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华农人物 > 正文

【新闻特写】看这对师生的“融”与“乐”

核心提示: 教授彭少兵与博士后袁珅的故事开始于2011年,不一定轰轰烈烈,却倒情真意切。当纯粹的科学家遇上纯粹的科研“小苗”,还有很多精彩故事等待来续……

美国东部时间12月9日,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篇关于全球不同水稻系统的农学和环境表现研究,引起国内外同行学者的注意。

该文第一作者是我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博士后袁珅,通讯作者之一是该院彭少兵教授。

他们的故事不一定轰轰烈烈,却倒情真意切。师生二人用最好的相互支持,演绎着“融”与“乐”的真谛。

微信图片_20211209104604

彭少兵教授(右)与袁珅(左)(记者 川竹 摄)

老师说“他是上天送我的礼物”

一切还要从10年前的一次见面谈起。

彭少兵老师记忆犹新,2011年11月的时候,一位略显瘦小的男生来到他的办公室,说是讨论SRF(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立项的事,却对自己的一篇中国农业科技领域的高被引文章表达了浓厚的兴趣。“施肥时期”“氮肥后移”……但是,那时候男孩的心里也在嘀咕,大教授面前提的这些问题会不会“稚嫩”?

彭老师却相反,他并不觉得眼前这个男孩“稚嫩”,饶有兴趣地跟他交流起来。依托于学院的“硕彦计划”,这个男孩——袁珅提前在大二进入了彭少兵的实验室。

如饥似渴读文献,不懂就问老师,对科研如痴如醉;不满足于盆栽试验,期待大田实验;做事一丝不苟,自带韧劲还很执着;吃得了苦、下得了田、坐得住板凳……在彭少兵眼中,袁珅显得很特别,他下意识地说:“他真像年轻的我!”

原作物楼地下室有一间朝阳的窗户,透过窗户能看见一张书桌,桌上的文献码得整整齐齐,桌上还贴有近代英雄人物,这正是袁珅的自习桌。他每天在这里埋头阅读文献,随身带着本子记录下科研灵感,遇有不懂的问题就到三楼找彭老师,有时候探讨科学问题,有时候询问试验细节……

这一来二去,彭老师愈发觉得他不同凡响。“最开始的时候,他不会找文献、不会下载文献,阅读还有些困难,看到他那么执着,我一个个帮他找、帮他理解。”彭老师眼中,一些学生读文献是“受罪”,对袁珅来说,看文章却是一种享受。袁珅回想这段,也笑着说到,“不知道哪里来的这股学习的劲头”。

彭老师回忆,大约半年之后,感觉袁珅已经被他“引上了路”。等袁珅迈入大三,彭老师开始让他开展大田试验,更广泛涉猎更深奥的文献资料。为了做好大田试验,袁珅在大三、大四和研一共听了三次彭老师讲授的《大田作物研究法》,每次还录音下来,课后再反复听……

2016年,彭老师推荐袁珅到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访学,2018年又推荐他到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参加博士阶段的联合培养。有趣的是,当年彭老师在国外求学时的硕士导师是袁珅的合作导师,而彭老师的师弟是袁珅的第一导师……这段缘分成了实验室的一段佳话。

“与其说是缘分,不如说是教学相长,”彭老师说,“他记忆力好,有时候我要的数据文献,他都能第一时间帮我找到,他年轻,有很多能力是值得我学习的。”

在老师的指导下,袁珅在学术上进步很大,从一片水稻叶子的不对称性开始研究,他接连发表了12篇文章。从叶片到植株、从个体到群体、从盆栽到大田、从中国到全球,他研究的“格局”越来越大。

2020年全校毕业典礼,袁珅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很少发朋友圈的彭老师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9年前,他作为教师代表在学校毕业典礼上发言,9年后,自己的学生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感谢学校给我们师徒俩的这份荣誉!”

彭老师还说过:“袁珅就是上天送给我的最好礼物!”

微信图片_20211209103448

在2020年毕业典礼上,袁珅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通讯员 候国涛 摄)

学生说“此生有幸,得遇恩师”

其实,袁珅与彭老师的第一次见面发生在更早的2011年10月。在他记忆中,触摸到科研之门,是缘于课上读到了那篇中国农业科技领域的高被引文章《提高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策略》,因为钻研得比较深,又有不同观点,下了课就直奔彭老师的办公室。

袁珅这样描述他们的首次相遇:第一次到彭老师办公室找他已是深夜,说好让我们找作物楼的同学开大门,最后彭老师亲自下楼为我们打开了门……这个举动让他终身难忘。

“当时磕磕巴巴,专业术语都记不清……”回想曾经的稚嫩,袁坤笑了笑,又说道,“开始很紧张、很忐忑,但彭老师的和蔼让自己轻松了不少。”从拉家常到水稻的种植和研究,他们越聊越有意思,彭老师耐心地解答他的问题,并建议他将讨论的内容总结成文字。

回宿舍的路上,袁珅依然很激动,没想到彭老师来开门、没想到他还送到楼下、没想到谈得如此投缘……

之后的一天晚上,正与一群博士生、硕士生做实验时,彭老师径直走到袁珅面前,与他交流探讨SRF的实验方案。袁珅说,彭老师的一句鼓励“想法不错”让自己兴奋不已,从那时候,感觉自己与科研间的那扇门“徐徐打开了”。

然而,科研不是一蹴而就的。2013年,袁珅的试验田因为使用南湖水灌溉,结果高氮与零氮处理长势没差别、测量不出差异。“144个实验小区呀,一下子就没有信心了,更严重的是当年8月份还遭遇了狂风暴雨……”。“全懵了”,当时的他面对试验田不知所措。

彭老师看出了袁珅的灰心丧气,主动找他了解情况、分析原因。“不能比较施肥,那就研究抗倒伏吧!”师生一起蹲在田里观察情况,彭老师灵机一动,指着一片倒伏的植株如是说。这之后,袁珅测量的抗倒伏实验数据还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得到了展示。袁坤每次回想起那段挫折,总是说:“彭老师教会了我辩证的思维方法,那就是科学有时候不能‘设计’,一些偶然也可能出现出人意料的大成果!”

在袁珅眼中,彭老师不仅是科学家,更是师者长者和“心灵抚慰师”。“第一次出国,你怕不怕?”在留学国际水稻研究所的前夕,彭老师专门为他画了一幅马尼拉机场平面图,告诉他国际水稻所在机场的接待点的位置,并和他聊起留学生活注意事项。

袁珅清楚地记得,2018年出国时,彭老师在作物楼送他,帮他搬运行李;而2020年回国时,见到的第一个老师还是彭老师。2020年6月17日,袁珅回校参加毕业典礼,按照防疫要求,他还需在出租屋自我隔离。刚安顿下来,他就听到了门铃声,来访者口罩后面正是一张熟悉亲切的面孔,彭老师送来了蔬菜水果,一袋米和一盒牛肉干……

在留学美国期间,远在他乡的袁珅因为想家和科研压力的双重影响,情绪一度很低落,彭老师总是开导袁珅,让他克服心中的苦闷,并用自身的经历,为他“现身说法”,帮他尽早走出情绪的阴霾。

即便在国外,彭老师组织的学术例会袁珅场场不落下。而由于两地存在时差,彭老师也会尽量调整一些重要学术讨论的时间,还会利用早餐和晚餐两个时间“窗口”,拨通越洋电话询问留学学习和工作情况。

微信图片_20211209103500

彭少兵教授(右)与袁珅(左)在办公室讨论工作计划(记者 川竹 摄)

功夫不负有心人。11月4日晚上,和平常一样,袁珅打开了电脑。突然,一个新邮件提示弹出来,看到“Nature Communications”字样时,袁珅的心砰砰直跳,以至于停顿了许久才打开邮件。

“Congrats!”看到这个词的时候,袁珅非常激动,他拿起电话,用颤抖的声音给彭老师报喜,文章是原则上接收了。回想起整整两个月的返修过程,回应三位审稿人一共103条审稿意见,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袁珅说,实际上文章开始于2019年的相关工作,历时1年10个月,前后易稿25次。在他看来,每次改稿,都能看出彭老师的深邃学术思考与战略眼光,这背后是自信、是严谨,更是对水稻研究的执着追求。

晨光照进第三综合楼A318办公室,一盆墨兰点缀着空间的勃勃生机。一大早,彭老师与袁珅正凝视着电脑,师生二人探讨着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进入忘我的境界……

(本文作者系校新闻中心记者 川竹 审核人 周雄)

【记者手记】

接到彭老师的电话,一个劲儿赞扬学生;收到袁珅的邮件,对老师满屏的赞美。

采访约在一个暖洋洋的冬日下午。老师说话时,学生侧坐沙发,显得有些腼腆,时不时作请教手势;学生说话时,老师陷入回忆之中,望着学生,满脸慈祥与温润。

临别时,师生一道送记者下楼,挥手的姿势却一模一样,像极了“大鱼前导、小鱼从游”。

一个具有阳光男孩的所有特征,一个拥有恩师长者的所有风范。采访过程就是受教育、受启发的过程。

他们是我们身边的科研“本土小苗”和身边的“大先生”,每天演绎着新时代的“师者说”。

为人、为学、为事,看似宏大抽象,却也珍藏在生活、学习、工作、交流的点点滴滴中,倒也简单。

大师偏爱开小方。“科研灵感”“心灵抚慰”“现身说法”……先生的教育就是关心学生、关照学生、关注学生的样板,“三全育人”的示范。

再观袁珅,一副“娃娃脸”的博后,眼神中却充满了坚毅和执着,他说,他要对接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这个格局和站位,令人一振。

他,似乎就是90后科研人员的代表,拒绝平庸、朝气勃勃,努力向着阳光生长……

他们是一对年龄跨越30载的师生,但对科学研究,他们毫无“鸿沟”。他们说,将来还要为中国水稻“争光”,与国际学者“共舞”,干顶天立地的事业!

隔行如隔山。记者不一定听得懂他们的科研术语,但却深信:当纯粹的科学家遇上纯粹的科研“小苗”,还有很多精彩故事等待来续……

责任编辑:蒋朝常 孔繁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