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南繁基地的“狮山候鸟”

核心提示: 2月11日,除夕,正是万家团圆之时。而我国南部的海南省南繁基地里,却是一幅繁忙劳作的景象。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有一群来自狮山的“候鸟”,他们在这儿已接续奋斗了近40年。

2021年2月11日,除夕,正是万家团圆之时。而我国南部的海南省南繁基地里,却是一幅繁忙劳作的景象。

玉米南繁基地劳动的学生( 高翅 摄)

2021年春节前夕,玉米南繁基地劳动的学生( 高翅 摄)

南繁基地是我国农业科研的加速器和种子供给的常备库。独特的热带气候,可以实现喜温农作物的加代繁殖,使一个品种的育种周期缩短至一半。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有一群来自狮山的“候鸟”,他们在这儿已接续奋斗了近50年。从最初的睡窝棚、吃干粮、一锄一锄地刨地,到现在盖起生活配套设施齐备的宿舍楼、采用现代化手段育种、发展建设成规模化的育种基地,他们见证了南繁基地的变迁,更见证了我国育种事业的发展。

艰苦卓绝向南繁

“南繁南繁,又难又烦。”曾经流传在南繁基地的这句话,恰是南繁艰巨卓绝的真实写照。

说到海南,大多数人联想到的可能是美丽的海岛风光。但对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刘永忠老师而言,早期的南繁基地,经济条件十分落后,甚至可以用“蛮荒之地”来形容。而奔赴海南的艰辛旅程,更是让他记忆犹新。从武汉出发,挤上到湛江的火车,由湛江坐船至海口,再乘坐汽车到陵水,然后坐小三轮到南繁基地,整个行程至少需要五天五夜,遇上台风等恶劣天气,花去一个礼拜时间也是常有的事。一路上,吃饭都是靠干粮泡白开水解决的,几天下来,双腿都是浮肿的。

早期南繁基地里的生活,也远比想象中艰苦得多。那时候,没有专门的科研用房,刘永忠都是寄宿在农户简陋的房间里,几块木头拼起来就是床铺,夜里,头上蚊虫飞,地上老鼠蛇虫爬,一宿都睡不踏实。因为吃不惯当地饭菜,加之育种工作强度大,每次去南繁基地,刘永忠都要消瘦好几斤。地里没有水灌溉,他就想方设法肩挑背扛;舍不得请工人,犁田、播种、采收,他都自己上……

刘永忠在统计种子数量,分类储藏

早年,刘永忠在基地统计种子数量,分类储藏(刘永忠 供图)

可正是这样艰苦的生活,刘永忠却坚持了31年。他说“青春的大好时光都是在育种与南繁度过的,这儿,已是我的第二故乡。”

近几年,为了整体规划学校水稻南繁基地建设,动员当地农户出租田地成了大家每天忙完田间工作后的“要紧事儿”。“100多亩地,涉及200多个农户,很多农户需要我们上门做工作,碰上比较固执的,还需要想方设法,多次上门,有个农户做了2年的思想工作才同意出租土地,嘴皮子都磨破了。”水稻团队张庆路老师说。

2020年春节期间,张庆路和驻守基地的老师们在南繁基地插秧(新华社 摄)

2020年春节期间,张庆路和驻守基地的老师们在南繁基地插秧(新华社 摄)

2011年李文强从中国农大本科毕业,考取严建兵教授的研究生,第一年就和老师一起来到海南,自此就和南繁结下不解之缘。每年,他都要在基地呆上一个多月,他指着基地旁边的一棵柚子树说:“第一年,基地啥也没有,房子还没盖起来,老师和同学们就一起在这棵树下吃饭、睡觉。十年过去了,如今这棵树已经高耸入云,下地回来,总忍不住拍一拍。”

直到近些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南繁基地的条件日益改善,不仅建起了宿舍楼,安装了空调、洗衣机、热水器等家用电器,田间排灌设施也日渐完备起来。大伙直言,“在地里劳动一天回来,能冲上个热水澡,就是一种享受啦。”

2014年春节,严建兵(右)在基地指导学生(大学生新闻中心图库)

2014年春节,严建兵(右)在南繁玉米基地指导学生(大学生新闻中心图库)

对南繁人而言,农田实验,最难的不是辛苦,而是应对各种突发状况。“2013年,因为遭遇台风,旁边的小河涨水,把基地全部淹了,半夜,我们只能从刮倒的围墙翻出去往高处跑,播种的材料全都废了,同学们一棵苗一棵苗去扶,希望能抢救回来,但无济于事,只能全部重新播种。2020年初,因为疫情加干旱,很多人的实验也无法顺利进行。2021年玉米授粉的关键期遭遇暴雨,无法测定玉米的代谢物……”博士后李文强说:“没办法,农业研究就是这样,正如严建兵老师所说,天有不测风云,要学会在突发状况中学习锻炼,随机应变也是一种能力。”

“南繁不等人” 

在刘永忠坚守南繁基地的31载光阴里,没有几个春节是和家人一起度过的。“科研不等人,中断就意味着落后,只能舍小家,顾大家!”刘永忠说。

他的这句话,何尝不是南繁基地里每一位“狮山候鸟”的心声。

2月中旬,海南的气温早已达近30℃。在田里站上几分钟,准会烤出一身大汗。正午时分,是一天最热的时候,却也是玉米授粉的最佳时期。玉米地里,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陈理想正和同学们一起,小心翼翼地为玉米授粉,汗水一遍又一遍的淌过,被玉米叶割过的皮肤阵阵生疼,可他们全然不顾。“工作不干完不能歇!”这是大伙儿的普遍心态。

“授粉关键期,时间不等人。为了赶进度,中午大伙儿都是自带干粮和水,在地里一干就是一整天。晚上收工后,还要加紧处理白天收集的数据、制订第二天计划,每天都忙到很晚才休息。遇上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也是咬咬牙挺过去。”刘永忠老师团队科研助理余长平回忆说。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武汉被迫“封城”,这让张庆路忧心忡忡。因为“封城”就意味着科研人员无法返回基地。而彼时,正是水稻育种的关键期,基地里一大批实验材料亟需插秧,一旦错过,许多人几年的心血就白费了。可驻守基地的人手远远不够,加之疫情影响,很难雇上工人师傅帮忙。

就在他焦虑万分时,突然想起了家在海南的研究生杨海川,“他或许能够帮上忙”。得知情况时,杨海川刚刚结束14天的隔离,他二话不说,第二天便启程赶往基地,开启了田间工作。

疫情期间,杨海川在水稻南繁基地记录

疫情期间,杨海川在水稻南繁基地记录(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供图)

“这些可都是大家的‘宝贝’,一天都耽误不得!”基地里,杨海川和年前驻留的科研管理人员一道,起早贪黑,日夜赶工,终于完成了上万份水稻材料的插秧任务。看着一排排整齐的秧苗,杨海川总算放下心来。

“在这里,我们就是一家人”

2021年2月6日,艳阳高照,微风徐徐,热情的问候声打破了基地里往日的宁静。这一天,校党委书记高翅、校长李召虎一行先后来到基地,看望驻守的师生,并给大家送上了压岁红包。

“作为一名普通的科研工作者,能够在春节前夕收到书记暖心的问候,既惊喜又感动,老师们的话也让我备受鼓舞,一定撸起袖子加油干。”那天深夜,李文强心潮澎湃,还激动地发了朋友圈。

2021年2月6日,校党委书记高翅赴基地看望刘永忠教授团队驻守基地的师生(李金发 摄)

2021年2月6日,校党委书记高翅赴基地看望刘永忠教授团队驻守基地的师生(李金发 摄)

2021年2月11日,严建兵教授团队留守基地的学生们一起吃年夜饭

2021年2月11日,严建兵教授团队留守基地的师生们一起吃年夜饭(李文强 供图)

在南繁基地,这样的温暖让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方微感觉到:“在这里,我们华农人更似一家人。”

这种感受,在驻守南繁基地的华农人心中亦有着强烈的共鸣感。

田间工作时三轮车不慎滑入田中水坑后,方微和同学们一起推车(方微 供图)

2021年春节前夕,方微和同学们在田间排灌时,不慎将三轮车滑入水坑中,图为同学们齐心协力推车(方微 供图)

余长平至今清晰地记得,家境贫寒的他,当年买婚房时凑不够钱,是刘永忠老师悄悄塞给他近7万元,才缓解了燃眉之急。

而令水稻团队科研助理高冠军此生都难以忘记的,是疫情期间骑车不慎摔伤后,留守基地的张林每天照顾他饮食起居,并坚持十多天送他去县城医院就诊换药的场景。

让张庆路印象最深的,是何予卿教授做的一手好菜。那一次,因为聘请的做饭师傅因突发事件不能工作,何老师下地回来后发现没人做饭,换上衣服就上了灶台。“要准备40多人的饭菜并非易事,每个菜都要炒两大锅,还要合大家胃口。那几天下地回来,何老师就去忙着做饭,大伙见状也纷纷过去帮厨,这段画面回想起来还是很温馨的。”张庆路笑着回忆说。

这种家人般的情谊,在疫情之下更是弥足珍贵。2020年2月,因为疫情阻隔,大多数人都无法返回基地,驻守基地的何能、韩素文和孙霄鹏三位同学,不仅完成了本团队的科研任务,还帮严建兵教授和赖志兵教授课题组的500行材料授了粉。授粉期结束后,李青教授课题组的玉米提前到了收获时期。于是,他们又风尘仆仆的前往10公里外隔壁镇,帮李老师课题组一起收种。

张启发院士与团队老师在南繁基地召开年会后合影(张庆路 供图)

2018年3月,张启发院士与团队老师在南繁基地召开年会后合影(张庆路 供图)

在张启发院士水稻团队的南繁基地,每年3月,这里都会举行一场特别的“家庭聚会”,团队老师都会齐聚于此,总结过往,提出问题和建议,谋划未来。正是得益于团队一次次的思想碰撞,南繁基地条件不断改善,也促成了“绿色超级稻”“双水双绿”等理念的诞生。

南繁逐梦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培育出高产优质的良种,是南繁人毕生的梦想。

而正是一代代狮山候鸟们的接续奋斗,在南繁这块土地上,不断上演着我校育种事业的传奇。

“自上世纪90年代,从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到绿色超级稻,再到‘双水双绿’项目的推广应用,都离不开南繁基地的育种工作。在张启发院士的带领下,团队培育并推广了‘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的绿色超级稻品种,推广面积达1.59亿亩,相关科技成果还入选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张庆路笑着说。

而由严建兵教授领衔的华中农业大学“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和分子育种”团队,依托玉米南繁基地,建立了一个被广泛应用的玉米种质资源开放共享平台,不但促进了玉米团队茁壮成长,保障了各项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极大促进国内玉米基础研究。这支年轻的团队已成为我国玉术遗传研究的中坚力量之一。

“华玉11”在西南农户中博得一片好传(刘永忠 供图)

“华玉11”在西南农户中博得一片好评(刘永忠 供图)

也是在这片土地上,刘永忠老师带领团队瞄准培育优质高产、节水抗旱、耐稀薄空气、抗病虫害、易于粗放式管理的玉米品种的目标,选育了8个国家级审定品种、37个省级审定品种,将玉米亩产量从300-400公斤提升至700-800公斤。团队在我国西南地区推广的品种就有10余个,推广应用面积达6000万亩,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单位。

成果频出的背后,是南繁基地代代狮山候鸟们马不停蹄、年复一年的辛勤劳作。尽管如此,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育种能力还有较大差距,未来事业要发展,还需要有一代代人接续奋斗。

正如张启发院士所说:“放眼未来,今后的道路还很长,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要努力提携后学,培养青年才俊,不断攻坚克难,为造福全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而这,亦是南繁基地狮山候鸟们共同的心愿。

(记者: 匡敏   审核:吴义生) 

责任编辑: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