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植科院:师生用奋斗“调出”假期耕读味

核心提示: 在2020年这个暑假里,植科院师生通过奋斗,让假期充满耕读味。

暑期是师生们总结前一阶段学习工作,调整状态迎接下一阶段的时间。在2020年这个暑假里,植科院师生通过奋斗,让假期充满耕读味。

耕读味是把论文写在为民解忧的行动中

“在特殊的年份,唯有众志成城,合力攻坚,方能致远。”8月5日,王茂军教授发布了这样一条朋友圈,配图是他带领学生顶着酷热前往黄冈农业院开展相关实验工作的图片。为了抢农时,王茂军放弃了假期,选择与研究生一道下田去开展工作。

王茂军和学生在实验基地进行田间棉花标记挂牌和取样

王茂军和学生在实验基地进行田间棉花标记挂牌和取样

王茂军只是学院老师暑期工作状态的一个缩影,还有很多老师在做好科研团队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湖北省“疫后重振,灾后重建”的工作中去,将科研人才优势转化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围绕“乡村振兴荆楚行”,植科院不断强化同襄阳相关职能部门的互动交流,初步敲定了方案的“施工图”和“时间表”。8月10日,舒少华作为湖北省委人才办与省经信厅选派的首批中小微企业“科技副总”受聘湖北思安药业有限公司,成为植科院“乡村振兴荆楚行”重要落地举措之一。

面对今年的洪灾,彭少兵教授作为农业农村部防灾减灾专家组成员提交了湖北省水稻生产洪涝灾害发生情况与对策建议和湖北‘四稻’抗涝减灾技术建议。黄见良教授就绝收田块复种、淹水稻田管理等在线对市州县乡农技骨干人员、种粮大户近万人进行技术讲座和指导。

谢甲涛在官店镇车营村查看烤烟病害情况

谢甲涛在官店镇车营村查看烤烟病害情况

8月16日至18日,植物病理教研室谢甲涛教授同学院党委主要负责人前往学院党建“1+1”对口帮扶点——湖北省建始县官店镇车营村围绕党建共建对接、产业扶贫、贫困优秀大学生(含品学兼优高三年级学生)资助、相关作物病虫害防治等主题开展现场调研和指导帮扶,得到了车营村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老师们一直在用行动诠释着“假期是‘假’的”,并把论文写在了为民解忧的行动中,用务实重行的奋斗姿态诠释着耕读味。

耕读味是创新形式让实践教学“云端”别样呈现

如果把实践教学搬上“云端”对于学生而言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而这种创新的形式对于老师来讲又意味着什么呢?植科院《植物保护专业基础实习》课程在姜道宏、李国庆、王小平、谢甲涛、周兴苗、杨凤连、王佳璐等老师的精心安排下被搬上了“云端”,在创新中让耕读味有意义更有意思。

因疫情防控要求,学院本科生无法返校参加本应于暑期开展的《植物保护专业基础实习》课程。为了让同学们少些遗憾,课题组的老师们多次探讨商议后,决定在8月11日到14日为同学们开展“云端”课程实习。

在“云端”课程实习直播前,课题组利用腾讯课堂进行了课程实习的网上动员大会,向同学们讲授了昆虫与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与鉴定,以及实习相关的任务与要求等内容。按照分工,植物病理学部分主要由姜道宏、李国庆和谢甲涛等三位老师合作完成,主要开展了植物病害的野外识别、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与制作等环节的直播。昆虫学部分主要由王小平、周兴苗、杨凤连和王佳璐等老师合作完成,主要开展了昆虫标本采集所需的毒瓶的制作、捕虫网的使用、白天野外昆虫标本的采集方法、晚上诱虫灯诱集昆虫、昆虫标本的整理、制作与保存等环节的直播。

周兴苗通过直播为学生讲述抓取的昆虫

周兴苗通过直播为学生讲述抓取的昆虫

周兴苗说:“经过3天的现场直播,学生们在线与我们互动交流,了解实习课程的主要任务与要求。虽然学生们不能像以往一样来到野外进行实操,但我们也用直播的方式让学生们有了很直观的感受。形式创新更让学生们眼前一亮!”

耕读味是在校企互动中汇聚更好更多育人资源

8月15日,青岛悟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学院签订了《关于共建大学生实践实习基地的备忘录》。至2020年8月,植科院共新签、续签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已达五家,包括深圳市丰农控股有限公司、上海派森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正邦作物保护有限公司、北京爱科农科技有限公司及青岛悟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植科院意识到“打伞干活”也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常态。暑假开始前,学院便统筹安排,确定了走访企业和走访路线,由学院党政领导带队走访,深化双方合作,共同做好人才培养。

围绕今年9月份即将开始招生的智慧农业专业建设,植科院院长朱龙付教授带领作物信息教研室的老师们专程前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拜会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首席专家赵春江院士,听取意见和建议。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农业智慧装备研究中心同意为我校智慧农业人才培养提供智慧农业多学科交叉系统实践训练,增强人才培养与前沿研究的紧密结合。

7月18日至8月7日,在近半个月的时间里,学院累计走访企事业单位10余家,主要围绕校企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协同等内容进行了深度沟通交流,达成诸多共识,为学院人才培养汇聚了十分强大的支持力量。

耕读味是用分秒必争的勤奋努力为青春赋能

这个暑假对于植科院的几百名研究生们而言尤为不一般,因为他们是疫情后阶段在疫情防控要求落实下可“坚守”在学校的学生。这种“坚守”一方面是要把疫情夺走的科研时间抢回来,另一方面则是让自己在充实的日子里不断找寻到青春奋斗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为自身的成长蓄积能量。

研究生田瑞丰在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韭菜坪景区度过了一个忙碌的暑假。在学校主持的韭菜坪旅游品质提升项目中,她一直在当地开展驻点实验。在导师和他的不断努力下,目前该项目已经建立了一整套较稳定、高效、低生态风险的花期调控技术,并且收集了一大批不同花期、不同花色的种质资源。面对大家的点赞,他说“我只做了自己该做的”!

研究生杨国栋等与基地工作人员一起加固试验田圩堤

研究生杨国栋等与基地工作人员一起加固试验田圩堤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供图)

为了保护蕲春基地的水稻实验材料,研究生杨国栋和团队的同学们成为了“抗洪”队伍中的一员,与当地的乡亲们一起扛沙袋、建圩堤、堵洪水,把基地的损失降到最低。

2018级本科生靳子娟、顾嘉宾、李羽项、陈星甫等同学则“云组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后在河南汝州、浙江绍兴、湖北荆州、安徽天长四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走访各地扶贫办、村委会并对贫困户进行访谈,在实践大课中体味耕读味,为青春成长赋能。

类似通过“云组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还有很多。2020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以来,植科学子围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主题通过线上组队等方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行走中汲取向上成长的力量。

用奋斗“调出”的耕读味将是植科院师生以昂扬奋进的姿态开新局、兴事业的巨大能量。在即将迎来新学期和本科生陆续返校的时刻,植科院师生一定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让这份耕读味更有味!

(本文作者: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张贵礼 审核人:孙超)

责任编辑: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