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蜜蜂是我国特有的蜂种,有着千年的人工养殖历史。而在19世纪后期,中华蜜蜂一度遭受外来物种的威胁,在我国分布区域缩小了75%以上,种群减少80%以上。
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从2008年先后在黑龙江、广东、湖北等五省份建立中华蜜蜂保护区。目前中华蜜蜂种群恢复态势向好,数量约980万群,与2008年相比,增长了近3倍。一起走进神农架林区,看看那里的中华蜜蜂保护情况。
八月的神农架群山披绿,正是蜜蜂采蜜最忙的季节。记者看到,在湖北神农架林区,一箱箱中华蜜蜂被放置在悬崖峭壁上。一直以来,中华蜜蜂都是中国特有的当家蜂种,协同中国本土植物进化。
中华蜜蜂飞行敏捷,出巢早,归巢迟,每日外出采集的时间长。同时嗅觉灵敏,且抗寒抗敌害能力强,特别有利于高山寒冷区域的植物繁衍。
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动物医学院副教授 李翔:在我们湖北省神农架,海拔落差有2700米,横跨了五个气候带都有它的分布。使这些珍稀濒危植物能够繁衍生息,从而维系神农架生物多样性的丰富。
不仅如此,中华蜜蜂还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可以给一些植株分散、矮小、生长在遮阴处的植物传粉。例如十字花科、蔷薇科、菊科和葫芦科等植物。这些植物开花周期不同且零星分散,其他蜂种很难发现这些植物的花朵。而昆虫类的传粉能力又远不及中华蜜蜂,所以中华蜜蜂对保护神农架的植物多样性作用非凡。
神农架林区百花养蜂协会理事长 望玲:神农架拥有各类植物3700多种、药材植物2023种、花卉植物1017种。给神农架的绿色保护提供了非常好的生态环境。
同时因为神农架林区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素有“百花之乡”“中草药王国”之称,其层出不穷的奇花异草,反过来为中华蜜蜂提供了丰富的蜜源植物。
作为中华蜜蜂保护区,神农架在加大中华蜜蜂资源保护、种群繁育力度的同时,还加强高价值产品研发,做大“蜜罐子”。
2017年以来,神农架林区先后建立保种场35个,示范蜂场54个。中华蜜蜂相比于其他蜂种,其个体较小,工蜂在飞行途中易被天敌吞食。同时蜜源总量是恒定的,一旦出现外来蜂种,会形成蜂群因争夺蜜源而发生种群争斗,对中华蜜蜂种群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因此,保护区工作人员加强巡护,防治外来物种的入侵。同时,保护区还为中华蜜蜂布局、培育了很多蜜源植物,让中华蜜蜂一年四季都能采到花蜜。
神农架林区副区长 黄依群:在我们林区广袤的森林里,布置培育了很多蜜源植物,保证中华蜜蜂在一年四季都能采到花粉,保证它顺利越冬。
落羊河村坐落于神农架林区九湖镇最偏远的深山里,由于山高坡陡,很难种植常规农作物,所以村里家家户户都选择了养蜂。
2011年,神农架林区被列为中华蜜蜂保护区。截至目前,当地中华蜜蜂种群数量从约4000群增至4万多群,中华蜜蜂养殖户2038户,其中100群以上规模养殖户51户,实现了保护与产业发展有机统一。为了提高蜂农养蜂的积极性,华中农业大学在神农架建设了科技创新中心,组建科研团队开展高价值蜂产品开发。
神农架林区副区长 黄依群:蜂蜜,我们进行了延长产业链的设计,比如在饮料里添加,在医药上也可以进行利用。通过延展产业链,让蜂农收益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