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半月谈】“土掉渣”?新农科高光出现

半月谈记者 周楠

《2021高校应届生专业就业竞争力报告》显示,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首次进入“专业就业竞争力30强榜单”,该专业毕业生广受企业追捧,近3年年均薪资涨幅达到31%。

过去谈“农”色变的就业风向,其实早有变化。近年来,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名牌大学陆续成立或筹建农学类学院,冷清多年的农学专业呈蓬勃发展之势。

高等教育农学,这个长期被称为冷门、就业难,甚至被学生自嘲为“土掉渣”的专业,以全新姿态重回大众视野,“新农科”将在发展科技农业、智慧农业的契机下带领传统农业走上翻身之路。

微信图片_20210914194421

在北大荒集团红卫农场有限公司智慧农业先行示范区内,工作人员设置无人驾驶插秧机工作路径 张涛 / 摄

农学专业并非真“遇冷”

对农学科班生李俭梅来说,农科的不易可以说出十箩筐。一方面非常辛苦,跟农民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另一方面,农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薪资待遇等,无法与金融、通信、人工智能等热门专业的毕业生相比。

这种观点多年来有数据支撑。虽然农学是国家重点专业,但从来难进热门专业排行榜。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平均工资水平,IT业薪酬连续5年排在首位,垫底的仍然是农林牧渔业。

农学专业“遇冷”的背后,是农业发展对人才缺乏足够需求吗?

“现代农业不是没有人才需求,恰恰是非常缺乏人才。”近距离感受现代农业发展的脉动后,李俭梅这位农业技术骨干人员对农学专业前景有了全新认识。

9年前,李俭梅进入湖南省岳阳市农业系统工作,她见证了现代农业的迅速发展,也时常面临广大基层农业实践者们的求助:我们看好“稻虾共养”前景,但找不到精通水稻种植和龙虾养殖的跨学科人才;我们建设养猪场,急于高薪引进在基因工程、大数据分析等交叉融合的领域有一定积累的人才,但无人应聘……

“这种矛盾是传统农科高等教育与农业产业两张皮现象的生动反映。”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朱启臻说。

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严建兵认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民群众从追求吃饱变为吃好,现代农业要做到少投入、多产出、高质量,要实现绿色高效发展,传统农林学科难以再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等交叉知识作为支撑。在此背景下,新农科应运而生。”

智慧农业为“新农科”战略探索先行

原本“土掉渣”的农学专业变新潮,背后是近年来新农科的蓬勃发展。2018年,新农科与新工科、新医科、新文科一起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热词。2019年4月,教育部成立了“新农科建设工作组”,建设新农科是振兴高等农林教育的重大战略。

各农业高校致力于整合不同学科的优势,将农学专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装备等新兴技术融合,突破单一学科难以解决的农业科学问题。其中,“智慧农业”成为各农业高校开展新农科探索的先手棋。

2020年,华中农业大学的智慧农业专业正式获批本科生新专业,是全国第一个设立智慧农业专业的学校。“很受欢迎,分数线也比传统农科明显要高。”严建兵告诉记者。

眼下除了高校,还有电商平台也很热衷农业人才培养。拼多多举办的“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在全球范围内招募了一批青年农业科技工作者参与,将作物生长模型、卷积算法等AI技术成功应用在田间地头。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田见晖表示,现代农业科技平台不乏培养吸纳农业人才的新路径。

不断解锁“新农科”魅力

智慧农业仅仅是体现新农科魅力的一部分,新农科人才的走俏,是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高端人才支撑的必然趋向。新农科的毕业生们在广阔天地里大有可为。

朱启臻教授以乡村规划为例,认为过往总是指责农村建设和发展“千村一面”,背后既有当地政府的乱作为因素,也和缺乏乡村规划人才、缺乏乡村规划能力有直接关系。随着新农科建设日益完备,乡村健康发展和人才个人价值实现必将相互成就。

新农科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应保持高度契合,但在起步阶段还面临不少难题,需要在育人模式、教学方式、社会观念等方面找寻突破口。

要促进多学科融合发展。目前部分院校在这方面做加法比较多,融合还不够,院校要重新审视自身的整体专业布局是否顺应新农科的发展趋势,尽快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在专业间寻求共性与互补性,以创造更多的学科交叉融合机会。

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分类培养,对学术型、技能型和复合型农科人才进行分类培养,在教学方式、课程设置、评价方法上做一定的区分。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建议,农科本科招生要实行双轨制:对于全国高考统一录取分数线录取的本科生,要求英语水平高,培养以学术型为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家、教授和高水平经营管理者;各农业本科高校自主招生的学生,报教育部备案,主要学习农业基本知识技能,以实践为主,培养家庭农场主、农业企业家为主的实用型人才,包括农业工匠和农业种植、养殖、食品加工能手,支撑农业产业发展。

要强化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乡村。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处副处长彭晋勇建议,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实地考察调研、实习实训、研学旅行等方式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当代三农的认识,了解乡村建设现实。

要引导社会观念的改变。不少父母对农业的认识仍停留在过去,认为学农不是养猪就是种地,不愿让孩子学农。如今现代农业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要积极引导公众调整观念,引导更多优秀的人才学习新农科,投入到乡村振兴。

无论节奏快与慢,曾经被时光卷走的农学荣光,正在被农业现代化发展浪潮重新焕发。

原文链接: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10240556?channel=weixin

责任编辑: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