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资环学院:用知识与劳动培育新时代青年

核心提示: 为深入领会和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我校资源与环境学院发出了积极参与劳动教育的倡议,鼓励同学们结合专业知识,积极参与春耕备耕等劳动,得到了各专业同学们的积极响应。

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 梅晴航)为深入领会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和响应学校就地帮助春耕生产的号召,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4月6日,我校资源与环境学院向全院学生发出了积极参与劳动教育的倡议。倡议鼓励全体同学结合专业知识,将理论用于实践,积极参与春耕备耕、植树造林等劳动项目,得到了各专业同学们的积极响应。

就地帮扶春耕:践行大学生的时代责任

来自环生1701班的罗丽丹收到就地帮扶春耕的倡议,便投入到了如火如荼的田间生产。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家住广西南宁隆安县的罗丽丹一家来说,4月正是春季稻插秧的好时节。除了水稻,罗丽丹家里还种了辣椒、玉米等作物。然而说到春季稻的插秧,罗丽丹并不熟悉。“以往寒假,在家最多只能待到元宵节,春耕时节我只参与过玉米的播种和施肥,春季稻插秧今年还是头一回。”罗丽丹说。

插秧不仅是个体力活、耐力活,也是项技术活。罗丽丹介绍,插秧讲究的是合理布置秧苗的位置和数量,秧苗间距过于稀疏或者密集都会影响产量。要时刻注意秧苗间距,防止出现一块疏一块密的情况。秧苗一般以一株两根为宜,数量太多会导致秧苗数量不够,甚至会影响秧苗的成长。

“水田里偶尔会有蚂蝗的身影,地里还有犁田机犁田后留下来的碎螺壳,我自己经常踩到,比较容易受伤。”回忆起插秧时的困难时,罗丽丹这样说道。但这些“小问题”并没有削弱她的劳动热情。除了插秧之外,她还会帮家里采摘辣椒、帮助村民联系辣椒收货人等。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农耕生活,让她体会到了与学校里不一样的满足感,“劳动的结果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一连弯腰四五个小时的劳动不是个轻松活,但是看到夕阳下布满秧苗的水田时,劳动带给我的踏实和充实是其他东西无法比拟的。”她认为,大学生参与春耕备耕不仅仅是响应疫情防控期间的号召,更是身为一个“农家人”沉甸甸的责任与义务。 

投身植树生产: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此时,在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农资1702班的赵红英同学也正参与着这节“劳动大课”,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了实践当中。随着疫情的好转,赵红英家去年预定的橙子苗到了。但家里从来没有种过橙子树,苦于没有经验,大家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境地。

好在赵红英在校时选修过《果树栽培学》这门课,她运用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为家里种植橙子苗提供了不少有用的建议。在种植方式上,她提出采用宽行密株的栽培方式来控制树冠大小,减少树体的消耗,还能帮助尽早结出高质量的果实。“课程中说到果树在幼苗期可以间作需肥较少的豌豆,能把土地充分利用起来,还能改良土壤,对小树的生长也有好处。正好地里刚种下一些豌豆,就利用这个条件种了橙子苗。”面对眼前的“活教材”,赵红英不肯放过任何灵活运用课本知识的机会,希望利用所学知识为生产贡献一份力量。“学校鼓励在家的同学积极参加春耕也上了热搜,平时春耕的时候我们都已经在学校了,而这次假期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帮助家人植树,理论用于实践,将论文写到祖国大地上。”赵红英激动地谈到。

在亲自动手植树的过程中,赵红英更是牢牢树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赵红英家的果树种在山腰的梯田上,她认为,自家的果园虽然谈不上规模,但对于独特的地理条件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山腰地段土层厚,土质好,不容易被晚霜危害,容易获得高产稳产。更重要的是种植果树是一种水土保持的措施,对于生态的维护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她表示,作为水土保持专业的学生,更要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牢记在心中,勇于实践,为生态发展助力。

参与家庭劳动:彰显家庭担当

疫情期间,出现了一大批居家隔离并潜心于修练厨艺的年轻人,他们纷纷变身“中华小当家”,环工类1802班的刘嫒桦就是其中一员。没有尝试过做饭的她,也积极响应了居家劳动的号召,开始做起了小吃。

“第一次接触到制作点心,是因为家里有人过生日,就在抖音上学习做了蛋糕。没想到家人的评价很不错,我就开始尝试更多的东西。”包子、油条、烧仙草……刘嫒桦通过网络教学视频,不断尝试着新花样,甚至还吸引了“前来拜师”的亲戚,这给了初次挑战的她很大的信心。“家里人给了我很多鼓励,我也更加认识到自己虽然是00后,在家中也早已需要承担起成年人的责任。”

刘嫒桦说,之前在家里也做过一些家务活,但仅限于洗洗碗,参与大扫除之类。这次之所以萌生出做饭的想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计划在暑期参加支教活动。怀揣着对支教的热情和责任感,刘媛桦想借此机会锻炼一下厨艺。“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等大家一起重聚校园参与更多的活动,也希望我的厨艺能在暑假支教时派上用场!”她期待地说。

栽培满园春意: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

 超长寒假给了很多人拾起曾经的兴趣爱好的机会,环生1702班的陈秋语趁着上大学后在家过的第一个春天,凭着对劳动教育号召的响应和一直以来的栽植兴趣在家种起了绿植。各个品种的月季、玫瑰、吊兰,成为了她疫情期间每日接待的“常客”。

陈秋语谈到,虽然一直以来都对栽培有很大的兴趣,但以往都是从花店买培育好的花草,这是第一次从光杆开始养护月季,很多知识都需要自己慢慢摸索。小小的一株花里藏着不少学问:如何选取栽培的基质、什么生长时期要施用何种类型的肥料、如何预防月季生病以及怎样修剪枝条等,这都是她从未了解过的。她提到,月季非常容易生病,是个“药罐子”,单是为了月季疾病的预防,就需要花上不少时间去查阅其常见病和用药资料。此外,利用月季在春季扦插繁殖的能力特别强这一特点,陈秋语专门学习了扦插繁殖技术,也动手扦插了好几个品种的月季。以花草为书,以时间为鉴,亲自动手学会的知识是教室和课本带不来的。

陈秋语也同样利用在学校时所学的理论知识,“拯救”了一些状态不佳的植物。其中的一个“幸运儿”——樱桃树,就经历了从零落到蓬勃的转变。“家里的盆栽樱桃树原本的泥土是质地粘重的粘土,肥力很低,板结严重,对于后续的开花结果很不利。”恰好在学校时她选修了《环境土壤学》课程,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土壤质地和土壤改良的知识。在课程知识的背景下,陈秋语运用掺入疏松介质的方法对樱桃树土壤进行了改良,并将一些杂草翻到土下增加土壤后备有机质,同时在植株四周施用肥料,以帮助樱桃树结果。“在家的三个月时间我见证了樱桃树从抽芽、开花到结果的历程,现在樱桃果实已经开始发育膨大了,还是很有成就感的,这也是一次很好的运用理论知识和发展兴趣爱好的机会!”她表示。

疫情当下,全体华农人虽无法齐聚一堂,但“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依然在每位同学心中传递。从校园到大地,他们坚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积极响应“扎根家乡、知农爱农”的号召,用实际行动为劳动生产出一份力量、献一份计策。

审核人:熊海林

责任编辑:周小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