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人民日报】乡村振兴荆楚行,华中农大400余位教授为乡村振兴“打前站”

核心提示: 自7月22日我校率先启动这项活动以来,400余位教授、5000余师生在湖北省17个地市州持续开展疫后重振、灾后重建,发挥科教优势赋能荆楚乡村振兴。

1

“这株油菜根深叶茂,是棵好苗子……”小寒节气,82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教授来到崇阳县白霓镇回头岭村11组农户刘泉源的冬闲油菜田,一边查看幼苗长势,一边介绍“油菜扶贫”。

这只是华中农业大学“乡村振兴荆楚行”的一个缩影。自7月22日该校率先启动这项活动以来,400余位教授、5000余师生在湖北省17个地市州持续开展疫后重振、灾后重建,发挥科教优势赋能荆楚乡村振兴。

“荆楚行,看来行!”

自启动“乡村振兴荆楚行”(以下简称“荆楚行”)以来,华中农业大学师生深入农田、厂矿、企业、车间,聚焦科学问题和产业问题,或问诊把脉、或深入调研、或精准献策。新时代师生上山下乡,“从游”图景纷呈。

监利县正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推广“双水双绿”种养模式的实验区,他提出的“少投入、多产出、保护环境”的理念,被业界称为“农业生产的绿色革命”。而以“双水双绿”重塑湖北“鱼米之乡”正是“荆楚行”的题中之义。

早在“荆楚行”新闻发布会当天,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便表示,要通过活动聚焦科学问题与产业问题,写好“顶天立地”的大文章。

在黄冈、在襄阳、在恩施,陈焕春始终关注着三个问题:非洲猪瘟防控、畜禽优质增效与绿色养殖等新技术。他说:“要想方设法促进湖北省生猪复养,助力畜禽产业提档升级,让农户享受到科技带来的甜头。”

神农架“六种四养”十大产业怎么持续发展?8月中旬,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带领10余位教授“组团”来到神农架林区深入调研。也正是在这样的“荆楚行”活动中,“旅游康养搭载农业”“发展消费型农业”“将绿色健康赋值于农产品”“加强中蜂保育、发展林下经济”等新锐观点不断提出。

3个月之后,华中农大为神农架和校友牵线当“红娘”,“一对一”牵线搭桥、“心连心”精准服务,开展项目推介和合作协议落地实施。神农架林区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产业发展新理念激活了林区发展的“一池春水”。

2

华中农大的院士“组团”下乡的另外一个载体是湖北省院士专家团队服务农业产业发展“515行动”。华中农大傅廷栋院士、张启发院士、陈焕春院士、邓秀新院士等分别为荆门市推进高油酸油菜、监利县推进“双水双绿”“稻虾共作”“稻渔种养”、襄阳生猪复养、宜昌市和丹江口市推进柑橘、汉川市推进河蟹产业高质量发展等而四处奔走。

“荆楚行,还真行!”

“荆楚行,还真行!”语出随州市食用菌协会会长许景闻。7月29日,华中农大“荆楚行”师生一行10人走进随州,真心对接、真情帮扶。许景闻得出的结论源于随州菇农们对华中农大四代香菇“掌门人”感念,更源于对新时期“荆楚行”的信心。

“还真行”与“还真帮”“还真干”的作风密不可分。

“我们马上联系边银丙教授指导生产”“眼下还是要保护好菌种”……当天,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刘石林教授一边留下随州市乐鲜菌业有限公司靳明兵的电话,一边联络教授为他菌棒被淹排忧解难。一旁,经济管理学院颜廷武教授从经济活动角度建议靳明兵购买产业保险、申请灾后救助。

“我们就是来帮助解决问题的!”在建始县,听闻当地甜柿滞销,华中农大工会通过“荆楚行”活动与当地果农搭上线,把甜柿运往武汉华农师生,通过“消费扶贫”的方式解决果农们的燃眉之急。

2020年,湖北兴建虾稻共作专业合作社陈建逐渐尝到了“双水双绿”种养模式带来的“甜头”,这是近年来顾泽茂教授等在该县推广的结果,也是“荆楚行”的主要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荆州市“双水双绿”面积254万亩,其中稻田养虾251万亩,小龙虾产量40.7万吨,占全国的25%,占全省的47%,位居全省首位。而荆州市下辖的监利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在220万亩左右,其中“双水双绿”面积108万亩,水产养殖面积100万亩。

说走就走,8月21日一大早,许玉国带着公司主要股东和技术顾问一行8人驱车从咸宁赶到华农。一边走、一边看、一边谈,最终达成合作协议。

原来,前一天,华中农大工学院廖庆喜教授、丁幼春教授等来到许玉国的公司,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深入对接服务当地农业机械企业。因为实力、实干和实效,华中农大伸出的“荆楚行”的“橄榄枝”在许玉国公司受到青睐。

“荆楚行”的受益方,不止农户和企业。工学院廖宜涛教授就在许玉国的公司打捆机的制作图纸和技术路线中逐渐找到新的科学问题、有了新的研究成果。

受益的还有当地政府。农业大市襄阳在“荆楚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副市长张丛玉说,华农相关领域学者对襄阳12大农业产业集群进行全面“诊断”,为襄阳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这为政府进一步厘清了思路、提供了咨政参考。

张丛玉此言前一天,华中农大副校长青平教授率领10多位华中农大不同研究领域的教授到襄阳调研走访,既“问诊”“把脉”还现场“开方”“抓药”。

3

“荆楚行,继续行!”

华中农大的一张“荆楚行”蓝图重点围绕湖北省优势特色产业展开,聚焦水稻、油菜、柑橘、玉米、渔业、畜牧,重点实施“楚才服务农业产业行动”“科技成果在鄂转化行动”“疫后重振调研宣讲湖北行动”“荆楚‘三农’人才培训行动”“留鄂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等行动。

11月28日在华中农大举行的湖北省推进“荆楚行”研讨培训班上,来自全国109个市州县(区)农业农村局的111名主要负责同志逐渐感受到科教的力量。

潜江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运长说,这次培训为自己的基层实践增添了理论支撑,“整个产业需要优化的这些环节来把它更好地打磨,便于我们整个产业更好更健康地往下发展。”

就在这次培训班上,“湖北省乡村振兴培训学院”揭牌成立。

早在2017年10月底,华中农大就率先成立了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中心,“荆楚行”之后,乡村振兴研究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对接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结合乡村振兴现实需求,研究乡村振兴并为其提供智力支撑和资咨政服务,对“荆楚行”本身就是一种推动。

“荆楚行”的服务对象,收获颇丰。

11月5日对于崇阳县青山镇吴城村村民来说是一个好日子,谋划已久的700亩“甜玉米”基地终于可以落地了。这“落地”的实现人就是华中农大的邱法展教授。经过实地调研,他发现该村地势平、面积大、土质好,适合甜玉米、紫糯玉米生长。

对于未来,吴城村村民程艳还有更多路需要走:甜玉米种如何制?甜玉米如何栽培?甜玉米如何储存?甜玉米如何销售……她的问题已经排进了华中农大教授们的议事日程。

华中农大校党委书记高翅表示,下一步要更加注重发挥优势、科学引领,点面结合、精绘荆楚,打好推进乡村振兴的“攻坚战”和“持久战”,在“希望的田野上”谱写新时代的荆楚版“富春山居图”。

原文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098384/6008651

责任编辑:孔繁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