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师者】谢卡斌:科研育人就是为师者的幸福

核心提示: 手把着手教授学生第一个实验,培育学生科学精神和学术素养,既专注又执着,既严肃又活泼……他说,为师者最大的幸福就是“看着学生成长”,导师怎样关键看他培养的学生怎样。他就是谢卡斌教授——基因编辑的青年科学家、为人为学为事的师者。

谢卡斌教授在办公室

谢卡斌教授在办公室(记者 川竹 摄)

一场春雨过后,第二综合楼B616室内多了几许春天的芬芳。

“加样要准确,要小心污染”“实验数据记录要清晰”……青年学子们围在谢卡斌教授一旁,仔细观看老师的“动作要领”。

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川”字眉宇透露出专注。这是谢卡斌教授“手把手”讲授实验课的一个瞬间,也是他科研育人的一段“切片”。

“一起做好‘第一个实验’”

21世纪的生物学研究领域,生物技术方兴未艾,新的基因编辑技术更是如火如荼。谢卡斌老师从事的研究正是打造更强大的基因编辑“剪刀”,探索出植物和微生物互作的奥秘。

在他看来,生物学的研究极具挑战,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在多年的科研经历中,他发现,研究生刚接触科研的“第一个台阶”对其成长尤为关键。他曾总结道,刚开始接触实验的同学往往过度依赖于师兄师姐们的口授“秘诀”或者简化后的实验“指南”,很少做到“心中有数”。

于是,谢老师便和每一位刚进实验室的学生约定,全程陪同他们进行一次“入门”实验,踏上科研的第一个阶梯。对此,他结合自身的经历说:“人生的每一个‘第一次’都要刻骨铭心,科研也是如此。”从洗培养皿、做培养基开始,谢老师手把手地指导同学们做第一个实验,把这种过程当作一种‘仪式’,也代表一种严谨。

谢卡斌教授带领同学们做实验

谢卡斌教授带领同学们做实验(记者 川竹 摄)

谢老师提到的“严谨”,既有实验室课题设计、选题设计、实验方案的制定,更包括一些微乎其微的细节。穿工作服、戴手套、打扫平台卫生、处理个人物品、离开实验室前关灯断电等等,事无巨细,都体现在寻常的点滴之中。

谢老师笑着说:“我管不了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些实验室的小事还是可以管管的,而且这些细节看似很小,但却很有用处!”在他看来,只有细节注重好了才能保证实验数据的质量,培养学生的素质和科学思维,甚至在细节中可能会发现新的科学问题。

其实,谢老师对细节的关注,也是有“师承”的。他回忆道,张启发院士治学严谨、虑于细微,传于熊立仲教授“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他从中也受益匪浅。

2021年10月,《科技日报》的一篇“基因编辑‘流水线’ 助力作物病害防控”引起学界关注,论文第一作者陈凯园博士说,正是谢老师教导下养成的思维细节、实验细节、文字细节,成就了现在的自己。

“领略真正的学术精神”

“日新月异”一词都无法形容基因编辑技术带来的巨大科技演进速度。“科研竞争的差距是以‘天’为单位的,甚至早上刚提出的想法,晚上就可能看到别人的论文上线。”谢老师说,“近10年,全世界对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

相对而言,一些国外成熟的研究机构多为博士后、科研助理等操作熟练的研究人员作为科研主体,而谢老师的课题组,生源结构广泛、学生知识背景多样,往往“培养好了又一茬茬毕业了”。

唯快不破、唯严不破。他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科研素养和科学志趣。为此,围绕课题组的研究目标、根据不同学生的特长,谢老师为每个学生量身打造了一份培养计划,为他们设置了不同的“子课题”。

在谢老师的计划下,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加入到偏分子生物学实验的课题里,适合数据分析的学生则会鼓励他们去挑战微生物组学数据解析的难题,而那些喜欢自然、观察力敏锐的同学,他们的课题则会侧重田间实验。谢老师把这种模式叫做“分层分类分级培养,互帮互助合作共赢”。

丁丹和陈凯园两位同学是在研究生阶段才考入华农,起初他们有些不自信,但谢老师一边鼓励他们,一边发掘他们的长处和优势。他发现,陈凯园特别能吃苦,如果别人可以很“有技巧”,那他就拼“精耕细作”和速度——在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了1000个基因编辑。同时,陈凯园肯思考,还绞尽脑汁优化程序,最后不但完成了课题,还获得技术专利。

而在丁丹看来,“严肃”是谢老师给她的第一印象和最深印象,有时候老师看起来还有些“心高气傲”,但慢慢地她发现老师心里装下了每一名同学。她回忆道:“每次改论文,基本上都是推倒重来、面目全非,当拿到‘花脸稿’的时候我怀疑过‘人生’,但却从未怀疑过谢老师的仔细认真。”

近年来,课题组结合学校作物和微生物的优势,展开了水稻微生物互作机制的研究,谢老师经常跟同学们说,要敢于走出科研的“舒适区”,从田间去发掘新的科学问题,虽然难度很大,但却特别有意义。他以“0”到“1”的故事激励同学们科研要原始创新,学会去突破“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比起生搬硬套的科研‘工具人’和‘跟风者’,谢老师更希望我们自己去学习和掌握每个实验的原理,激发科研的源动力。”硕士研究生崔苗苗这样聊叙导师的科研育人。

同样,博士研究生蒋昌晋也分享到自己的经历,他认为谢老师不会特意具体指出究竟有哪些不对和实验设计的漏洞,而是会敏锐地抓住关键的地方。“老师让我们静下来翻阅相关文献、仔细分析,培养我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蒋昌晋说到,但有的时候,谢老师也会“劈头盖脸”批评学生,比如实验操作不严谨、论文写作不规范等“硬伤”,他总会更加严格。

“如果说导师教会了我怎样做好学问,那么他教给我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他身上真正的学术精神和坚韧的探索精神。”崔苗苗如是说。

“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春回大地,梦泽园内一处角落,一对师生正一边享用着美食,一边聊着论文的那些事。

和学生一起喝喝咖啡或者共进午餐是谢老师的定期活动之一。他说:“有咖啡和美食的时候,是最融乐、最轻松、最深入内心的时候,我们可以畅所欲言、无话不谈。”

谢卡斌教授邀请同学们到家里包饺子

谢卡斌教授邀请同学们到家里包饺子

“刚开始的时候进谢老师办公室都要做一番‘心理建设’,先在办公室门口做深呼吸,然后才敢小心翼翼地敲门。”崔苗苗笑着回忆到,那时候作为“科研小白”的她总是惴惴不安,但和老师相处久了才知道,老师其实是一个“外冷内热”的人!

这种“内热”还体现在关键时期。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谢老师守在武汉,精心照看同学们的实验材料。小区封控后,谢老师干脆把关键实验材料搬到了自家阳台上,以便照看。

谢老师留给硕士研究生肖佳慧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一是送给她的一本《分子生物学》,里面密密麻麻的笔记足以让她珍藏;二是偶然一天,肖佳慧看到因受伤腿上还打着石膏的谢老师教女儿打篮球的画面,湛蓝的天空下,微风吹拂,父女俩望着篮球框,跃跃欲试……

谢老师的运动精神还在实验室里不断复刻传袭,篮球、羽毛球、游泳……在他看来,运动和科研都是不可以被“辜负”的,在运动中也能找到“科研灵感”。在他的带领下,师生一起“玩球”的画面在校园不同角落里上演。

每一年,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会举办一次“狮山长走”活动,鼓励师生一起走出实验室,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这其中,谢老师的团队总会参加。博士研究生陈月丹说:“大家在狮山林中路与谢老师边走边聊,时光特别舒服和惬意!”

寒假留校的时光也让同学们难忘。2021年春节,谢老师邀请留校的学生到家中一起擀皮、包饺子,在欢声笑语中共同庆贺新春。

谢卡斌教授与学生相约银杏树下合影

谢卡斌教授与学生相约银杏树下合影(图片除标注外,有受访者提供)

“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崔苗苗的这句评价在同门中逐渐引起共鸣和共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导师”“青年岗位能手”……谢老师有很多荣誉,但他却最在乎学生的“口碑”。他说培养好学生才是自己最大的幸福,因为“导师怎么样,关键看培养出来的学生怎么样。”

他深信科研育人是为师者的幸福,他将继续带领学生前行,在原始创新上展现更大作为。

记者手记:

从东附楼的一间狭窄的办公室,到二综宽敞明亮的实验室,记者曾三度采访谢卡斌教授。

看似物理空间的变化,实则是青年人才在学校的进步和发展。事实多次证明,华农是人才成长的沃土。

优秀研究生导师的“画像”有很多种,谢卡斌独树一帜。

一曰宽严相济。严管与厚爱需要一个“支点”,既有导师做学问的“严肃”,又有一起“玩耍”的“活泼”。为师者的情境,其声也厉,其言也善;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二曰为学生计长远。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学术志趣,“鱼”和“渔”循序渐进、分寸得当,最终培养学生激扬梦想、追求真理。

三曰致广大而尽精微。师者可以“宏大”,但通常是“具体”。大教授钟情“小处方”,穿实验服、整理实验平台,相信学生在等离心机“安静”的时刻会体验更深。

四曰不问出身、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实践证明,在他的团队人人皆可出彩、人人皆可成才。

五曰师生融乐。老师受伤,弟子到家里受教,这一幕何尝不是历代学人追求的境界?在实验室,师生一道探索科学奥妙,在运动场,他们又挥汗如雨。如此融乐,堪称画卷。

运动对于师生融洽、对于启迪科研梦想的独特“功效”。原来,生活和科研的边界可以模糊一些,科研人不是“苦行僧”,而是立体饱满的人。

“科研育人”是一流大学育人体系中极其重要一环。商品经济下、市场经济中,导师与研究生是对立统一体,导师不是“老板”,学生不是“民工”,而是学术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幸福共同体。

唯其如此,方可持续、方能致长远!

(本文作者系校新闻中心记者 川竹 审核人 吴义生)

责任编辑:孔繁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