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狮山时评 > 正文

【言论】继续擦亮作重“金字招牌”

——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30周年精神备忘录

核心提示: 岁月如梭,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已届“而立之年”。今天我们庆祝作重30周年,就是要弘扬“激扬梦想、追求卓越”建室精神,继续擦亮这块“金字招牌”。

岁月如梭,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已届“而立之年”。

历史证明,贯穿作重30年学脉的灵魂人物,说到底就是以张启发院士、傅廷栋院士、邓秀新院士等为代表的一代代学人;贯穿作重30年史脉的精神主线说到底就是“激扬梦想、追求卓越”。

物质守恒转化,唯有精神可日彰其华。今天我们庆祝作重30周年,就是要再塑建室精神,继续擦亮这块“金字招牌”。

其一,胸怀“国之大者”,矢志“科研报国”

作重诞生于“八五”,从农口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到如今的“标杆”实验室,历经6个“五年计划”,虽多次搬迁、几经更名,唯独不变的是“国”。

实践证明,作重的奋斗史始终与国家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史同频共振。在这里,一批批学人怀揣报国梦想、心怀“国之大者”、锚定“四个面向”,孜孜以求“中国第一、世界一流”,争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排头兵”和“领头羊”。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作重发展始终与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声同步、共生共荣。为建强“国”字号平台,学校给予先行先试权,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造血”与“反哺”。

其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敢于攀登科学高峰

历史证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穷思变、困求进、苦图强”“涉险滩、爬陡坡、闯难关”,从“小白塔”到“二综”,从“研究中心”到“国家重点”再到“全国重点”,从“边建设边运行”到全国“标杆”,作重优秀30年亦是风雨兼程30年。

从“生命科技领域前沿的分子生物学”到“奉献对人类和地球都健康的食品”,从标记单个基因标记到30年马拉松式科研“长跑”,从Rice2000到CNS成果,奋斗始终是作重人的精神底色。

亦或者说,“小白塔”精神的实质就是艰苦奋斗、勇攀高峰,就是具体而微的华农版“科学家精神”。如今,它如一方丰碑立于苍翠之中,激励着一代代作重人、华农人。

其三,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30年来,一批批人才从作重成长起来,他们又立德树人、言传身教、提携后学,为实验室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作重的“时间简史”里,“唯一”“第一”“标杆”“率先”成为高频词汇,这些“高光”背后是人才的不断加持和创新精神的不断实践。

“躺赢”是不可能的。作重人从来没有也不可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因循守旧、裹足不前,他们总是主动出击、焕新蝶变,“绿色超级稻”“多功用油菜”“棉花生物技术及育种前沿”“玉米分子设计育种”……

作重的工作,永远是常新的。创新就是不竭动力,创新亦彰显办学建室定力,“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其四,高标准、严要求永远是事业发展的真谛

“精神文化铸魂、学术文化强基、管理文化固本”。

作重的“严”肉眼可见,一丝不苟的师生、工作规范的门卫、反思深刻的检讨、严谨详实的实验记录本;也有肉眼无所及的“约法三章”,45岁以下老师不建议乘坐电梯,“交规式”学术不端行为惩戒……

如今,管理的“依法治室”逐渐变成历史自觉。更深层次的自觉是文化,镌刻大厅墙上的《观刈麦》说明了这一切,这是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亦是他们为之奋斗的历史担当。

而立之年,风华正茂。我们有理由相信,时值壮年的作重必定会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必定会高擎科研火炬、追逐科研自立自强,必定会以奋斗者姿态继续擦亮这一块“金字招牌”!

(本文作者系校新闻中心记者 川竹)

责任编辑:蒋朝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