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植科院多举措促“云端”育人

核心提示: 近期,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还通过云端问学、云端实践、云端关怀等多项举措不断提升学生的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多种举措不断形成学院师生育人共同体、成长共同体。

6月3日晚,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在云端开展“青春不散场,逐梦共成长”毕业季朋辈专场分享活动。此外,植科院还通过云端问学、云端实践、云端关怀等多项举措不断提升学生的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多种举措不断形成学院师生育人共同体、成长共同体。

云端问学,同向同行

围绕“问学斋”品牌活动,搭建师生线上交流平台。鄢文豪教授与300名学生畅聊“大学那些事”,分享他从中国到德国,从猪场到稻田再到麦田,从华农到波茨坦大学再到柏林洪堡大学,鄢文豪讲述了他十余年来经历的酸甜苦辣咸。他告知向同学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光有兴趣没用,责任加兴趣才能持之以恒,惟有持之以恒才能成功。”

肖英杰副教授围绕“在基因组时代的农作物智能育种”的主题与200余名学生共话学术,一起交流农作物育种以及预测大数据时代的智能育种趋势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参与多场交流活动的吴东睿表示,“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很多迷茫的问题已逐渐清晰,对自己未来的选择有很好的帮助。”

云端架起的问学平台,师生共同交流学术、大学、未来,进而促进师生在思想碰撞中达成共识,在交流中同向同行。

云端实践,强农兴农

围绕全国农科联合实践行动的相关安排,植科院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家乡就地实践,在针对性解决问题时搭建了“学生在那头,教师在这头”的线上交流模式。来自西藏的格桑多久家乡主要是以牧业养殖和种植喂畜牧的青稞草饲料为主,他通过线上学习与老师进一步交流关于靑稞草的种植技术后,给村民讲述了用科学的方式播种青稞草。来自河南南阳的白振锋,家乡盛产樱桃,他宅家这段时间也花时间学习樱桃的栽植、田间管理、采摘等技术,根据农户所面临的问题查阅资料及询问在校时的“三田”专业老师,解决了一些困惑农户的实际问题。来自四川的戚杰则前往当地的植保站了解当地农作物目前主要的病虫害,并根据专业所学与自己专业老师进一步交流,给当地植保站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些病虫害防治建议。

学院还创新形式,搭建平台让学生当起主播宣传家乡特色农产品。直播中五莲樱桃、秦岭百花蜜、仙居杨梅、黄冈大球盖菇等各种优质果蔬、农产品应有尽有。研究生黄星星表示,“这次‘云’带货活动让我有机会向大家介绍家乡的特色农产品,现在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仙居杨梅,家乡的村民都很支持。”

云端的实践过程,不断促进着青年大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

云端关怀,润物无声

疫情期间,针对不同学生群体,植科院辅导员与各年级重点关注学生谈话交心累计达300人次。2019级辅导员利用个人公众号与学生进行深度互动,2018级通过“华农美景每日一更”的方式加强师生交流,2017级围绕“111”计划(与每一名同学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制定一份符合学生未来发展的初步规划)助力学生树立人生目标,2016级则在线不间断服务了解毕业生毕业进展。此外,通过及时交流,了解经济困难学生所需,发放临时困难补助逾4万元。

据悉,植科院为进一步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针对云端学习效率低效问题建立学业帮扶中心开设云端“共享学道”“共探学艺”“共徜学海”“共听榜样”等系列活动,围绕特殊毕业季开展“五育并举”相关系列活动。围绕“细”字呈现育人工作,进一步促进育人工作润物无声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本文作者 通讯员 熊攀攀 审核人 孙超)

责任编辑: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