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读书节】书从“云端”来,文法师生共度书香月

核心提示: 书从“云端”来,文法师生共度书香月,自三月以来,文法学院通过组织系列读书分享会、每日阅读分享打卡、学院班子参与班级读书会等活动,让师生在阅读中汲取精神力量。

书从“云端”来,文法师生共度书香月,自三月以来,文法学院通过组织系列读书分享会、每日阅读分享打卡、学院班子参与班级读书会等活动,让师生在阅读中汲取精神力量。

丝析发解:立体化全视角品读经典

“命运对他实在太苛刻了。然而,尽管奄奄一息,他还是不情愿死。也许,这种想法完全是发疯,不过,就是到了死神的铁掌里,他仍然要反抗它,不肯死。” 4月23日晚,“相聚云端——‘悦’读经典”系列读书分享会第三期“热爱生命”在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廖济忠老师深沉而坚定地朗读中展开。文法学院班子成员、萧洪恩教授以及文法学院阅读群中的40余名师生参加。

为引导师生更好地理解著作《热爱生命》,萧洪恩老师从作者经历及作品时代背景两个角度释义,并用“成活”与“成功”两个关键词阐述了作品的深刻意蕴。结合读书感悟与疫情思考,10余名同学做了读书分享。社工1801班张亚楠谈到,“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诠释了一个深刻的人生主题:人活着就要同形形色色的艰难险阻进行顽强的抗争与搏斗,生命是神奇而宝贵的,只有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才能让生命光芒四射”。社会学2019级研究生韦剑虹则融汇《为赶路的人干杯》《鼠疫》等多本经典书籍,表达了自己对现代文明的感悟:“征服自然的同时,我们却慢慢步入失去美好自然的窘境。”思想在分享中不断碰撞。深入交流过后,萧洪恩从自然生命和文化生命两个层次解读了生命的长度、广度、高度、深度和力度,鼓励同学们通过多读经典追求文化生命的“五度”。

最后,廖济忠勉励同学们:“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应试之书和学位之书只是一时之书,读素雅精神之书当为一生之事。生命不息,读书不止。”

手不释卷:无设限多形式线上打卡

为引导学生每日阅读,文法学院建立了“悦”读经典读书打卡群,并为坚持一个月每日打卡的师生给予图书奖励。QQ群自创建以来,百余名同学以发布当日阅读体会的方式打卡,书目不限、形式不限、字数不限。他们的分享形式灵活多样。“无论世界或文学或文学理论怎样,总会有人热爱那片文学的净土,无视喧嚣与寂静,吟诵内心的诗性。”社会学1801班代宇在阅读笔记中如此写道。

分享阅读笔记不仅是为了打卡,更多的是引导读书习惯的养成。社会工作1801班的王鹏辉一直坚持打卡,在他看来:“打卡活动激励着我坚持阅读。近一个月来,我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了每日读书、写心得的习惯”。QQ群的创建者,文法学院辅导员陈丽常常浏览QQ群中的阅读笔记,关注着学生们的动态并留言,“看着同学们每天真诚、充实的阅读笔记,感受着同学们在分享中心灵互通,为你们与书为伴而高兴。”

化雨春风:多渠道零隔阂师生交流

文法学院积极拓展学生思维广度,深挖阅读深度,定期邀请本学院老师与同学们在线上交流读书感悟。社会学系副研究员任树正主持了“读书与摆脱焦虑”主题读书会。会上,社会学类1901班的王一铭被《一个人的朝圣》深深触动:“读书可以让心灵放松,获得平静,而后再去看待外界的焦虑可能会做出更完整的规划、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法”。任树正会后总结道,读书能让我们在精神上获得确定性的安慰,通过读书与交流,可以帮助同学们积极面对疫情下的焦虑情绪。

萧洪恩则以“疫情世界观”为主题开展读书会。面对社会学类1901班贾雪良的疑问,新冠疫情和《鼠疫》印证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这一论述,而为什么我们没有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呢?萧洪恩解答到,人们对疫情的认知不会一蹴而就,是在了解的过程中慢慢认识疫情的本来面目,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积极作为,遏制住疫情发展的猛烈势头,说明我们的疫情世界观是正确的。

社会学1802团支部和法学1903团支部召开以读书为主题的线上团生会,同学们各自分享了疫情期间的读书感悟并互荐好书。院长田北海参与其中,他鼓励同学们坚持每日一读,并寄语:“读书需要一股韧劲,一种坚持和平静。阅读要科学,要将经典与前沿相结合、专业与通识相结合,读思结合、读悟结合、读鉴结合。”

(本文作者:孙林 陈丽 审核人:周治瑜)

责任编辑: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