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研究生教育改革】擦亮人文社科研究生教育的人文底色

——专访文法学院院长、社会学教授田北海

核心提示: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教育不仅直接关乎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也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培育、积累和展示。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不仅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更有着深层次的民族意涵。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教育有什么“独特之处”?如何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质量?记者对文法学院院长、社会学教授田北海进行了专访。

人文社会科学作为科学的两翼之一,在科学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教育不仅直接关乎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也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培育、积累和展示。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不仅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更有着深层次的民族意涵。目前,我校在学研究生总数突破1万人,其中人文社科类研究生规模近20%。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教育有什么“独特之处”?如何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质量?记者对文法学院院长、社会学教授田北海进行了专访。

问:与自然科学相比,您觉得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教育有哪些“独特之处”?

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教育的“独特之处”,是由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差异决定的。一是因研究对象、方法不同而培养方式不同自然科学类研究生以研究大自然中有机或无机的事物和现象为主,需要结合理论知识反复地试验与探索,大多数试验是在实验室进行的;人文社科类研究根植于社会中的各种问题,研究生们需要在阅读大量文献、书籍等资料的前提下开展课题研究,其“实验室”在阅览室和社区、田野。二是因研究功能不同而培养侧重不同。自然科学研究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故更加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和创新;人文社会科学不但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也要回答“合不合理”、“应该怎么样”,研究成果折射出研究主体的价值情怀,故更加注重对人文精神和批判精神的塑造和培养。三是因创新结果形式不同而评价方式不同。自然科学的创新显示度较高,通过实验等展示出的是前人没有的成果,如发明、专利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具有很强的传承性,需要长期积累,才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其向前推进一小步,鲜有彻底推翻一个理论的发现,也很难很快引起社会的关注。

问:您认为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哪些着力点?

答:我认为有四个着力点,一是抓课程建设,处理好广博与精深的关系。基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中跨专业生源比例较大的现实,课程学习要发挥好对强化学生知识体系连贯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前沿性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开拓性,整合优化校内外教学资源,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统一,构建以讲授课、实践课、研讨课、技能课等教学模块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活跃学术思想,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布局上,延长课程教学学期,由现有的两学期制变为三学期,释放更多课外阅读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去深度阅读与思考,尤其要引导学生细品经典。二是抓过程管理,处理好宽松与严格的关系。有人觉得文科的学位好拿,这其实是混淆了环境宽松和要求严格的界线。我们倡导宽松的学术环境、鼓励自由探讨的学术氛围,这有利于师生充分思考、大胆想象、提出独到见解,勇于置疑权威、挑战权威追求真理。同时,也要严格过程要求。不但要严把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预答辩及学位答辩等培养环节的质量标准,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过程“全链条”监控,而且要特别注重强化学术规范意识。从入学教育、课程教学到学位论文撰写,每一个环节都要坚持弘扬严谨、求实和创新的学术精神,涵育严谨学风。三是抓学业评价,处理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近年来,对研究生学业评价多是采取量化的方法,比如在学期间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文章,这一要求确实有效地提升了学术研究产出,但也有部分研究生只求完成任务而不注重知识积累和发表论文质量,这就导致学术研究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浅尝辄止,为发表文章而研究,研究成果粗制滥造,低水平重复。文科的学术研究有很强的积累性,只有厚积薄发才能留下有价值的成果,因此在学术评价中要处理好质和量的关系。要建立科学、客观的评审机制,将学位论文的创造性作为衡量科学价值的生命线;可以对研究生论文产出有一定要求,但要定期调整期刊目录,确保“精”、避免“泛”,确保研究成果质量。四是抓导师队伍,处理好个人培养与团队培养的关系。要积极倡导导师团队指导。相较于个体指导,团队指导有助于发挥集体智力资源的最大效益,有利于营造更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对研究生开拓视野、启迪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大有裨益。需要注意的是,团队指导是指导形式的创新,“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内核不能改变。加强团队指导的同时,导师要更加注重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注重对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和全面发展能力的培育。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团队指导,还是导师个人指导,都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阶级倾向性。因此,要特别注意引导,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增强政治凝聚力和引领力。

问:关于分类培养,文法学院有哪些探索和思考?

答:科学推进人才分类培养不仅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需要,也是以生为本的具体体现。从学科发展来看,人文社会科学与社会发展速度、科技进步程度、政策导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等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因此,人才培养必须紧跟步伐时代。

对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文法学院秉持“懂国情、厚基础、宽视野、强实践、重创新”的培养理念,将培养研究生学术志趣贯穿培养全程。一是通过强化课内外经典研读,引导学生读万卷书,以此来深刻把握学科领域的理论脉络和知识框架,不断建构个人知识体系,拓展学术视野。二是通过强化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行万里路,让学生在现实社会中体察国情、民情、社情,在实践中体悟理论,发现问题,推进创新。三是通过浓醇学术氛围,主办开道讲坛、狮子山社会学讲坛、狮子山社会工作讲坛、狮子山法学讲坛、狮子山传播学讲坛、研究生学术年会等,营造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激发学生内生动力,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享受学术乐趣。

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学院以提升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的社会服务能力为突破口,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动“顶岗实践-行动研究-学位论文”联动,组建“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知名专家”三位一体的导师团队,完善“学校+政府+社工机构”三方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有效提升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下一步,学院将在学位点设置和社会工作本硕贯通培养上下功夫,强化顶层设计,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问:你认为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方向是什么?

答:概括起来就是“融”。一方面是学科间融合。新文科背景下,学科间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交叉融合成为必然趋势。要以跨学科创新团队为基础,探索构建跨学科交叉培养与交流合作机制,打破学科界限,开设学科交叉前沿课程,推进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是国内外融合。一要积极开拓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走出去”的机会;通过外专引智项目,“引进来”更多高水平的外国文教专家来校开展合作科研、讲座讲学等,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二是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部门、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开展“订单式”国际人才培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记者:匡敏  通讯员:宋丽波   审核:镇志勇)

责任编辑: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