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三全育人”巡礼】本科生院:用心用情用力写好“三全育人”的“融”字篇章

核心提示: 本科生院始终做到教与育融合、师生融乐、时空融通、资源融聚,用心用情用力把“三全育人”落到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要处、实处、细处。

一粒种子要发生质变需要融合的力量,育人亦是如此!育人需要的融合力量则来源于人融、事融、心融下的“化学反应”。本科生院始终做到教与育融合、师生融乐、时空融通、资源融聚,用心用情用力把“三全育人”落到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要处、实处、细处。

教与育融合:增强“三全育人”合力

2022年春季学期的期中教学检查总结交流会议在第三综合楼A705报告厅举行。与以往不同的是,各学院党委副书记、本科生院各处室负责人与各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都坐在了一起,一同研讨交流课堂教学、考试改革、实践创新、高质量就业举措、招生宣传等工作,教学管理与学生工作交融互促,合力推进育人质效。这是本科生院深化教与育融合发展的具体举措之一。

图1:2022年春季学期期中教学检查总结交流会(本科生院 张贵礼)

2022年春季学期期中教学检查总结交流会(通讯员 张贵礼 摄)

自2019年开展“落实三全育人,培育一流人才”教育思想大讨论以来,本科生院始终把“三全育人”的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无论是教育思想大讨论辅导员论坛围绕激活育人共同体、探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提升学生全球胜任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思政工作体系等主题进行交流,还是进行了40余期线上线下专题培训报告的“本科教育教学系统能力提升计划”,还是由各学院(部)党委副书记、教学副院长(副主任)、教务秘书、辅导员等参加的围绕“关注学生成长过程,持续提升育人质量”主题的暑期本科教育研讨会,一个重要的导向就是要推动教学与育人的融合发展,不断增强“三全育人”的合力。

图2:西安交通大学杨建科教授“云端”为本科教育教学系统能力提升计划作专题报告(本科生院 张贵礼)

西安交通大学杨建科教授“云端”为本科教育教学系统能力提升计划作专题报告(通讯员 张贵礼 摄)

师生融乐:激活全员育人自觉性

“师生融乐”是践行“三全育人”的关键所在,既是育人形式,也是育人落脚点。师生在平等交流、自由互动、深度对话中,构建教育共同体、学术共同体、价值共同体。本科生院始终在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强化“师生融乐”理念,引导师生在“面对面”“手把手”“肩并肩”中实现优良师风与浓醇学风的互促共进。

本科生院充分发挥“共同空间”“狮山有约”以及课程实践等各类师生交流平台作用,促进师生交流。校党委书记高翅、校长李召虎等学校领导老师常态化走进“共同空间”,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既答疑释惑,也听取意见建议。来自学校各个学科领域的青年学者、行业专家、一线教师走进“狮山有约”,与同学们交流成长故事、科研轶事、理想追求,润物细无声地将矢志报效国家、奉献人民的精神氤氲弥漫校园。

图3:校党委书记高翅老师参加“共同空间”(南湖新闻网 彭雨格 摄)

校党委书记高翅老师参加“共同空间”(记者 彭雨格 摄)

本科生院开设了由院士专家领衔主讲的《大国种业》通识课、组织了一批出力流汗的田间劳动课,同学们在勤读中与科学家交流思想,在力耕中与指导老师一同探索实践,理解“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的深刻涵义,在亦耕亦读中培养起知农爱农的情怀。

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主讲我校“大国种业”核心通识课(通讯员 柳伊凡 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主讲我校“大国种业”核心通识课(通讯员 柳伊凡 摄)

人人讲思政,课课有思政是激活全员育人自觉性的一个重要维度。本科生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同心、同力、同向、同行”的“四同”育人合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领导班子带头给学生讲“耕读中国”“绿色中国”思政课,院士专家、教学名师等纷纷走上“名师讲思政”讲台,353名党员老师领衔主持课程思政示范课403项。

 

李召虎校长为学生讲授《绿色中国》思政课(通讯员 李大鹏 摄)

 校长李召虎老师为学生讲授《绿色中国》思政课(通讯员 李大鹏 摄)

从出台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到成立“华中农业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心”,从发起成立“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联盟”,举办课程思政高峰论坛,到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都是全员育人迈出的坚实步伐。

图5: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联盟成立 全体合影(本科生院 孙倩茹)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联盟成立 全体合影(通讯员 孙倩茹 摄)

时空融通:构建全过程育人链条

全过程育人要做到时空融通,不囿于一时一地一事,而是时时处处事事。时空融通是育人链条的纵向维度,育人从入学前就“润物细无声”地铺展开来,渐进式地不断深入,着眼于学生一辈子的幸福,贯穿于学生成长发展全过程。

本科生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要求,准确把握学生特点,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突出育人品性、学术品貌、文化品位,上好入学教育育人大课,激发学生为中华复兴而读书的强劲动力。引导新生独立来校报到,自主适应大学新生活和新环境,精心组织上好“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科学家精神教育”三堂大课,一系列入学教育创新举措为全过程育人开了好头。

图6:2019级本科生军训方阵表演(南湖新闻网  孙泊远  )

2019级本科生军训方阵表演(学通社记者 孙泊远 摄)

良好的课堂运行是落实好全过程育人的重要保障。本科生院坚持落实领导和管理干部听课制度。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周,安排全体校领导、职能部门、教学单位领导及管理干部近500人走进课堂听课、评课,并组织了听课交流座谈会,全面收集听课反馈意见。同时,还利用“长江雨课堂”智慧教学平台,随机在线巡查课堂教学情况。这都成为保证良好课堂运行的有效方式。

导师制是本科生院注重全过程育人的生动写照。从2021年开始全面推进本科生导师制,1170名导师结对了4850名学生,实现了学院全覆盖、学生全覆盖。导师们为同学们量身定制学业发展咨询建议、指导选课和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科研创新、鼓励学生开展创业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在导师的带领下被点燃。

图7:召开本科生导师制研讨会(本科生院 李梦境)

召开本科生导师制研讨会(通讯员 李梦境 摄)

在2020年疫情期间及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本科生院想方设法确保服务学生发展“不掉线”,针对学业困难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针对心理困难学生开设心理咨询云支持;针对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专项经济资助;针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服务,举办线上线下双选会,切实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来自学校的育人温度和育人实效。同时,坚持五年开展了以“金种子”命名的系列学生支持计划,包括“金种子”能力提升课程、能力证书考试费用资助、雅思培训费资助、出国出境交流学习、新生成长帮扶计划等发展性项目类型,多维度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正如今年水产学院毕业生周玲玲同学感言:“感谢国家和学校!让有梦的学子可以无畏追光。不论是国家的生源地助学贷款,还是学校的勤工助学和评优评先,都足以为一名平凡学生的求学之路点亮了光。”

图8:启动“金种子”新生成长帮扶计划

启动“金种子”新生成长帮扶计划(本科生院供图)

资源融聚:提升全方位育人协同性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是育人初心使命的内在要求。本科生院贯彻落实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注重融聚育人资源,让课堂内外、校内外、国内外育人资源都可“为我所用”,提升全方位育人的协同性。

《华中农业大学一流本科人才培育行动计划》《本科生院、校团委加强和改进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办法》《华中农业大学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实施细则》《华中农业大学加强新时代美育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的实施,优化了育人资源供给力度,促进了五育融通,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了保障。2021年,学生获重点学科竞赛省级二等奖及以上奖项200余项,国际级、国家级赛事金奖、一等奖21项,成果丰硕。本科生院还注重做好与奥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协同,共享优质课程,联动育人资源,实施了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助力学生走向世界“舞台”。

今年,本科生院组织多次调研与研讨会,制定了智慧农业书院建设方案和智慧农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希望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整合襄阳现代农业研究院、神农架科创中心的实践教育资源,打造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试验场”、智慧农业专业建设的“加速器”、智慧农业领域专业培育的“孵化器”,探索“四新”建设背景下全方位育人的新模式。与此同时,持续推动襄阳耕读教育书院建设,主动对接服务襄阳产业发展新需求,深入实施新时代劳动教育和耕读教育。

图9:学校专题研讨智慧农业专业改革方案(南湖新闻网 徐行)

学校专题研讨智慧农业专业改革方案(记者 徐行 摄)

本科生院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行动深化“三全育人”,不断激发师生为中华复兴而育人、为中华复兴而读书的源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通讯员 张贵礼 审核人 李大鹏)

责任编辑: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