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华农
首页 / 媒体华农 / 正文
小作物盘成大产业
【长江日报】华中农大四代教授接力“点亮”随县香菇

吕作舟教授(后排左二)、边银丙教授(后排右一)、肖扬教授(前排右二)三代教授带领学生与杨新美教授铜像合影。长江日报记者何晓刚 摄

□ 长江日报记者杨佳峰 谌达军


近日,正值80岁生日的吕作舟教授带领三代弟子来到恩师杨新美教授铜像前祭奠。“杨先生将良种良法在这个地方落地生根,带动了香菇产业蓬勃发展。”吕作舟表示,杨老师生前始终想着的是如何让农民致富。


1978年,时年68岁的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杨新美在随县三里岗镇杨家棚村木瓜园试种段木香菇成功,不仅让当地农户吃上香菇饭,也点燃了湖北香菇产业的“星星之火”。46年来,华中农业大学4代教授杨新美、吕作舟、边银丙、肖扬接力扎根木瓜园,将小香菇盘成了大产业。


杨新美铜像面朝东北而立,眺望着两公里外的木瓜园。“木瓜园在不远处的牛角尖山下,是随州香菇的发源地。”吕作舟告诉长江日报记者,杨新美教授2005年9月去世,3年后随县企业和菇农自发捐款8万元,给他塑了这尊半身铜像。


■ 在木瓜园播下香菇火种


菌种是食用菌的“芯片”。1978年杨新美从日本引进香菇“79系列”品种在江西、福建、湖北等地试种,希望帮助菇农增收致富。


吕作舟回忆,当年国内外香菇生产只有段木栽培一种方式。开展“79系列”香菇菌种驯化栽培试验必须有菇场。杨老师选定了大洪山下随县三里岗镇杨家棚村(当时称美满大队)木瓜园。


今年62岁的贾运良是杨家棚村第一批跟随杨新美、吕作舟师徒学习栽培香菇的6位农民之一,时年18岁的贾运良刚刚高中毕业。


贾运良说,当时村民劳作一天也只够吃饭,还有不少缺粮户,村里便派他们6个年轻人跟随两位老师学习种香菇,希望给村里增加点收入。两位老师手把手教他们将10厘米粗的栎树锯成一段段,在上面打孔种上菌丝。


一根段木每年产菇150克,贾运良每月可得工钱30元,是壮年劳力一个月收入的3倍。


消息传出后,杨家棚村村民对种香菇跃跃欲试。


当时全国多处都有香菇试种场,随县三里岗木瓜园香菇种植场的产量远高于其他地方。“从源头上破解技术是关键。”吕作舟说,在杨老师的带领下,4年时间他们成功从218个供试香菇菌种中筛选出以“7925”“7917”为代表的6个香菇优良品种,当年接种、当年出菇、当年回本。


杨新美还摸索出一套栽培段木香菇的“催蕾技术”,通过浸泡香菇段木等技术手段提高出菇率,将段木香菇产量提升了10倍。优良品种与催蕾技术很快推广到全国各地,来随县木瓜园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


1982年,刚刚分田到户的贾运良选择种香菇,杨新美教授亲自帮他家选择种菇地点,次年收入便达万元。


“种香菇改变了我们全家人的命运。”贾运良说,用种香菇赚的钱,他把两个孩子供到大学毕业。现在他住在城里颐养天年,但每次回乡都会去杨教授铜像前看看,“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菇农不会忘记他”。


■ 四代教授接力攻关香菇栽培技术


吕作舟是杨新美教授1978年招收的硕士研究生,常年在武汉和三里岗之间频繁往返。“经常搭拖拉机或者步行,睡的是六七个人的大通铺。”吕作舟回忆,在木瓜园四五年,他大部分时间都住在木瓜园香菇场,和7位农民兄弟同吃同住同劳动。


每个香菇品种都有生命周期,10年左右便已衰退,需要新的品种替代。培育新的香菇品种这个任务便落到杨新美和他的弟子们身上。


木瓜园成了吕作舟第二个家。“在这里的主要任务是围绕香菇搞教学、科研和技术推广三件事。”吕作舟希望探索高产优质菌种快速选育途径,选育出适合我国地理气候条件的高产优质品种。


1997年前后,一种新的香菇栽培方式——袋料栽培方式开始兴起。“袋料栽培主要是用78%杂木屑和20%麦麸组成,加上1%石膏和1%糖。”吕作舟通过不断实践,很快摸索出袋料的最佳配方。但是袋料栽培很快出现弊端——容易烂棒,影响出菇率,菇农普遍减产。


2002年秋,刚博士毕业的边银丙跟随吕作舟来到三里岗,开始了降低香菇菌棒烂棒率的技术攻关。


香菇袋料栽培中烂棒率高达20%。边银丙研究发现,烂棒既与养菌温度、通气状况、培养料状况有关,又与病毒感染、杂菌污染、补水方式等有关。边银丙先后获得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破解了持续多年的烂棒防控难题,随县香菇烂棒率被控制在5%以下。


边银丙顺势而为,开展分子育种技术研究,尝试提高菌株耐热性,这样不仅可降低烂棒率,还可以在自然条件下延长香菇出菇时间20天以上。


出菇时间延长意味着菇农收益更高。每户1万棒就能有5万—10万元的纯收入。


“袋料栽培虽然比段木栽培简单,但制棒、接种、刺孔、补水及出菇环境控制依然要投入大量劳力。”边银丙在随县极力倡导“集中制棒,分散出菇”的生产组织方式,走村串户培训推广机械化自动化制袋。“现在菇农只需将菌棒买回家,在家里便可完成出菇生产。”


2011年,博士生肖扬在导师边银丙教授的带领下来到三里岗,他思考最多的则是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香菇育种和栽培,让未来的新型菇农轻松种菇。


肖扬表示,他们不仅在香菇镉耐受性分化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还解析了香菇适应性进化的遗传基础。今年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完成香菇基因的测试并组装了首个香菇完整基因组……


■ 从手工作坊迈向智能化生产


7月17日,在湖北随县食用菌科技小院,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操鹏程完成了30个香菇菌种的制棒与接种。他说,这批菌种共有127个品种,是师兄徐晨杰博士从133个菌种中筛选出来的菌株。一个菌棒种一个品种,先用“短棒”出菇,然后收集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再进行“长棒”出菇试验。自去年9月开始,徐晨杰陪伴香菇菌棒熬过了将近10个月。


“用‘短棒’接种提高育种效率,而‘长棒’接种更接近于香菇栽培。”操鹏程说,经过多次筛选后才能选育出优良香菇品种,并找出适合不同季节与栽培方法的香菇品种,最后逐步向菇农推广。


制棒、接种、栽培、筛选,再制棒、再接种、再栽培、再筛选……经过多轮栽培试验筛选后,再进行杂交,优良品种被不断选育出来,最后送到菇农手中。


同一时间,在华中农业大学一间实验室,育种选种AI识别系统正在测试。“传统的菌棒筛选都是靠人观察或者测量,不仅误差大,而且耗时费力。”正在操作设备的研究生米盼盼告诉记者,现在他们采用图像识别方式快速筛选出合格的菌棒。此外,还可以自动识别菌棒转色情况,判断转色进展或质量合格与否,淘汰被污染的菌棒,确保稳产高产。


“香菇栽培改袋栽变为盒栽,更有利于自动化智慧化生产。预计智能化香菇生产很快会在三里岗出现。”边银丙、肖扬师生二人决定将香菇富农蓝图干到底,他们带领团队探索香菇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场景。


“随县已形成千家万户种香菇、房前屋后种香菇的格局。”随县香菇产业链链长、县政协主席杨涛告诉记者,在华中农大教授的帮助下,随县正大力推进香菇种植向规模化、设施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长江日报2024年9月22日02版 点击阅读原文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