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荆楚行”在随州:真心对接、真情帮扶

核心提示: 29日,学校“乡村振兴荆楚行”对接团一行10人走进随州,真心对接、真情帮扶,让“荆楚行”在随州大地落地生根。

7月的随州,香菇鲜嫩、香稻孕穗、茶油飘香,“世界奇迹”的战国曾侯乙墓编钟连同4条铁路、4条高速、6条国道,一起诉说着这片神奇土地的沧桑巨变。

经受疫情和洪水双重考验的随州人民正奋力投入到疫后重振、灾后重建。

29日,学校“乡村振兴荆楚行”干部教授一行10人走进随州,真心对接、真情帮扶,让“荆楚行”在随州大地落地生根。

怎么看:“42年,初心不变”

29日上午,在酷似编钟的随州市农业农村局,校地企三方促膝长谈。

“感觉从1978年杨新美教授带领三里岗老百姓种植香菇以来,华中农业大学42年都未曾改变帮扶农民的初心!”随州市食用菌协会会长许景闻如是说。

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挎篮卖菇”“庭院种菇”到如今的“中国香菇之乡”,已经尝到出口创汇甜头的随州菇农们对学校四代香菇“掌门人”感念至今。

“华中农业大学的教授们就是我创业的启蒙老师,有困难总是第一时间想到你们,”谈到多年的合作交流,湖北大自然有限责任公司陈远兵说,“启动‘荆楚行’后,向你们请教更方便了!”

会上,他提出了几个让自己“头痛”的问题:小龙虾板块的养殖技术如何革新?生鲜如何加工才能保证色泽口感?怎么才能提高大蒜种植的独蒜率?一系列的问题值得在以后的“荆楚行”中边实践边探索。

随州市委副书记冯伟感谢华中农业大学“荆楚行”走进随州,期待华中农业大学协助市委市政府处理农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企业复产复工、“新型农民”培训等方面问题。

DSC_0118

对接会上,随州市食用菌协会会长许景闻提出产业技术需求

DSC_0130

对接会上,颜廷武等教授为随州“三农”建设问诊把脉

显然,这场对接以问题为导向,有求必有应。

校党委常委、学校办公室主任张金洲说:“我们喝的是长江水、吃的是湖北粮、品的是荆楚味,‘荆楚行’体现了华中农业大学‘强农兴农’的责任与使命担当,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他表示,这次来就是“打前站”,为以后的精准帮扶、精准施策打下基础。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铁贵介绍了学校“荆楚行”初步设想。他说,作为联系随州市的牵头单位,学院将整合“全校之力”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争取每月、每季度、每半年、每年,我们能解决一些‘接地气’的真问题!”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蔡朝霞教授说,“荆楚行”会慢慢改变自己的观念,“我希望我能把实验室、教研室里面的实验结果带到食品行业的企业和工厂。”在前期与随州蛋制品企业的接触中,她就发现了许多科学问题,如皮蛋盐蛋料液处理、设备清洁处理、休闲蛋制品研发等,她希望自己的工作既“顶天”又“立地”。

怎么办:“打一套组合拳”

潮湿燥热、满眼凋敝,29日下午对接团一行来到随州市乐鲜菌业有限公司。由于水库泄洪,15万袋菌棒被淹,公司损失50余万元。灾后重建成为困扰公司负责人靳明兵的“心病”。

“我们马上联系边银丙教授指导生产”“眼下还是要保护好菌种”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刘石林教授一边留下靳明兵的电话,一边联络教授为他排忧解难。一旁,经济管理学院颜廷武教授从经济活动角度建议靳明兵购买产业保险、申请灾后救助。

“一粒米、一滴油、一片药”,湖北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正着力将一粒稻谷的所有功能价值开发出来,走“高、精、尖”的研发之路。对接团一行围在产品展示柜台前,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食品、保健品、药品应该清晰界定”“蛋白含量多少、油脂含量多少”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熊善柏教授询问着每个细节。

DSC_0160

熊善柏教授查看受灾香菇生长情况

DSC_0185

教授们与公司负责人商讨灾后重建

DSC_0204

刘石林教授留下了公司负责人电话

“米糠怎么处理?请问华农的老师有没有办法?”公司的一位员工提问道。“建议不走食品路线,走工业产品路线,可以对接我校的程运江教授,米糠可以做保鲜打蜡,它可替代化学纳,已有相关专利。”刘石林教授说。

“我们厂兴建于2012年,随着规模扩大,养鸡的氨气处理着实困难,附近居民反响强烈。”我校校友、湖北正大随州分公司负责人韩范林说。话音刚落,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唐铁军便接过了话:“这个我们可以来研究解决,梁运祥教授在微生物发酵方面有很多处置办法!”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建议还可借助学校动科动医扬翔猪粪除臭经验除氨。

“软科学”如何助力“荆楚行”?在品源(随州)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车间,观看香菇酱生产流水线后,颜廷武教授在产品销售展示区驻足良久,他建议广泛发展电商和物流,宣传品牌,他还说:“包装设计上要在‘接地气’与‘文化感’上找一个结合点,更加凸显香菇酱的价值。”

冒着高温酷暑,教授们一下午走访了5家企业。“我们就是要以目标为导向,打一套各个学科参与的‘组合拳’,让知识从图书馆书架上走向商场里货架上。”杨铁贵对接时感慨道。

怎么行:“言必行、行必果”

“我们华农人信奉‘不张扬、不浮躁、不盲从’的精神品质,‘荆楚行’要务实、管用,‘言必行、行必果’,让这项工作落地见效。”对接中,张金洲掷地有声。

对于一些疑问,教授们并未轻易承诺,只言细细研究和琢磨。“如何留住年轻的种菇人?”“规模化种植香菇技术如何操作?”“深加工产品如何推向市场?”“随州怎样继续做强全国最大香菇‘集散地’品牌?”面对许景闻的问题,对接的老师们详细记下,“照单全收,但不一定照单全办,有的需要系统思考和对接。”刘石林教授说。

在会场、在餐厅、在廊道、在酒店,总能看到湖北楚丹的小徐经理与蔡朝霞教授一起讨论蛋制品的画面。不单是小徐,企业家们往往团团围住教授们,询问感兴趣的话题。湖北香思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笑称,“我们要抓住机会,借华农‘荆楚行’的东风发展!”

DSC_0217

在湖北正大有限公司调研

DSC_0225

蔡朝霞教授查看稻谷研发产品

DSC_0319

在品源(随州)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调研对接

交流中,大家把食科加经管和生科的对接模式称为“一主两副”,一些食科无法解决的问题,经管和生科迅速补位。当得知生科早已与神龙茶叶合作,茶叶企业代表们纷纷前来询问相关技术事宜。

对接走访实际上就是思想的碰撞。一些更好的大胆的想法在对接中萌发:“企业面临的金融问题,我们可以请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教授,面临的工业问题,我们可以请教武汉理工大学教授,把‘荆楚行’的朋友圈做大”“这样大面积的厂区是学生实习实训的最好场所,可以推动”“我们想在企业建立实验室,借助社会资源实现科学研究与经济效益互补”……

对接充满了校地情感。在陈运兵看来,“荆楚行”可以追溯到熊远著院士对建始的扶贫;而许景闻本身就是杨新美教授香菇培训的旁听者和受益人;在品源(随州)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熊善柏教授发现,这家企业原来是自己夫人赵思明教授长期服务的对象;每到一处,大家谈人谈事,总能与华中农业大学校友联系在一起。

线对线、键对键都不如面对面。全程参与对接工作的随州市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胡建鄂说:“这样的现场对接应该延伸到县乡村,让更多人与教授面对面交流,农民‘求医问药’,教授‘开方抓药’。’”

而对于老师们来说,对接工作只是“荆楚行”的“万里长征第一步”,接下来需要用钉钉子的精神把每一项帮扶逐一落地落实。

(本文作者系校新闻中心记者 川竹 审核人 杨铁贵)

责任编辑:蒋朝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