更自在”的校园中,当好全员育人的“冲锋队”、做好全过程育人的“枢纽站”、成为全方位育人的“润滑剂”。另一方面要精准把握学生的时代特点。作为与学生打交道最多的老师,如果对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都不清楚的话,那很多工作就容易产生偏差和错位。因此如何真正认识和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成为开展工作的第一步。比如现在同学们的政治需求更加直接,他们不再空谈政治理论,而是把政治诉求转化为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关注,表现出较强的爱国热情和忧患意识;他们不再抽象讨论政治问题,而是倾向于通过分析具体问题表达个人观点。他们对国家事务和学校管理知情权、参与权的要求日益高涨,平等、公正、民主的意识不断增强。同时,他们的社交需求更加广泛。“孤独”是他们日益普遍的感情体验。与同龄的其他人群相比,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不仅是他们的锻炼舞台,也成为重要的社交渠道。

总起来说,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因为它一头连着国,一头连着家;一端把握着现在,一端面向未来;一边成就着学生,一边发展着自己,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用实际行动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努力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

(本文发言人为最美高校辅导员、校团委副书记、化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祝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