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植科院368名新生与89位老师相约问学

核心提示: 近日,随着《植物生产类专业导论》课程的结束,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面向2020级新生开展的为期一个学期的“狮山有约”系列活动也接近尾声。自开展“狮山有约”系列活动以来,共有89位老师与368名新生面对面,围绕大学学习、生涯规划、学科前沿等相关问题进行交流与互动。

近日,随着《植物生产类专业导论》课程的结束,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面向2020级新生开展的为期一个学期的“狮山有约”系列活动也接近尾声。自开展“狮山有约”系列活动以来,共有89位老师与368名新生面对面,围绕大学学习、生涯规划、学科前沿等相关问题进行交流与互动,营造了更加融乐的师生共学氛围。

10月至12月,《植物生产类专业导论》课程邀请了傅廷栋院士、张献龙教授、姜道宏教授等8位老师结合个人发展历程,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人才需求,与同学们分享了专业前景、学科发展等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专业,做好人生规划。

早在新生入学前,同学们就在线上学习了傅廷栋院士《努力学习,做好准备为国家做贡献》的视频报告。在线下交流会上,傅廷栋院士向同学们介绍了“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发现对全球油菜研究的重大意义,“科研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为振兴农业、建设国家而努力的责任感”,他还通过自身的事例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如“做科研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等问题。

“国家有‘十四五’规划,那么你对自身的发展有什么思考与规划呢?2035年,你会在哪个岗位独挡一面?”朱龙付教授围绕这个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讨论,并引导大家要明确达到目标所需要的能力,从而针对大学生活做好学习、成长及综合素质等各方面的提升规划。

除了老师们的分享,系列活动还鼓励每位同学在课余时间与5位专业教师自主交流,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老师进行面对面沟通,并对中国农业与农村发展、个人发展规划、学科前沿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同学与老师的沟通,同学们明确对大学与未来的规划,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师生间逐渐成为了学习伙伴、研究伙伴和成长伙伴。

在谢甲涛教授办公室,围坐一圈的同学们眼里透露出他们对植物病理知识的渴求。谢甲涛教授介绍了植物病理与病原微生物学研究室研究方向和前沿科学问题。周兴苗副教授则邀约同学们一起探讨了“适应大学与学会学习”。

吴洪洪教授和熊栋梁教授着重与来访学生交流了当前的学术前沿问题。熊栋梁教授还在与学生交流后还在博客里寄语新生:“不要让专业限制你的眼界和格局”“学习成绩很重要,尤其是你对自己的未来还没规划好,请把它做到最好”“请追求更高层次的个人格局,即一个人对自身所处环境及相关事物发展趋势的洞察能力”“提高自己获取信息和资源的能力”“培养自己的专注度”……

植生2004班的潘岩分享了在与周兴苗副教授交流后感悟道:“我们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与使命,所以我们应该从现在起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才能用我们的力量作出属于我们的贡献”。杨龙教授“我国凭借7%的土地,养活了22%的人口,凭借就是强大的科研能力”以及汪波副教授“你都未曾了解,又凭什么说不喜欢”的话语让植生2007班的周毅很受触动。他已约见了生涯规划老师,探索自己性格特点和职业倾向选择,并做了读书计划,还针对如何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做了中长期规划,他希望把与老师交流的感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在坚持中不断成长。

“在《植物生产类专业导论》课余开展的‘狮山有约’师生交流活动,不仅是落实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也是学校‘生命的萌新’迎新季的持续性、常态化活动,在师生平等交流中实现师生共学与融乐,对激发同学们的内生动力,强化使命担当,助力成长成才有积极作用。”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朱龙付这样说道。

(本文作者系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崔浔 熊攀攀 审核人 汪波)

责任编辑: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