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1800余名思政课教师云端共研思政课实践教学

核心提示: 8月24日,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同课异构 协同共研”思政课教学创新联盟首场集体备课会在校举行,1800余名思政课教师云端共研思政课实践教学。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邱泽媛)8月24日,由我校承办的“同课异构 协同共研”思政课教学创新联盟(下称”创新联盟”)首场集体备课会在校举行。

来自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青海大学、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近百所高校的1800余名思政课教师会聚于“云端”,围绕思政课实践教学进行了专题研讨。备课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程华东主持。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廖济忠,创新联盟秘书长、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芳教授参会并致辞。廖济忠在致辞中表示,思政课是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旗帜鲜明、理直气壮、与时俱进、春风化雨办好思政课。李芳教授简要回顾了“同课异构 协同共研”思政课集体备课会开展以来的有关情况,并对如何发挥好“同课异构 协同共研”思政课教学创新联盟纽带作用、增强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能力等问题进行了具体阐述。

“思政实践课是活动还是课程?”“思政实践课教学该怎么做?”北京大学马克思学院副院长陈培永研究员表示,思政实践课是课程,不是活动;是思政实践,不是社会实践。不能把思政课实践教学变成“水课”,要坚持问题为导向,强化实践创新,以学生为中心,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观察社会,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主题发言环节,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梅教授认为,强化课堂实践教学,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四课联动”,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实现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利用‘互联网+’优势,打造思政实践‘金课’。”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郑洁教授分享到,通过“经典阅读”“红色主题参访”“正能量分享”等六大模块,构建思政教学体系,可以取得良好效果。湖北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丁银河副教授认为,构建课堂、校园、社会、虚拟“四位一体”实践教学,可以有效解决理论讲授和实践脱节等问题。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万传华副教授以“扣好人生的扣子”大学生体验成长实践活动为例,强调学生参与和体验的重要性。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勤瑶老师表示,要用美育促德育,“唱”响“四史”实践课。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雷玉明副教授则利用微平台,运用“现场+”和“自媒体+”交互式微视频教学的方式,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营造了场景代入式教学氛围。“我们开展了‘学马列 读原著’和‘大中小学手拉手·思政云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受到师生好评。”华中师范大学陈吉胜老师在讲到“原理”课实践教学时说。

“如何解决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管理问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存有的思想疑惑能否在实践教学中得到释疑?”在答疑环节,针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相关问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夏永林教授表示,要界定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边界,把握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规范性,规划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计划性,做好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评价考核。

“今天录课视频可否共享,需要再次回味学习。”“老师讲的太好了,还想听。” “意犹未尽,很受启发。”线上的留言不停地在刷屏,记录着老师们的参会感受。会议结束时,1000余名老师依然热情不减。

在会议闭幕式上,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梁伟军教授公布了本次实践教学备课会的“优秀教学设计奖”名单,并作总结发言。他讲到,本次备课会集中回应了如何通过实践教学强化理论教学效果、如何做到学生全覆盖、如何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如何评价实践教学实效等突出问题;让我们切身体悟到各具特色、富有实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魅力;进一步拓展了新时代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的认知视野,促进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水平上新台阶;有助于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提升学生思政课学习的获得感;建立起思政课教师群体交流探讨、取长补短、相互支持、携手共进的育人共同体。

“同课异构 协同共研”思政课集体备课会由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自2019年举办以来,受到了全国一线思政课教师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审核人:吴珊 

责任编辑:蒋朝常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