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新闻特写】“南繁季”:一群大雁向南飞(2)

核心提示: 在学校水稻和玉米海南南繁基地,时值“南繁季”,南繁师生们正在把梦想“种”进这片热土。

“玉米冬成袅微香”

冬季的三亚南滨,太阳略显炙热,据说因为升温蒸腾,一颗南瓜苗一天可以长50公分!

在一家酒店门口,保安拦住一位“衣衫不整”的顾客——他头顶草帽,身着短裤、凉拖,唯一具有知识分子“标识物”的就是那副眼镜。幸亏他温文儒雅、言谈谦逊,保安这才让他进入屋内。

他就是玉米团队的邱法展教授。这是他到南繁基地的第八天,基地一线授粉、企业洽谈合作、酒店整理数据,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奔赴在基因组学设计育种前线——到了中午时分,他甚至连拔两口饭的时间也没有,直接冲向下一个玉米基地。

严建兵教授、邱法展教授在实验基地观察玉米叶片

严建兵教授、邱法展教授在实验基地观察玉米叶片

武汉-成都-三亚-武汉,三天一万里,长途劳顿并未让玉米团队严建兵教授感觉到疲惫。“上次的单倍体怎么样了”“田间管理要更加仔细”“深入科研必须多读文献”……来到基地,他顾不得歇脚,直接走到田里与师生交流起来。

严建兵教授在田间观察玉米花粉

严建兵教授在田间观察玉米花粉

一株锈病玉米叶片引起他的注意,他们蹲在地里聊起了近年来的科研工作。他说,目前可以通过基因导入方式,“一招制敌”攻克锈病——目前这项关键技术连同其他重要科研成果已经在海南国家生物育种专区中扩大试验。

一棵“歪脖子”野柚树下,严建兵教授和师生回忆起当年在树下幕天席地的过夜场景。他叮嘱师生,即便是野柚、即便遮住了阳光,也不要砍掉这棵树,因为“这是团队梦起始的地方,让它自由生长、见证我们成长”。

2011年,历经艰难,玉米团队在这里逐渐扎下根来,始有今日的模样。见证团队有小到大、由弱变强的,除了自带芳香的玉米,还有严建兵教授留学时从墨西哥带回来的大刍草,从玉米的祖辈父辈到他们的叔姑老表,它们在这里旺盛生长,为科研提供最原始种质资源。

李文强老师在田间取样

李文强老师在田间取样

田里授粉、材料播种、叶片取样,不知不觉,李文强老师在基地工作了12个年头。说话满脸笑容、干事从容不迫,他每天都把手头上的工作当着全新的。他坚定地说:“希望发现更加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距南滨基地80公里开外,陵水县玉米基地,刘永忠研究员正在伏案整理收集的数据。正要下地的他,准备好了在这里过第34个春节。

刘永忠老师在田间示范授粉

刘永忠老师在田间示范授粉

“南繁不等人,错过黄金期就意味着落后。”刘永忠介绍说,每年春节前后,恰逢玉米授粉的黄金期,他所在的基地就有25000个组合需要配种。为了赶进度,大伙儿在地里一干就是一整天。夜里,没有照明,师生们就一边打着手电筒,一边向前推进工作。遇上下雨的时候,大伙就到基地旁的小亭子里避避雨,见雨势收小便立马开工。

尽管配种量巨大,成功率却往往只有近万分之一。而正是靠着这“万分之一”的希望,刘永忠选育出了10余个国家级审定品种和40余个省级审定品种。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团队新培育的品种敦玉810深受农民喜爱,该品种不仅具有多抗、广适的优点,亩产量已能达到800公斤,目前推广面积已超千万余亩。

南莉莉同学在做田间实验

南莉莉同学在做田间实验

江山代有才人出,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出现在基地。略显清瘦的硕士研究生南莉莉正在玉米地忙碌着,动作敏捷、干练迅速。她研究的课题是玉米开花期、株高、穗位高等农艺性状,只见她拿着株高测量仪器,穿梭在高过她几个头的玉米田……

对于南莉莉来说,最感动的莫过在困难时胡佳军同学雪中送炭,帮她完成了360行玉米的开花期表型调查和部分材料的授粉。她说:“守望相助,弥足珍贵!”

“咔嚓!”只听见清脆一声,2020级博士研究生刘喻动作娴熟地剪掉玉米花丝,并为其套袋、标记,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这几年她都在基地度过,最难忘的事莫过师生在楼顶一起乘凉、喝茶,仰望星空、俯览玉米,期待来年的收成……

“从游”

“从游”(本文照片除备注外,均由记者川竹 摄)

“本来想放弃你,你却半夜呼唤我!”就在记者即将发稿时,突然看到董发明老师朋友圈的“分享”。原来,这两天南繁基地突发洪涝、淹水严重,筑埂、排水、抽水,从白天到黑夜,他们奋战在试验田……

一群大雁向南飞,晴雨也无妨。毕竟,这里终究是筑梦的地方!

(本文作者系校新闻中心记者 蒋朝常 匡敏 审核人 张庆路 李文强)

上一页 1 2下一页
责任编辑:吕梦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