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学术交流 > 正文

第二届国际作物科学高端论坛在线举行

核心提示: 11月16日,第二届国际作物科学高端论坛在线举行,来自6个国家15位作物和植物知名学者共同探讨作物功能基因组学、作物遗传改良和可持续农业解决方案的进展,为应对作物学科的全球挑战提供高效协作的方案。来自全球749人在线参加了本次论坛。副校长、论坛联合主席严建兵出席论坛。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袁颖 白泽静 蓝上淞 蔡文滔)11月16日,由我校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洪山实验室、作物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湖北省引智创新示范基地和The Plant Biotechnology and Breeding network联合组织的第二届国际作物科学高端论坛在线举行,来自6个国家15位作物和植物知名学者共同探讨作物功能基因组学、作物遗传改良和可持续农业解决方案的进展,为应对作物学科的全球挑战提供高效协作的方案。来自全球749人在线参加了本次论坛。副校长、论坛联合主席严建兵出席论坛。

严建兵表示, 2019年在华中农业大学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国际作物科学高端论坛,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共度了美好时光,之后大家交流与合作明显增加,这对我们共同应对作物学科的全球挑战有重要意义。会议联合主席David Jackson教授表示,论坛是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全球作物科学家协作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重大挑战,努力提升粮食产量,满足人类不断增加的粮食需求的重要举措。

美籍华裔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杜克大学董欣年教授通过以拟南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植物防御病原微生物的机制,她主要从Clock regulation of plant immunity、SA-induced NPR1 condensate和Engineering tunable resistance三个方面讲解了由基础研究出发探索可持续植物保护的相关科研进展。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农学与园艺系助理教授杨金良从现代玉米育种向气候适应性发展的背景下探究玉米中对氮环境变化产生调节反应的功能基因。中国西湖大学与德国哥廷根大学双聘教授Thomas Cherico Wanger博士阐述了全球面临的农业挑战,提供了从健康饮食、可持续技术等方面应对挑战的措施。澳大利亚CSIRO农业与食品研究所科学家Kathy Dibley博士介绍了小麦的几种典型活体营养性病原真菌和目前研究中小麦对活体营养性病原菌抗性基因的研究背景和现状,以及小麦中抵抗锈病和霜霉病的抗病基因的分子作用机理。剑桥作物研究数据科学系周济教授结合计算机视觉、田间遥感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构建多尺度作物表型采集技术和核心分析算法,介绍了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多组学数据融合分析技术。我校李兴旺教授从三维基因组角度理解基因的转录调控及其控制水稻重要农艺形状的分子机理,阐述了为人工改造水稻的表观遗传修饰和顺式调控元件的远程相互作用。

论坛上,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副教授James Schnable博士、美国冷泉港实验室的刘磊博士、美国农业部农业科学家李显然博士、比利时根特大学Hilde Nelissen博士、沙特阿拉伯国王大学教授Brande Wulff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基因组所周永峰研究员以及我校欧阳亦聃教授和郭亮教授也分别汇报了相关研究进展与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审核人:李林

责任编辑: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