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新闻专题 > 正文

图书馆党总支开展“耕读传承 勤廉守业”专题党课学习

核心提示: 9月29日下午,图书馆党总支落实学校第二十三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在图书馆三楼会议室开展了“耕读传承 勤廉守业”专题党课学习。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衣依)9月29日下午,图书馆党总支落实学校第二十三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在图书馆三楼会议室开展了“耕读传承 勤廉守业”专题党课学习。活动由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冯楠同志主讲,全馆党员参加。

冯楠从联系全校师生校友的精神纽带——“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切入,讲述了华中农大的耕读起点。1898年湖北省农务学堂设立,开创了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先河,也是华中农业大学的壮丽起点。1938年,抗日战争迫近武汉,学校西迁恩施,在恩施的7年里,学校培养本科毕业生105人,专科学生近20人,专修学生62人。

随后,冯楠讲述了3个勤读力耕的感人事迹。一是傅廷栋院士的“六件套”。自封为“十字花科傅科长”的傅廷栋院士,在田间地头里常备“六件套”:黄草帽、蓝大褂、黑胶鞋、绿色的军用水壶、笔记本和带着泥点的挎包。40年来,他几乎每年都要在西北农村夏繁基地工作一段时间。在《开讲啦》节目中,傅院士谈到“责任是坚守这份事业的动力,是创新的基础。艰苦是工作上的艰苦,但是精神上是愉快的”。二是张启发院士的小白塔。张启发院士回国后一直致力于探索水稻基因组研究,并在我校成立生物技术中心。当时条件艰难,但为了保证供水稳定,他筹资在行政楼对面青年湖旁建立可以储存35吨水的小白塔。1992年3月,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批运行。小白塔伫立至今,像是奖励勤勉者的奖杯,更像是校园里的火炬,传承着华农科研人追求卓越、艰苦奋斗的精神。三是感动中国的徐本禹。2002年徐本禹赴狗吊岩村岩洞小学支教,2004年底,徐本禹被评为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为将徐本禹的“志愿精神”发扬光大,学校组建研究生支教团、成立“本禹志愿服务队”。在本禹精神的感召下,涌现了一批志愿服务先进典型。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学校富有校本特色的文化,既是弘扬社会文明新风的青春旗帜,也是学校育人环境最活跃、绚丽的构成要素。冯楠表示,华农人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华中农业大学是为祖国而生,为人民而兴,为学子而荣,为人类而进步的。

冯楠还讲述了3个图书馆员的勤廉故事。一是“中国现代图书馆之父” 李大钊。在他的指导下,建成了“亢慕义斋”小型图书馆,收藏了一批最早的共产主义文献。正是由于他的坚持,才有了现在珍贵的文献。二是中国著名文学家金克木。金先生在《游学生涯》中提到,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管借还书时,总要抽空翻阅一下没见过的书,金先生表示,那是他学得最多的一段时光。三是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六十年代,他因严重的眼疾双目已近乎失明,但仍以无穷的毅力继续创作,成就惊人。他自嘲说:“命运赐予我80万册书,由我掌管,同时却又给了我黑暗。”

最后,冯楠谈到:“勤,贵在奉献,思考新颖大胆,执行锐意进取。廉,贵在坚持,提高服务品质,提升服务效益。”她呼吁图书馆全体党员在岗位中提升自我,在勤廉中涵养修为,在担当中实现价值。

审核人:张柱红

责任编辑:徐行 肖嘉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