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光明日报】你吃的柑橘,或许源自这里

核心提示: 近日,记者在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柑橘育种中心参观了尚在枝头的它们。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柑橘保鲜与贮运岗位科学家、园艺林学学院院长程运江介绍,中心保存了各种柑橘资源2000余份,保存国内外柑橘品种400余种,全球主要的柑橘品种这里都有,国内市面上约80%的柑橘或许都发源于这里。

沙糖桔、椪柑、脐橙、沙田柚等是当季的热销水果,虽形态不一,却都属于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包含了橘、柑、橙、柚、葡萄柚、枸橼、柠檬、金柑、杂柑和枳壳以及它们之间的杂种后代。由于品种类型繁多,在一般的水果店很难同时见着。

近日,记者在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柑橘育种中心参观了尚在枝头的它们。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柑橘保鲜与贮运岗位科学家、园艺林学学院院长程运江介绍,中心保存了各种柑橘资源2000余份,保存国内外柑橘品种400余种,全球主要的柑橘品种这里都有,国内市面上约80%的柑橘或许都发源于这里。

漫山遍野的柑橘树 晏华华摄

漫山遍野的柑橘树 晏华华摄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走进华中农业大学橘园,漫山遍野的柑橘令人目不暇接,蜜橘、芦柑、橙子、柚子、柠檬等挂满枝头,沉甸甸的果实青黄相间,空气里散发着果香。摘下一颗温州蜜柑放进嘴里,味甜多汁、细嫩化渣,丝丝幸福感涌上唇齿舌尖。

各类柑果挂满枝头 晏华华摄

各类柑果挂满枝头 晏华华摄

“果实口感与糖酸比有关,通常可溶性糖含量高且有机酸含量适中的果实口感更佳。”程运江解释,品种、温度、湿度、日照、土壤、肥水等条件均会影响果实品质。通常在果实生长发育期积温增高,而在果实成熟期昼夜温差较大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有机酸含量下降较快,果品会更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或许是淮北地区冬季低温,嫁接柑橘苗的接穗冻死,枳壳作为砧木萌蘖长大结果,所以味道苦涩。”

程运江介绍柑橘品种 晏华华摄

程运江介绍柑橘品种 晏华华摄

为了创造柑橘生长的适宜条件,国家柑橘育种中心搭建了温室大棚、灌溉系统等现代化农技措施,根据各类柑橘品种的生长习性,“量身”创造生长条件,成百上千种柑橘品种和资源才能在这里开花结果,健康生长。

“市面上能见到的柑橘只占中心品种的约20%,还有大部分品种处于储备阶段,尚未推广种植,其中有一部分人工创造的特异种质甚至还没有命名。”程运江对中心的柑橘如数家珍,“近年来,我们审定、认定纽荷尔脐橙、伦晚脐橙、早红脐橙、红肉脐橙、HB柚、华柑2号、赣南1号、棕橙等10余个早、中、晚熟柑橘新品种,为实现我国柑橘鲜果周年供应提供了品种保障。”

尚未命名的柚子 晏华华摄

尚未命名的柚子 晏华华摄

柑橘是如何从这里走向全国?程运江剪断一支枝丫演示,“这一根枝条上的每一个节芽都可能通过嫁接,培育成一棵健壮的柑橘树,我们先后为全国各柑橘主产区提供无病毒柑橘原原种苗或接芽超过1000万株。”他表示,由中心推广的柑橘新品种种植面积超过300万亩。

育种育人相结合,中心同时还培训了基层技术骨干6万余人,橘农20万余人,对推动我国柑橘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赣南革命老区、三峡库区和滇西边境等国家重点关注地区的脱贫致富、社会稳定和生态保护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小小果树撬动产业扶贫离不开一支多学科融合的科研团队。新中国培养的首位果树学博士邓秀新院士领衔的华中农业大学柑橘团队日益壮大,目前,学校有400多人长期从事柑橘研究,其中教授就有20多人。“全校多个学科都在围绕柑橘产业做科研,团队的研究覆盖了整个产业链,支撑了整个柑橘产业体系,建成了具有重要全球影响力的柑橘科研团队。”程运江自信满满。

2012年,邓秀新带领团队自主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芸香科植物基因组图谱——甜橙基因组图谱,打开了甜橙生命活动的“黑匣子”,破解了甜橙基因“密码”。为研究人员锁定甜橙成熟期、色泽、含糖量、产量、抗病性等农艺性状,培养出更好、更健康的品种奠定基础。

经过专家们的不懈耕耘,2000多年前大诗人屈原称赞的“后皇嘉树”如今遍布世界,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甘美。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夏静 通讯员晏华华)

来源: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

原文链接:weixin://resourceid/blank

责任编辑: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