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文法学院在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开展“乡村振兴荆楚行”

核心提示: 自学校启动“乡村振兴荆楚行”以来,文法学院聚焦“疫后重振”和“灾后重建”两大重点任务,鼓励在鄂学生在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结合专业优势,积极落实方案,在荆楚大地上各放光彩。

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 孙林)自学校启动“乡村振兴荆楚行”以来,文法学院聚焦“疫后重振”和“灾后重建”两大重点任务,鼓励在鄂学生在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结合专业优势,积极落实方案,在荆楚大地上各放光彩。

深入乡村,身体力行

家住咸宁赤壁的李思源同学走进乡村,来到余家桥乡光荣桥村新屋李家展开实地调查,了解基层农村土地改革基本情况,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他驻扎在村里,与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并进行密切交流。在收集信息时,他将访谈法与观察法相结合,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李思源期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反映出土地改革政策的实际效果以及村民们对其的真实看法,从土地与人的角度助力乡村振兴。

社会学1801班的李清华同学则撸起裤管,戴上草帽,走进田野,参与夏忙。刚刚遭受过暴雨的荆州给他出了不少难题,扶起倒伏的棉花是他的第一个任务。一开始,李清华的速度很慢,生怕掌握不好力度把棉花踩坏了。但随着作业次数的增多,他越来越熟悉脚下的这片土地,手上的动作也越来越熟练,很快完成了农活。喂鸡、除草、收割、打药……一次次劳作让他不禁感叹:“我们不仅需要有良好的个人素质,更重要的是对这片生养我们的土地抱有一颗感恩的心。”

复工复产,政策先行

社会学1803班的王龙天在家乡襄阳展开社会实践,用专业所学为当地复工复产助力。他积极响应襄阳市“大学生实习实训计划”,深入当地人社部门,提供服务进而促进相关企事业单位恢复正常运行。在实践期间,王龙天充分运用社会保障方面的专业知识参与其中,化理论为实践,耐心高效地为前来寻求服务的人员提供相应的政策咨询服务。

服务大厅的公务人员胡飞评价到:“疫情之后,我们的工作压力相对较大,大学生的加入为人社部门提供了新鲜血液,也带来新的气象。既有利于减轻部门的人事压力,也利于提高为群众办事的效率。”

众擎易举,重燃经济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湖北省各地区餐饮行业的复苏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社会工作专业的谢作武团队、谭媛丹团队不约而同地关注到这一领域。他们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运用问卷调查法、参与观察法、半结构访谈法等社会研究方法在武汉、恩施等地展开研究。从设计问卷到实地收集数据,再到分析数据,他们始终秉持着“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亲身经历,切身体验,把研究报告写在楚地上。

法学1801班的徐少桉则与同学展开线上“云组队”,以“可持续推进地摊经济的法治保障研究”为主题,在十堰、襄阳等地展开调研。在调查过程中,有队员受恶劣天气影响未能如期完成调研任务,但他们却由此注意到地摊经济与当地气候的关系,得出新的思考。同时,实践团成员们仍在各地进行数据收集工作,旨在用更具代表性的数据勾勒出当下湖北省各地的“地摊经济”现状,进而针对发展中的矛盾与问题提出法治建议。

目前,文法学院众多实践队伍在湖北各地区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他们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将自身的实践活动与“乡村振兴荆楚行”紧密结合, 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积极报名返家乡社会实践,展现着华农学子的品格与风采。

审核人:周治瑜

责任编辑: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