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校园快讯 > 正文

【特别关注】破茧彩蝶舞蹁跹

——记2020年招生宣传工作幕后的故事

核心提示: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招生宣传工作无疑充满了挑战。但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截止到7月30日,3个学校宣传片、13场分片分层招生直播、27个别具一格的招生宣传短视频接续推出,借助新媒体强力传播,形成了招生立体宣传网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2020年,招生宣传工作无疑充满了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招生宣讲无法实地开展,而彼时,高考的日子也一天天临近了,怎么办?

4月27日上午,校党委书记高翅在调研本科生招生宣传等工作时提出:“招生宣传工作要直面新冠肺炎疫情,适时调整招生宣传的节奏和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充分把握网络原住民的特点,校院结合,分片分层做好招生宣传,做足大学文章。”

截止到7月30日,3个学校宣传片、13场分片分层招生直播、27个别具一格的招生宣传短视频接续推出,借助新媒体强力传播,形成了招生立体宣传网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少师生校友们通过网络媒体平台留言:“学校今年的招生宣传让人耳目一新,格局和视野让人震撼!”

从构想到实践,其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这是一次全新的探索”

“专业宣传片要颠覆固有的叙事模式,体现学科专业的文化与价值内涵。”5月初,学校决定重新制作所有专业的招生宣传片,而在同学们尚未返校的情况下,究竟如何制作?一切没有经验可循,也没有范式可依。

作为首个尝试的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迅速成立了由教授和行政管理人员组成的专班,可如何开始着手,着实让大家犯了难。

为了帮助大家尽快找准方向,5月12日,学校招生办公室邀请文化办负责人与负责招生工作的老师专门召开了一次研讨会。会上,一则国外高校风景园林专业的宣传片让大家找到了些灵感,“我们要展现学科专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乃至人类文明中的定位和价值!”

研讨会后,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在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孙超的脑海中——发动同学们的智慧和力量,以受众视角来创作。

很快,学院组织了“植物生产类招生宣传片”创作大赛,邀请学院的同学们自由组队,不设限制,尽情创作。

经过三轮角逐,3支队伍脱颖而出,学院结合同学们提交的文案和创意,梳理了初步的思路,再邀请学院老师们一起讨论、修改,并在文化办的指导下,进一步打磨、完善。

5月29日,在文化办、学院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则全新视角的招生宣传片出现在“狮山文谷”QQ群,而群里也瞬间被“震撼”“太酷了”“颠覆了之前对这个专业的认知”等字眼刷屏了。

作为视频制作的参与者,植保1805 汪哲同学动情的说:“学院动员同学们参与创作的想法让我们格外振奋,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很多同学都跃跃欲试。作为一名学生,我也希望能够为学校、专业的宣传贡献一份力量,让大家看到植物生产类专业的本质与价值追求,从而激励更多人和我们一起探寻奇妙的植物世界。” 

“这是一次凝心聚力实践

“几分钟的视频,凝聚的却是全院教职工的心血。”这是许多学院老师们共同的心声。

“为了写好片头用的‘园林’两个字,包满珠教授足足写了几十遍,宣纸都用了20多张”“一天半的时间,老师和同学们顶着烈日跑了8个场地,补了200多个镜头,身上都被蚊子咬肿了”“一帧帧画面背后,是一代代园林人接续奋斗的故事”……回想起过去近两个月的视频制作历程,园艺林学学院程玉华老师颇为感慨。

在水产类招生宣传片中,一段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用不同语言表达“我爱鱼”的镜头让人印象深刻,而其拍摄过程可谓费尽周折。水产学院党委副书记曹玉琼介绍:“为了展现这些画面,学院老师们纷纷动员起自己的留学生、国外合作机构的老师等,由于联络方式仅有邮箱,沟通和修改都极为不便。而为了拍出最鲜活的画面,彼时正在黄石水产基地开展野外调研的马徐发老师,顶着大太阳拍了一遍又一遍。”

“这是学院和新生们第一次交流的契机,咱们一定要拿出最大的诚意来做好这则宣传片。”7月15日,刚刚结束教育部借调工作,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祝鑫就和老师们讨论起宣传片修改。眼看着离高考考生填报志愿的日子越来越近,老师们急在心里。“化学系曹敏惠老师把爱人徐胜臻老师也邀请到讨论组,沈婧芳老师、滕怀龙老师、谭佐军老师等常常半夜还在和我们一起讨论……”祝鑫说,尽管一回来就连续熬了几个晚上,但老师们对专业的赤诚和热爱让她似乎忘记了疲惫。

这样的故事,在每个学院都有很多。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视频镜头,老师们几乎翻遍了电脑里所有的“家当”,有的甚至打遍了所有合作单位的电话,为了撰写或修改视频脚本,他们熬了一次又一次夜,开了一次又一次会。正如文法学院副院长孙站成老师所说:“制作视频的过程,让大家深入地理解、凝练了专业的核心价值,这无疑也是一场凝心聚力的实践。” 

“这是一认识升华的过程” 

除了专业宣传片,招生直播宣讲对大家而言也是全新的尝试。如何直播?直播时要讲什么?如何讲才能更贴近考生?面对这些问题,学院都需要去尝试。

7月15日,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任竹青教授和王艳老师首次在直播间彩排,校党委书记高翅、副校长青平及文化办和招生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也来到现场并全程观看了彩排。

40分钟的彩排结束后,现场点评持续了近一个小时,从直播内容到呈现形式,意见和建议足足记了近4页纸,原本自信满满的直播组成员有点“懵”了:“招生直播宣讲是访谈类节目,简单的一问一答还不足以称之为访谈”“讲解过程中要多穿插一些鲜活生动的事例”“要与观众有互动和眼神交流”……大家反馈的这些问题,意味着一系列准备工作需要推倒重来。

点评结束后,已接近晚上9:30,彼时,放在一旁的饭菜早已凉透。尽管早已饥肠辘辘,可任竹青丝毫没有吃饭的意思。他一言不发,拿起笔和纸,对照意见和建议逐条揣摩、消化。

“当时听完大家的建议,确实很受打击,但我们在消化吸收这些建议时,对这所大学的认识也升华了。”回想当时的场景,任竹青感慨:“印象最深的是高翅教授建议用‘同学’替代‘学生’、用‘五平方公里山水校园’替代‘7500亩’的例子,不同的表达方式,彰显的却是这所大学的育人文化和独特的校园风貌。” 

“一切只为了更好的展现华农形象” 

5月22日,是水产学院招生直播的日子,可就在开播前6日,作为直播嘉宾的李大鹏教授骑车时不慎摔了一跤,导致左手臂骨折,左侧大腿根部严重擦伤。

直播当日,出门前,为了遮挡手臂上的石膏,他特地挑选了两件长袖衬衫,熨烫平整后带在身上。直播开始前两小时,几经对比,他最终挑选了奶白色调的那件。晚上7点开始直播,为了保持头脑清楚,他决定不吃晚餐。大腿根部的伤口还在恢复,一沾凳子就疼,为了不影响效果,直播全程,他都半扎着马步……

带病参与招生直播的还有公共管理学院柯新利教授。

7月15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冒让正在筹备直播的柯新利有些力不从心:头晕乏力、流涕不止……眼看着直播马上要开始了,柯新利急了。为了尽快调整好状态,他在服药时适当加大了剂量。

“每次收到他修改好的脚本时,往往都是深夜了,柯老师的这股认真劲儿让我们深为感动。”公共管理学院辅导员吴晗说。 

“这是我最好的生日礼物” 

“甘陇大地多才俊,缘来相聚狮子山……”7月13日,由理学院魏薇副教授和李胜清教授面向甘肃省的招生宣传直播如期播出。这一天,也是魏薇39岁的生日。

从清晨开始排练,到晚上9点走出直播间,尽管十分疲惫,但回想起近6天的筹备过程,魏薇却格外兴奋。

7月8日,因学院之前拟定的人选临时有事无法参与直播,魏薇“临阵受命”,而此时,离正式直播仅有6天不到的时间。

准备的过程远远比她想象中的更具挑战。近20遍的文稿修改,近10场联合排练,每一次打磨都让魏薇既“痛”又”爱”。

直播当天,为了给考生和家长们更好的视觉感受,直播组三位成员决定分别身着红、白、黑颜色的服饰亮相。而彼时,李胜清老师却为没有合适的西服套装犯愁。得知消息后,全院男教师们都开始翻箱倒柜找衣服。“我有条纹领带”“我有浅色衬衫”“我有黑色西装外套”,很快,一身合适的行头就凑齐了。

直播结束后,魏薇感叹说:“这几天的经历实在太难忘了,这个生日尽管未能和家人一起度过,却有着特别的意义,这场直播也是我最好的生日礼物。”

想把华农推荐给更多人

“我们还需要邀请一位理工科背景的陕西籍的教师来参与直播。”6月1日,文法学院在确定直播人选时,提出了这样的想法。

通过学校人力资源部系统筛查,学院决定邀请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赵毓教授。“赵毓老师是陕西人,跟‘娘家人’唠嗑,更有亲和力,而文理结合,有助于全方位呈现华中农业大学的形象。”文法学院院长田北海教授说。

收到文法学院的邀请后,赵毓欣然答应了。她说,自己在华农工作了近20年,见证了华农更人文、更开放、更诗意的发展历程,也深切地感受到了这所大学为学生一辈子着想所付出的努力,打心底的想把这所学校推荐给家乡学子。

为了更好地展现直播效果,一轮又一轮的头脑风暴,常常持续到凌晨。

田北海说,自己时刻被团队的激情感染着。

正式直播前几日,由于过度劳累,他的腰椎盘突出发作了,连续4个晚上都被剧烈的疼痛折磨得夜不能寐。可在团队精神的感染下,他一直坚持着,直播当日,他缠着护腰带,强忍腰痛,打起精神投入直播中。

田北海说:“通过这场直播,我进一步梳理了学校的办学历史与现状,回顾了自己进华农14年以来心路历程和成长经历,深切感受到华农每一天都在向着一流大学迈进,作为华农人,我由衷地感到自豪。”

“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在工学院,一场场直播前的头脑风暴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华农爱迪生”“企业家龙吉生”……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不断跃出,大家越聊越兴奋。

得知招生直播宣传的消息后,工学院院长廖庆喜教授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学院事务繁多,为了挤出时间,直播组成员的集中讨论、彩排等都集中在中午和晚上进行。辅导员郑越说:“廖老师工作特别忙,常常是一个会议刚结束,连饭都顾不上吃,就赶过来排练了。”

为了达到直播效果,学院广泛征集案例、讨论脚本、寻找直播素材。直播中的每张照片、每个案例、每个视频镜头,学院班子成员都进行了精挑细选。

受学校本科生招生宣传工作的启发,7月27日晚,一场面向研究生的招生宣传在直播间开启,这也是学校开展的首场研究生招生宣传直播,由工学院9位博士生导师带来的直播,吸引了近1.6万人在线观看。

廖庆喜说:“尽管两次直播的准备过程都很累,但老师们都热情高涨,作为一名华农人,我们有责任尽己所能地为办学出一份力。”

一群幕后的默默坚守者

一个个短视频、一场场直播的背后,还有无数工作人员在幕后默默坚守。

5月2日、6月7日、7月9日,《校长院士寄语高三学子》《我们的时光》《我的大学》,三则短视频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接续推出,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评论区里,“深爱”“泪目”“感动”“震撼”成了留言的高频词。而为了拍好这些视频,学校文化办、校友龚时峰等都在幕后做了大量工作。

5月22日,第一场招生直播结束后,考虑到原有的直播间空间狭小,且灯光效果不佳,文化办决定在第二场直播开始前重建一个直播间。时间短,任务重。在文化办的统筹指导下,宣传部黄辉、信息技术中心黄兆星、洪军,继续教育学院兰之祥等老师迅速行动,大家加班加点,从制定方案、寻找合适的场地,到场地清扫、维修、布置,再到直播设备的搭建与调试,一系列工作完成,仅花了一周时间。

在采访过程中,许多老师都表达了对文化办的感谢,而有一个名字,也被多次提及——学校团委书记彭小川。13场直播,从彩排到正式播出,彭小川总会出现在观众席,她认真地聆听和记录,再为大家一一指出可优化的地方。而很少有人知道,在此期间,彭小川的母亲不慎摔伤了,爱人出差在外,家里照顾老人、孩子等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落在了她一人身上。

在直播室里,总能看见一个猫着腰协助大家导播的身影,她就是水产学院辅导员庄子梦。趁着学院直播时,她学会了导播设备的操作要领,之后的每一场彩排和正式直播,她都会守在一旁,为大家尽可能提供帮助。

为了保障学校招生工作顺利开展,学校招生工作办公室田甜老师还没休完产假就提前返岗,投入到紧张的招生宣传工作中。

……

7月28日,随着2020届高考考生正式开始填报志愿,招生宣传工作也暂时转入了下一个阶段。而一个个短视频、一次次直播宣讲的回看视频,却依然在网络上不断转发。

正如校文化办负责人彭光芒所说,“对学校而言,这是一次招生宣传工作的改革契机,充分发挥了教授、学者的影响力,将各种方式结合,为疫情背景下的招生宣传工作破局。这也是一次校园文化的传播,展现了一所真情厚爱的大学,展示的是教师的学术范、书卷气,体现的是一所大学的价值追求。在全员参与、群策群力之下,我们相信,未来更可期。”

(作者:匡敏  审核 :彭光芒  吴义生)

责任编辑: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