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荆楚行】经济管理学院师生赴湖北六县市开展乡村振兴调研工作

核心提示: 7月7日至15日,我校经济管理学院李谷成教授研究团队分赴湖北省枝江市、松滋市等地,围绕水稻绿色生产、多元农技推广等主题开展乡村振兴调研工作。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经管)7月7日至15日,为积极响应学校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荆楚行”活动的号召,在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中增强使命担当,我校经济管理学院李谷成教授研究团队分赴湖北省枝江市、松滋市等地,围绕水稻绿色生产、多元农技推广等主题开展乡村振兴调研工作。

团队一行走进乡村,走向农民,深入了解当前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的基本情况,通过农户问卷访谈的形式,结合典型示范调查,收集一手调查数据。通过此次调研,团队成员进一步厚植支农爱农情怀,坚定强农兴农使命,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乡村振兴荆楚行”工作推进提供有力的现实支撑。

打造特色品牌,促进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只有先实现农业产业兴旺,才能增强乡村吸引力,带动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向乡村汇聚,才能让广大农民真正看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希望。

儿女在外打工,老人留守种田,这样的情况在云梦县义堂镇张庙村逐渐成为了常态。“种稻虽赚不了几个钱,但是好田不能白荒着”,了解到农民的心声,2020年义堂镇引进了一个名为“老吾老旅养融合现代农业生态园”项目,集农业生产和休闲、采摘、民宿、康养于一体,目前已流转土地5500余亩,大力种植“一种双收”优质水稻和优质杂交香糯稻。“去年我们的‘一种双收’优质水稻实现了丰产丰收,近700万斤‘郧都牌’再生稻米在网上平台销售一空,品牌效应一下就提上来了!”义堂镇农机推广站站长阳贵平难掩兴奋说道,再生稻不仅经济效益高、品质高,而且生态效益也高,可谓是“三高”,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周围数个村庄实现了土地集中高效化利用。张庙村农户则一方面从每亩900元的土地流转租金中直接受益,另一方面也能就近提供农业生产服务,获得额外收入。

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未来云梦将进一步发挥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领头作用,努力扶植一批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形成产业带动效应,持续加快农副产品品牌建设,走出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构建新型主体,技术助力生产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依靠科技进步,走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道路”,培育农业新型主体和促进机械化生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在枝江市,调研团队先后走访问安镇、仙女镇、董事镇、安福寺镇等地,了解到当地政府为了解决土地撂荒和种地难的问题,保证农业资源得到充分配置,积极推动构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小农户将土地流转给有种植需求的大户和合作社手中。在当地农技工作人员带领下,团队一行来到安福寺镇五家畈农机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发起人是桑树河村村民李成俊和邹红芹夫妇。“以前经常想,农业如果用上机械化,该多好啊”,那时的邹红芹根本不会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机手。“你们看外面停放的这些农机,水稻从种到收,都是用我们的机器,这还只是一小部分,当初办这个合作社就是为了给村民们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随叫随到!”该合作社不仅为当地农户提供工厂化育苗、机插秧、田间管理和联合收割等服务,还走出枝江市,开展跨区作业。此外,合作社还通过微信工作群向社员和农户广泛进行农业政策宣传和新型农业技术推广,帮助他们提高种田本领,减少农业风险,实现高效种田,让老百姓有稳定的收入。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只有依靠科技才能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枝江市坚持“科技兴农”,积极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运用科学技术稳定粮食生产,逐步将农业推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贡献了枝江方案。

培育新型农民,激发农业活力

农业农村发展离不开农民,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为乡村振兴做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提升农业劳动者的从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是打造乡村振兴中坚力量的重要手段。

在钟祥市,团队一行先后赴石牌、洋梓、双河、张集四镇开展走访调查。当地政府积极举办新兴职业农民培训班,以座谈会、参观示范基地等多种形式开展农业技术和技能培训。团队成员来到石牌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参观正在举行的“高素质农民培育水稻产业培训班”,穿着统一红色“班服”的农户正仔细听农技人员的技术介绍,对照手中资料认真地记着笔记。

乐大姐是石牌镇乐堤村的一名普通农户,曾在外经商,现如今返乡投身农业。交谈过程中,她向调研员展示了她的听课笔记和考试成绩单,“现在镇上的干部不定时就来搞培训,每个村里头还有一个学习班,我还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呢!这都新时代了,肯定要科学种田呐!有政府支持,我们根本不愁学不到新知识新技术。”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她手机上已经下载了“云上智农”等农业软件,也学会了主动从中获知三农政策和市场行情信息,了解了不少农资新品种和农业新技术。目前家中的50多亩水稻无一例外都应用了缓控释肥、商品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实现了水稻绿色生产和高质量增收。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实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重要举措,也是激发农业活力、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得以不断壮大,“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正在祖国大地上徐徐绽放。

调研结束后,课题组成员总结经验,交流感受。有多次调研经验的博士研究生王攀谈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真正走进乡村,走向农民,才能真切了解到乡村的基本情况,真正与农民产生共情,从而做出好的科学研究,贡献乡村发展。”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陈依不禁感叹道:“我们的调研也只有一个多星期,但农民在田地里的辛劳却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衷心希望将来能通过我们的努力,他们不用再那么辛苦,农业农村的发展也能够越来越好!”

据悉,此次调研系李谷成教授课题组项目推进计划的重要一环,后续课题组将根据项目进展适时发布重要研究成果,进一步将“乡村振兴荆楚行”工作落到实处,并积极为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展现经管作为和华农担当。

审核人:李谷成

责任编辑:刘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