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
首页 / 人才培养 / 正文
【师者】张安录:三十九载育桃李,心怀家国济苍生

冬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棂倾泻进来,洒向正在埋首工作的张安录教授脸庞,办公室内,高高垒起的书籍似乎为他筑起了一道忘我工作的屏障。从早上6点起床,上课、指导项目书修改、和学生讨论、查阅前沿文献……张安录忙前忙后不曾停歇,一不留神便到了夜深,年近60岁的他却精神头十足。

微信图片_20231121190541

“最美社科人”发布仪式现场,同学们向张安录老师表达感恩之情(图片来源于直播截图)

11月20日,湖北省第三届最美社科人发布仪式隆重举行,接过由132位学生与他的合影制作而成的相册,张安录不禁潸然泪下……

“深知稼穑艰难,心忧民本国基,盘究人地之问,建言社情更替,桃李驻乡野,点畴成金,乡愁啊,不在缥缈诗行,在你密实的足迹里!”颁奖词里,道不尽他对土地、对学子深沉的爱;从教39载,他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行动诠释了一位师者、一位土地经济学家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

“保护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我们责无旁贷”

我国疆域辽阔,但土地资源却非常稀缺,人均土地面积仅有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29%,人均耕地资源则更为匮乏。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我国耕地保护的压力依旧严峻。

“保护好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我们责无旁贷。”作为从事土地经济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张安录对土地资源保护有着神圣的使命感。如何缓解人地矛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他倾心数十载不懈探究的课题。

他常常对学生们说:“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发展关系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我们的研究一定要从我国土地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实践中了解事物发展的本质,把握研究对象的客观规律,揭示社会现象的发生学机制,解决土地管理的实际问题。”

张老师在农村调研(刘蒙罢 供图)

张老师在农村调研(刘蒙罢 供图)

多年来,他曾走遍湖北54个行政村,走访543家农户,在与农民的深入交流中,获取一手资料,摸清全省土地公益性与非公益性征收现状;也曾历时近10年时间,深入南水北调水源区、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武汉城市圈等国家土地改革试验区,寻找土地保护与土地开发、农民损失与福利、土地均衡发展等问题的“金钥匙”。

正是得益于经年累月的真情投入和付出,张安录带领团队开展了系列开创性研究:率先提出了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在农地城市流转机制、时空规律和尺度效应,揭示了农地非市场价值及不同类型农地生态特征与农地价值间关系,阐明了农地城市流转决策管控原理,提出了农地城市流转不同利益集团福利变化测度理论和方法,并在土地转换效率研究和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等研究领域做出了系列开创性研究成果。最令张安录欣慰的是,大量的一线调研成果成功转化成了国家政策和管理规程,为帮助当地农民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造福一方百姓贡献了积极力量。

张安录老师带领学生在野外调研

张安录老师带领学生在野外调研(图片来源于直播截图)

多年来,他还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近60项,并在国际国内权威学术期刊《管理世界》《中国农村经济》、Land Use Policy、 Habitat International等高水平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6部,相关成果被美国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国内外著名学者引用一万余次,相关研究成果曾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中国社科院优秀成果奖、湖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等多项荣誉。

“青年教师是学校事业发展的希望”

说到张安录教授,公共管理学院青年教师无不竖起大拇指。对他们而言,张老师始终如人生路上的明亮灯塔,指引着大伙们不断前行。

每年寒假,对青年教师而言,都是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的黄金时间,而为了指导青年教师写好项目书,张安录比平时更多了一份忙碌。只要是青年教师求教,张安录从不拒绝,从选题立意,到项目思路,张安录都想尽方法给出指导意见,即便是他自己无法深入指导的项目,也会为青年教师们一一列出推荐指导人的名单。看到张安录熬红的双眼,张老师的爱人总会心疼地说:“别人过年还能休整几日,张老师是过年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三四点,年年如此。”

认真研读专著的张安录教授(记者 匡敏 摄)

认真查阅资料的张安录教授(记者 匡敏 摄)

不止于此,为了帮助院里的青年教师找准方向,在担任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期间,张安录提出了“强特色入主流”的学院和学科发展目标,并积极构建富有华农特色的公管人才生态系统,以学科交叉撬动高质量发展。

2020年8月24日,智慧的火花闪耀在人文社科楼M115报告厅,公共管理学院青年教师交流与发展论坛在此举行,19位青年教师依次介绍了自己的科研进展及个人发展规划,分享科研路上的心路历程。每位老师分享结束后,张安录都会给出中肯的指导意见:“可以依托学科相关理论分析现实问题,遇到问题先找学科理论支撑”“要通过交叉融合经验和交叉合作机制选择科研方向,探索适合自己成长、成才的典型路径”……

张安录与学院青年教师留影(受访者 供图)

张安录带领学院青年教师与香港教育大学教师交流后留影(受访者 供图)

对土地管理系青年教师曾晨而言,她的成长与张安录等前辈的引路密不可分。“刚入职那几年,是职业发展最艰难的时候,张安录老师多次邀请我加入团队的组会,与大家一起交流碰撞,还带着我参与了一些重大项目的研究,这对我熟悉学院特色研究领域,明确研究方向大有裨益。”

在他和学院班子成员不遗余力的推动下,学院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也得到显著提升,10人成长为国家级、省级人才。

“三尺讲台是我安放生命的价值所在”

“三尺讲台是我安放生命的价值所在!”师范院校毕业的张安录,对三尺讲台有着特别的情愫,即便科研和行政工作再忙,他也坚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

每每备课,张安录总要大量查阅国内外学术前沿,融入学科领域经典理论、案例和研究方法,力求让学子们学有所获。同学们说:“上张老师的课虽然很‘烧脑’,但真的很有收获。老师不仅教会我们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启迪我们用广阔的视野探究土地经济管理的奥秘。”

张安录老师在授课中(图片来源于湖北日报 )

张安录老师在授课中(图片来源于直播截图)

针对国内高校与绿色低碳发展相关的课程体系知识零碎、衔接性不强和系统性不够等问题,从2009年1月起,张安录领衔的课题组开始长达10年的“绿色低碳类”教学体系改革研究,构建了本科、硕士、博士课程贯通、结构合理、层级分明、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也是在他的带领下,学院与剑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瓦赫宁根大学、德国IAMO等近20所国际一流大学开展深度合作,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香港教育大学、德国IAMO建立了联合培养基地,为培育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一流人才奠定了基础。

“做老师就要躬亲力行,俯身为师。”从教三十多年来,张安录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这句话写下生动的注脚。

张安录与学生探讨科研项目进展情况(记者 匡敏 摄)

张安录与学生探讨科研项目进展情况(记者 匡敏 摄)

说起导师张安录,公共管理学院赵可老师总会格外感动。2014年初冬的一天,张安录受邀赴东北大学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召开前一天深夜,刚刚抵达机场的张安录收到了赵可发来的科研项目申报书。考虑到学术会议期间行程紧凑,抵达酒店后,顾不上休息的张安录第一时间投入到项目书的修改中。第二天一大早,刚刚起床的赵可便收到了老师的修改反馈意见。打开文件的那一瞬间,满眼的批注和建议让赵可深受触动。他回忆说:“在张老师心里,学生永远是第一位的,密密麻麻的批注里,藏着他对我们无言的鼓励和期许。”

这样的感动也流淌在博士生孙宇腾心中。他回忆说,一天傍晚6点多,张老师在办公室为我们指导论文,这时,张老师家里打来电话问他是否回家吃饭,匆忙答应家人后,他又迅速投入到和同学们紧张的讨论中。晚上7时许,当家人再次打来电话催促时,张老师索性让家人先吃,不用等他。虽然同学们一直提议老师先吃饭,以后再找时间和大家讨论,但张老师坚持说:“这次一鼓作气讨论透彻了,你们后面的思路也就顺了,我吃不吃饭不打紧。”已经吃过晚饭的我们抵不过他的执拗,只能以我们又饿了为由,和张老师一起吃了点小面包垫垫肚子。

在张安录课题组,流传着几张学生们偷偷拍下的照片,有张老师为同学扛行李上楼的,也有下雨天张老师帮学生撑伞的……对张安录而言,这些都是再普通不过的小事,但这些细节,却一次次温暖了学子们的心。

夕阳下,张安陆老师与同学们在二十四节气园畅聊(记者 匡敏 摄)

夕阳下,张安录老师与同学们在二十四节气园畅聊(记者 匡敏 摄)

每逢团队学生毕业,张安录总会反复叮嘱同学们:“进入社会大课堂,要懂得尊重别人,学会包容的眼光看待身边不同的人和事;要积极开拓创新,一步一步一个脚印,为国家富强做力所能及的贡献……”导师的一声声嘱托,也在远行的学子们心中激荡起圈圈涟漪。

张老师和学生一起外出参加会议时留影(刘蒙罢 供图)

张老师和学生一起外出参加会议时留影(刘蒙罢 供图)

39年来,张安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扎根乡土、服务国家绿色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接过传承的接力棒,他们也将如老师一样,在国土资源保护和人才培养的道路上前赴后继。张安录说:“这也是我作为老师最大的幸福!”

本文作者系南湖新闻网记者 匡敏 审核:丁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