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党建“双创”进行时】微生物学教工党支部:让党旗飘扬在狮山下

核心提示: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学教工党支部在支部建设中,充分发挥着党员示范引领和模范带头作用,让鲜红党旗在师生群众中、在教学科研上、在狮子山脚下高高飘扬。

编者按:2018年7月4日,教育部办公厅就开展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以下简称党建“双创”工作)作了相关部署。

两年的建设周期,我校涌现出了一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培育为基、重在建设、典型引领、整体推进,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质量攻坚为动力,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以推动事业发展为落脚点的党支部。他们严格对标看齐,勇于改革创新,努力争创先进,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先锋力量。南湖新闻网将继续刊发【党建“双创”进行时】系列报道,展现我校党支部“双创”工作风采。本期报道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学教工党支部在支部建设中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引领和模范带头作用,让鲜红党旗在师生群众中、在教学科研上、在狮子山脚下高高飘扬的故事。

“让党旗高高飘扬在狮子山脚下”是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学教工党支部书记陈雯莉开展党支部工作的信念。

在精神洗礼中牢记初心使命

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B403室,是陈雯莉的办公室,桌上有两样东西格外引人注目,一样是从1956年开始直到2019年的《微生物学》七个版本的教材,另一样则是一幅党支部老师们在陈华癸院士铜像前集体合影的照片。陈雯莉介绍道:“我校微生物学课程是由著名土壤微生物学家陈华癸院士于1950年创建的,七十年来,以微生物学教工党支部成员为骨干的课程组团队几经更替,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了老一辈的优良传统,潜心教书育人。从省、国家精品课程到国家资源共享课再到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微生物学》MOOC,我校微生物学走过了七十年的历史,积累了宝贵的资源和财富。现在的任务是:与时俱进,培养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爱生如子,爱校如家”,陈华癸院士精神的传承,在支部每一位成员身上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也正是陈华癸院士的精神,让支部成员的党性不断得到淬炼,思想一直受到洗礼。

支部成员宣誓

支部成员在主题党日活动上宣誓

支部成员们曾多次和学院师生一起,前往革命圣地井冈山、延安等地开展支部活动。在井冈山,支部成员曹扬荣体验了革命战士的一天,编草鞋草帽、吃红米饭,“红色之旅是一次精神的洗礼,革命故事给了我非常大的激励”,回忆起井冈山之旅,他说道,“那次旅程记忆犹新,自己曾站在山上潸然泪下”。在延安,陈雯莉带领师生党员在窑洞里学党史、了解革命故事,在宝塔山上重温入党誓词,她讲到,通过红色之旅,师生们真切地感知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铸就的,一致认为要弘扬革命精神,锤炼一支求真务实、廉洁自律、勇于创新的微生物学师资队伍。

己亥大疫起,庚子渐落定。在2020年疫情防控中,支部在校党员教师全员参与到学校联防联控,坚守社区一线,书写了守护大美华农的美好画卷。支部党员张强跟随金梅林教授深入武汉华南海鲜市场采集环境样品,“我是党员,希望能够以科研人的方法为疫情防控做点贡献”成为了他坚定的信念;停课不停学,支部教师联合教研室,立足《微生物学》课程特色,纷纷化身线上主播,通过我校主持建设的微生物学MOOC、虚拟仿真实验等资源积极开展线上教学;面对疫情发生初期防护用具不足的局面,支部老师们将实验室里的消毒酒精、防护用具悉数整理送到校医院;有的居民没有履行防控要求,郑世学一遍遍科学耐心讲解,劝返劝离;冬末天气寒冷,曹扬荣、胡涌刚2位老师坚守社区大门8小时不离岗;社区中老人行动不便,陈大松身披红马甲化身志愿者,挨家挨户送去蔬菜、药品和生活用品;陈雯莉积极参加西社区疫情防控巡查及北门岗亭值班,认真检查出入人员的通行证和健康码……“关键时刻站得出、顶得上、做得好”,陈雯莉这样描述党支部在疫情攻坚战中的作用。

在科研教学中坚守立德树人

“病毒的结构是什么”“病毒的传播有哪些规律”“怎样利用微生物学知识防控病毒”,疫情期间,陈雯莉在华中农业大学官微发表有关“病毒与人类健康”生物安全知识的科普文章,同时支部把主题党日、团日搬到网上,与生科英才1801班的同学们在线共同围绕疫情期间的各种话题展开交流讨论,引导同学们将个人专业学习与国家重大需求结合起来,将小我融入大我。对于生物工程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书记李倩来说,这种师生联合主题党日的活动,已然成为常态,对于学生支部同学们来说,与微生物学教工党支部的老师们一同学习党的理论知识也已经是他们期待的“必修课”之一。

支部成员师生交流_副本

支部成员与同学们在陈华癸院士雕像前畅聊科学奋斗故事

除了主题党日活动上的理论学习,支部成员们亦将家国情怀带入到了师生交流和课程讲授等日常。陈雯莉谈到,陈华癸院士义无反顾从英国回国的故事一直激励着她,也几十年如一日地在课堂上讲给同学们听,传递这一份对祖国深沉的爱。对她而言,课程思政不是生硬地套用理论知识,而是要在备课时就下足功夫,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教学中,引导同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曹扬荣在专业课的讲授中,既会例举许多科学家们的奋斗故事,也会讲述自己求学科研的经历,通过自己经历的一些挫折和进步,鼓励同学们在学习中充满激情,为理想拼搏。

党建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双带头人”的陈雯莉表示,以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的理念是支部老师们共同探索的根基。疫情期间,支部党员纷纷通过毕业生班会、实验室组会等形式,联络学生、提供指导,为疫情期间的毕业生们纾困解难,守护助力毕业生实现“云突围”。每年春季,正是《微生物学》开课的日子,支部所有教师坚持一线授课,同时为了同学们尽快掌握基础,扎牢基础,支部依托教研室,将微生物学课程分为《微生物学基础》《普通微生物学》和《微生物学》三大类别,因课制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看着电脑前修读微生物学课程的学生名单,陈雯莉感触道:“通过老师们的引导,很多的学生会因为微生物学这门课而爱上学术、爱上科研,他们之中相当一部分的同学会坚持在微生物学科研领域一直做下去、爱下去。”

在社会服务中助力发展新篇

“在微生物扩大培养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在山东高唐的一些企业,陈雯莉走进厂房,帮助企业实现技术转型,为技术工人们做培训;在湖北恩施青堡,陈雯莉跟随湖北省微生物学会扶贫小分队下到田间地头,走进贫困户家里,为农民提供技术咨询;陈雯莉还参加湖北省科协主编的科普丛书《奇妙的微生物》一册的编写工作,积极向社会普及微生物学知识。从华农附小到育才知行小学,再到中国科技馆,许多科普课堂上都留下了陈大松的脚步,十几年来他始终坚持开展科普教育活动,为小朋友带去微生物科普报告和微生物实验指导,带领孩子们走进微观世界;郑世学教授参加由武汉园林和林业局、武汉市教育局及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20公园大课堂,以“小生命,大智慧——打开微生物的大千世界”为题进行科普报告。胡涌刚教授在武汉华联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实地考察病理、细胞、分子等分析测试平台,SPF级实验动物平台,和自主研发试剂展示厅等产业项目,希望在技术上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指导与帮助,推进产学研合作。

两年来,支部全体党员不忘教育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在推进支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着党员示范引领和模范带头作用,让鲜红的党旗在师生群众中、在教学科研上、在狮子山脚下高高扬起。

“未来党支部将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努力发挥在学校‘双一流’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翠翠狮子山下,盈盈南湖岸旁,这个拥有5名教授、5名副教授和1名讲师,行政及实验人员4名、博士后1名组成的全国高校“样板支部”,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学教工党支部将继续传承创新,以“铁肩担重任,丹心谱华章”的劲头,奋力迎接建党100周年。

(本文作者系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陈超奇 学通社记者 孔繁霄 审核人 范金凤)

责任编辑:徐行 鲁艺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