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华农
首页 / 媒体华农 / 正文
【环球人物】油菜院士,“花开”60年

2022年4月,傅廷栋在华中农业大学的试验田查看油菜长势。(刘涛 / 摄)

2022年4月,傅廷栋在华中农业大学的试验田查看油菜长势。(刘涛 / 摄)

1955年,珠江三角洲发生大面积螟虫灾害,严重程度历史罕见,大部分稻田损失70%—80%,有的地方近乎颗粒无收。

时年17岁的傅廷栋已是农技站的一员,在田间查看灾害情况时,发现有老农坐在田头不停地流泪。这一幕给了他深深的刺激。

“看到农民流泪,我心里十分难过。那时我虽是一名农业技术员,却解决不了病虫害问题,感觉内心有愧。”傅廷栋对《环球人物》记者回忆道。

此后60多年,傅廷栋始终没有忘记当年见到的情景,更加坚定了为农业奉献一生的信心与决心。他将毕生精力投入了一种大众既熟悉又陌生的作物——油菜的研究。

“没有窍门,就是多下地”

在华中农业大学的校园里,有一片占地近300亩的油菜试验田。每年春天,这里是一片金黄色的花海,吸引着无数游人前来参观。人们常常发现一位“老农”在花田里仔细观察每一株油菜的生长情况,不时做着记录,似乎想发现一些不同寻常的细节。

“搞农业科研没有什么窍门,就是多到田里去研究观察。”傅廷栋对记者说。年轻的时候,他每天在试验田里研究8小时以上,80岁之后仍然坚持每天四五个小时;招收研究生,他的要求之一就是“跟我一起多下地”。

傅廷栋下田时的“装备”在学校里被称为“傅氏六件套”:草帽、白大褂工作服、挎包、深筒靴、水壶、笔记本。

有一次,两名外校女生慕名而来,想报考傅廷栋的研究生。她们先找到办公室,发现傅廷栋不在,别人告诉她们:“傅老师不在实验室,就在油菜试验田。”

于是两名女生又到油菜田里找了一大圈,没发现傅院士,只看到一位老农。

两名女生上前问:“老师傅,您知道傅院士在哪儿吗?”

老农问:“你们找他干什么?”

“我们想考他的研究生,想找他了解一些情况。”

老农回答:“啊,我就是。”

两名女生大吃一惊。

类似的故事在华中农大广为流传,“傅氏六件套”也成了著名标志。每年田里油菜花盛开时,武汉的气温接近30摄氏度,傅廷栋顶着烈日在田里观察、记录;下过雨后,糊满淤泥的胶靴有五六斤重,傅廷栋继续在试验田里观察、记录、选择、鉴定,一干就是一天,比年轻学生还有劲头。

每当个别学生吃不消,觉得下田太苦了时,老师就会说:“你到油菜田去看看,傅老师还在不在?”每次看到傅廷栋的身影,学生就不抱怨了。

《环球人物》:您最初是怎么进入农学领域的?

傅廷栋:我对农业的这份感情是慢慢培养起来的。中学时期,我的理想是当一名文学家,但我老家是广东山区的一个小镇,镇上只有一所农校,在“没有选择的选择”下,我上了农校,开始与农业打交道。

从农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广东中山县横栏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当了技术员。当时正是农业合作化时期,我们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正是这段经历,让我亲身感受到农民的艰辛、农村对技术的迫切需求,我对农业的兴趣才在土地里扎下了根。特别是1955年,珠江三角洲发生十分严重的螟虫危害,对我的影响很大,深感农业需要技术,农民需要我们!同时也感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太少,很想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更好地为农业服务。

1956年,国务院发文,动员在职干部报考高等院校深造。那时我已经下决心要一辈子搞农业了。报志愿时,我填的所有专业都是农学,最终被华中农学院农学系录取了。

《环球人物》:研究生阶段,您为什么选择了油菜作为研究领域?

傅廷栋:1962年,华中农学院只批准招收3名研究生,导师是新中国成立前从国外获得博士学位回来的3位知名教授。而农学系只有油菜遗传育种学家刘后利教授招收一名油菜研究方向的研究生,系领导推荐我去报考。这是很好的学习提高机会,我十分高兴。同时报考的有七八名考生,我考取了,从此开始了研究油菜的旅程。

“毫无保留地将此归功于中国人”

油菜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有2000多年,但直到新中国成立时,我国油菜平均每公顷产菜籽仅500千克左右,不到先进国家平均产量的1/3。为了改变落后情况,傅廷栋开始研究利用油菜的“杂种优势”。

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动植物产量的有效途径,但必须解决大量生产杂交种的技术难题。

比如甘蓝型油菜,是雌雄同花的自花授粉植物,要进行杂交制种,必须先找到一种雌蕊正常而雄蕊退化的油菜,即雄性不育株,通俗的说法就是“母油菜”。

1963年,傅廷栋(左)与导师刘后利在田间研究油菜。(资料图)

1963年,傅廷栋(左)与导师刘后利在田间研究油菜。(资料图)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各国科学家都在苦苦寻觅“母油菜”,也发现过一些雄性不育材料,但都存在一些缺陷,在生产上无法利用。

从1971年到1972年,每到油菜开花期间,傅廷栋及同事就在学校的油菜生产田里一株一株地观察、寻找雄性不育株,但概率无异于大海捞针。他们在开花期从早看到晚,排除了一二百万株样本,都没有找到。

1972年3月20日,这一天的清早,傅廷栋又钻进了油菜试验田,挨个查看植株生长情况。当他走到种有“波里马”品种的资源圃时,突然眼前一亮:有一株油菜雌蕊正常,而6个花药都呈萎缩状态。他赶紧用手一捏花药,发现没有花粉——这正是他苦苦寻找的雄性不育变异株!

在田里反复搜寻了几遍,傅廷栋总共找到19株同样的油菜,经过仔细研究,确认这是典型的自然突变雄性不育株。这一发现揭开了国际上“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pol cms)研究”的序幕。

1973年,傅廷栋与刘后利将波里马油菜雄性不育种子提供给全国主要研究单位共同研究。1976年,湖南省农科院首先实现了波里马雄性不育三系配套。此后,波里马雄性不育系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育种实践。

1985年到1994年是国际杂交油菜应用于生产的第一个十年,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共育成油菜三系杂交种22个,在其中注明不育系来源的17个品种中,有13个是利用傅廷栋首次发现的“pol cms”育成的。

1991年,国际油菜理事会(GCIRC)在加拿大举行了第八届国际油菜大会,授予傅廷栋油菜科学界最高荣誉——GCIRC“杰出科学家”奖。

1991年,傅廷栋(中)获得GCIRC“杰出科学家”奖。(资料图)

1991年,傅廷栋(中)获得GCIRC“杰出科学家”奖。(资料图)

当时,来自世界各国的800多位油菜科学家出席了专门为傅廷栋举行的颁奖仪式。德国籍大会主席Robbelen在致辞时说:“长期以来,各国学者都在寻找油菜的雄性不育株,直到最近,傅教授发现的波里马雄性不育系,才首次被国际油菜育种者广泛应用……欧洲人毫无保留地将此归功于中国人。”

该奖设立至今30多年来,在全世界获奖的12人中,傅廷栋仍是唯一的亚洲人。

1995年,傅廷栋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4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

截至目前,国内各单位用波里马雄性不育系育成的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已经超过200个,累计推广面积逾10亿亩。现在我国种植的油菜三系杂交品种中,仍有50%以上是用波里马雄性不育系育成的。这项成果对中国油菜产量与品质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于1996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环球人物》:您早年从事油菜育种研究时,主要的困难是什么?

傅廷栋:主要困难是经费少。我记得当时在我们学校,每年能从学校科研经费中得到3000元的课题,就是很大的项目了。

另一个困难是设备比较差,没有先进仪器进行品质分析。直到80年代初,我去德国进行合作研究时,才引进了一些先进技术和仪器,同时国家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组织全国协作攻关,这些困难都解决了。

《环球人物》:国外那么多同行都在找雄性不育株,为什么最后是您找到了?

傅廷栋:我想里面既有偶然也有必然吧。正好在那片田里发现,是有偶然性的,但每天找七八个小时,也是下了苦功夫的。我当时很有信心,觉得一定能找到。因为我们当时是两条腿走路,一是在田里找,二是通过杂交,人工创造雄性不育株。我知道变异株一定是存在的,只要坚持下去,早晚能解决这个问题。

1999年,我从芥菜型油菜中又发现了一个新的雄性不育株,当时来华中农大参观的一名国外同行问我:“傅,为什么两次发现不育株的人都是你,有什么秘密吗?”我说:“没什么秘密,搞农业的就要多下田,多到实际中去,就会有新的发现。”

《环球人物》:发现雄性不育株之后,又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研究才应用于实践,在这期间您和团队做了哪些工作?

傅廷栋:从最初发现到最终确认有利用价值的雄性不育材料,是从0到1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相关研究,并进行品质改良,因为育成的油菜杂交种不但要增产,还要有好的品质。因此,直到1992年,我才育成“华杂2号”品种,并应用于大面积生产,前后用了20年时间。

这个过程需要不断地筛选、实验、证明,就像体育比赛一样,优良品种从研究单位育成后,要拿到省级区域试验,最后还要参加全国区域试验,只有产量、抗性、品质优良者才能通过国家审定,允许生产推广,仅这个过程就要用好几年时间。

“在成绩面前、奖励面前,永不满足”

近40年来,傅廷栋几乎每年都在西北农村的油菜夏季繁育基地工作一段时间,与研究生、技术人员同吃、同住、同下地研究。

从1998年开始,油菜夏季繁育基地从青海转移到了甘肃和政县。这里是国家级贫困县,生产条件不好,牛羊也缺饲料。傅廷栋在当地调研时发现,每年7月麦收后到冬天,有两个多月的秋闲时间,但当地在麦收后基本不复种作物,土地就这么荒着,十分可惜。于是从1999年起,傅廷栋就在和政县开展了“麦收后复种饲料油菜”试验。

试验结果证明,每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在麦收后播种饲料油菜,生长60—70天,可以亩产青饲料3—4吨。

傅廷栋把研究结果向甘肃省领导汇报,得到了他们的支持。2003年,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鉴定认为,该技术利用秋闲地种植,不影响粮食生产,可以为畜牧业提供大量优质饲料,同时减少水土流失,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推广潜力很大。2017年,农业农村部将该技术列为主推技术。

在和政县,傅廷栋除了完成油菜研究工作外,还带领团队与当地农业部门合作,引进良种制种、推广,使该县油菜种植面积从2.5万亩增至15万亩,亩产从100多公斤增至200多公斤,逐渐发展为和政县及周边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为当地脱贫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05年,傅廷栋到江苏省出差时,了解到盐城市有大面积的盐碱地,开始计划进行耐盐碱油菜品种的研究。2007年,华农团队在盐城大丰区的盐碱滩涂上,给一家承包户试种了300亩“华油杂7号”油菜品种,次年亩产油菜籽超过130公斤,而当时全国油菜平均亩产油菜籽还不足120公斤。

2022年9月,吉林白城洮儿河燕麦基地,农机将耐盐碱油菜粉碎翻耕作绿肥。

2022年9月,吉林白城洮儿河燕麦基地,农机将耐盐碱油菜粉碎翻耕作绿肥。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盐碱地,从2010年起,傅廷栋的团队安排1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开展耐盐碱油菜资源筛选、品种选育和相关基础研究,从3000多份油菜资源中筛选出40多份耐盐碱资源,繁育出“饲油2号”“华油杂62”“华油杂158”等耐盐碱油菜品种。

从2015年到2019年,傅廷栋主持的研究项目联合全国15家单位,在新疆、内蒙古、东北、南方沿海地区的盐碱地上,布置了30多个示范点,累计示范面积约50万亩,并召开了8次全国现场会。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耐盐碱油菜品种对土地的改良效果好,又是优质饲料,大面积的油菜花田还能开发成旅游项目,具有多方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此外,傅廷栋在防治油菜根肿病方面也做出了突出贡献。油菜根肿病很难防治,2010年以后在我国迅速蔓延,危害很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傅廷栋带领张椿雨等专家选育抗病新品种,于2016年育成我国第一批抗根肿病油菜品种,目前在全国的推广种植面积已达800万亩。统计数据显示,不抗病油菜品种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而抗病品种的发病率只有3%左右。

由于多方面的贡献,2021年,傅廷栋被国家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2014年,他与袁隆平等科学家一起被评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

2022年4月,傅廷栋(右三)在华中农业大学的试验田指导学生。(刘涛 / 摄)

2022年4月,傅廷栋(右三)在华中农业大学的试验田指导学生。(刘涛 / 摄)

《环球人物》:60多年来,您个人先后培育出16个油菜新品种,带领团队培育出80多个品种,您不断取得突破的关键是什么?

傅廷栋:我们育成的品种能使农民增收,是我感到最高兴的事情。在工作中,我体会很深的一点是:深入实践,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从事农作物品种改良研究,不能只待在实验室里,一定要深入试验田,深入生产一线,才能了解生产上需要什么品种,才能鉴定品种好坏。

取得突破的另一个关键是不满足,在成绩面前、在奖励面前不满足,才会不断进步。

《环球人物》:您和团队已经培养了500多名研究生,您选择研究生的标准是什么?

傅廷栋:第一,要知农爱农,热爱这个专业,能吃苦、扎扎实实地工作;第二,要有开拓精神,思维要开阔,创新能力强;第三,能团结协作;第四,最好是有实践工作经历、有实践经验的学生,因为有实践体会,他们总是特别努力,思路也不一样。

《环球人物》:很多老一辈科学家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都是选了祖国最需要的专业,您觉得现在的学生应该怎样选择专业?

傅廷栋:我认为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的。

当年我上农校,可以说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后来学了油菜专业,并不是水稻、小麦、玉米这些大作物,也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但既然国家需要,就要好好学、坚持下去,我相信也是非常能实现个人价值的。

当然,最理想的情况是自己的兴趣与所学专业、所从事的工作相一致。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并不能如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主动调整自己的兴趣。

比如从事“两弹一星”研究的老一辈科学家,很多人之前并没有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原子弹、卫星也不一定是他们的爱好,但因为国家需要,就成为他们的兴趣所在,他们就全力以赴,全心全意干了一辈子。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来源:环球人物网-《环球人物》杂志作者:尹洁

原文链接:https://www.globalpeople.com.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44&id=92404

 

 

收起 展开

最近新闻

单周单篇点击量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