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学校举行智慧农业交叉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座谈会

核心提示: 8月8日,智慧农业交叉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座谈会在我校三综B308会议室召开。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围绕智慧农业学科发展重点、师资引进、人才培养进行了碰撞交流。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陈志强)8月8日,智慧农业交叉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座谈会在三综B308会议室召开。我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信息学院、人力资源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围绕智慧农业学科发展重点、师资引进、人才培养开展交流。副校长严建兵参加座谈会。

植科院院长朱龙付主持会议并介绍了会议背景。他认为,要抓住“交叉学科”新增为我国第14个一级学科门类的契机,不断探索“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装备技术”,改造传统农科,进一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产业重大问题,推进智慧农业交叉学科建设;要结合实际设计好交叉学科、学科交叉项目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以及学位标准。朱龙付还结合暑期赴广东、深圳、北京、上海等地关于智慧农业的调研,提出了发展智慧农业需要解决的三个“痛点”。一是学校统筹解决好交叉学科的师资引育;二是明确发展重点,发挥华农优势和特色,迅速抢占先机寻求突破;三是加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大院名企”合作,培养产业领军人才。

植科院党委书记周雄认为,作为一个农科学院,植科院应将“智慧农业”建设作为传统农科转型升级的发力点,用信息与装备技术为农科插上智慧的翅膀。他表示,在“新农科”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学生信息素养与工程思维培养;要围绕产业发展痛点,以项目为纽带,促进不同学科师生协同研究;要做好人才引进和培养,特别是要引育一批有潜力、敢拼刺刀的青年人才,为追求卓越者配足资源。

工学院院长廖庆喜介绍了工学院交叉学科发展历程,分享了从“智能农机装备专业”到“机器人专业”的思考。他认为,在专业建设中要走出农业再看“智慧农业”,要主动借鉴工业领域的智慧建设来思考智慧农业的发展思路。发展交叉学科、发展新的专业,归根结底是培养引领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廖庆喜建议,智慧农业需要多学科、多学院来办理,应在全校范围组建师资,同时建设好智慧农业基地等办学环境;相关学院应多组织青年教师围绕交叉融合开展主题沙龙,集合青年人才的智慧办智慧农业。工学院党委书记张拥军介绍了学院未来人才引进方向,其中90%的岗位将围绕智慧农业进行引进。张拥军提出,在未来工作中,一是要做好“育”,校内人才要进一步整合,梳理归纳,对于引才做到心中有数,引才上不打架;二是要“补短板”,补齐急需人才,从工科中找人才,在紧缺方向多布局人才;三是要多做顶层设计,要围绕“哪些领域有突破口”“哪些属于产业和战略需求”“哪些可以形成我们的亮点”做一些战略研究。他建议,可以围绕主要作物凝练出若干个战略研究方向,用3-5年做出一些亮点。

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吕守华介绍了学院交叉融合情况,阐明了大力开展学科间交流合作的必要性。吕守华认为,做好智慧农业建设,要做好引与培,学校应牵头做好顶层设计和实施,化解新兴学科、弱势但急需学科引进高层次人才困境;要明确发展重点,智慧农业的着力点在农业,智慧为农业做支撑,未来还是要与传统学科深入结合,将着力点放在传统优势点上,并通过运用和发展新兴技术、手段、方法、体系,服务学校长期布局,改造传统学科;要建好智慧农业基地,凝聚全校师资与资源,打造高水平智慧农业科教样本基地。

信息学院党委书记明庭庆介绍了学院与产业合作的情况,列举了目前学校各学科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改造自身学科的成果。明庭庆认为,智慧农业专业学生在未来产业里面要有较宽的“能力面”、较广的适应力以及适应大信息和大农业的能力,因此,课程建设不能狭窄、专业认识不能狭隘。他提出,智慧农业现有人才要进一步统筹整合,进一步商讨出具体方案;要出台鼓励办法,支持老师与企业合作、专业与产业接轨。

人力资源部部长朱正宁谈到,我校为中国农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只要将各学科实质性渗透融合、交织交叉在一起,就可以做别人想不到的、做不到的工作。朱正宁建议,交叉学科建设中,要深入思考行业实际需要,适应农业发展规律,聚焦卡脖子问题,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镇志勇认为,我们要用好国家把交叉学科作为一个新的学科门类的政策,加强在交叉学科上谋篇布局。他建议学校成立智慧农业专业人才引进咨询委员会,配套比较灵活的政策,把需要的人才引进来、留下来、发展起来。镇志勇认为,未来还应在研究生分配层面给足组合政策,真正做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让智慧农业成为培育大项目和产业领军人才的孵化池。

严建兵作总结发言,并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要建立常态交流机制,围绕智慧农业,举行不同层面的交流活动,定期做好工作回顾和总结;二是要坚持以项目牵引的形式推动学科交叉,把全校核心师资聚焦到大项目、大问题、大产业上来,进一步发挥出学科交叉的优势,推动人才交叉融合,形成新的创新高地;三是要做好智慧农业专业人才培养,围绕专业特点做好分类培养,形成高要求、高质量的毕业标准;四是要建设好对内展示、对外引领的智慧农业科教基地。

审核人:周雄

责任编辑:徐行 黄雅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