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校园快讯 > 正文

【战“疫”故事】抗“疫”战场上的育人初心

核心提示: 全民战疫,万众一心。在狮山“抗疫”的关键期,广大教师坚守本职岗位,以实际行动书写立德树人初心。

全民战疫,万众一心。在狮山“抗疫”的关键期,广大教师坚守本职岗位,以实际行动书写立德树人初心。

 “教师这个称呼,赋予了我更多的责任”

停课不停教。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学校开设网络课堂503个,建立教学、微信群483个,利用MOOC资源授课101个,直播教学205个……数字的背后是老师们辛勤的汗水与付出。

理学院《有机化学》授课教师曹敏惠是他们中的一员。“线上教学对于老师来说是一场大考,这个考验不是技术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课程设计。”曹敏惠说,线上教学绝不是传统课堂的“搬家”。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她提前组建QQ群,开展线上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是否具备在线学习条件,收集学习诉求。

曹惠敏从2016年开始主持在线开放课程,积累了一定的线上教学经验。为了帮助其他老师更好地运用线上教学,她主动在网上面向全校教师做了“雨课堂”使用培训,同时积极参与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展的“抗击疫情 助教助学”公益宣讲,她的课程《旋光异构》将作为线上示范课程全网开讲。

为了更好地沟通,她和老师们建立线上授课交流群。她说,“和其他老师交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被感动的过程,为了上好课,老师们克服了很多困难。有的老师为了不受打扰,把小孩关在屋内,把自己关在阳台,有的老师为了‘追信号’,直接把课堂设在田野上。”

这份感动带给曹老师的,是对教师这个职业更深的认识。她说,“作为一名普通人,面对疫情我也会恐慌。但我是一名老师,这个称呼赋予了我更多的责任,我应该通过网络、通过课堂,把正面的、积极的力量传递给学生。”

“作为水生动物病毒学者,应当为行业抗出力”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水生动物,包括野生和养殖水产动物能够传播SARS-CoV-2。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水生动物病毒感染陆生哺乳动物的病例。”这来自水产学院袁军法和李莉娟老师共同撰写的一份科普宣传资料。

“新冠疫情在华南海鲜市场爆发,海鲜会不会是病毒的中间宿主?”袁军法告诉记者,当身边的不少朋友向他咨询这个问题时,他突然意识到,疫情不仅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可能影响水产行业的发展,作为一名水生动物病毒学者,应该为行业抗“疫”出力。

袁军法联系了同课题组的李莉娟,两人一拍即合。他们协定了一个共同时间线上讨论,李莉娟负责查阅文献、搜集资料,袁军法执笔撰写文稿。经过多日奋战,他们结合水产行业特质,撰写了《区别认识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水生动物病毒》。

“虽然是一篇小小的科普文稿,但学院非常重视、精益求精。院党委书记向晋文、院长张永安、苏建国教授和高泽霞教授都对稿件提出了宝贵意见。”袁军法说,“这个资料目前已经作为教学内容融入到本学期《水产动物疾病学》课程,同时作为线上授课参考资料发给学院老师,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大众传播特点开展科普宣传。”

开展线上科普,还有很多教师在行动。2月2日,食科院专业教师李凯凯、侯焘带领“食科一家人”志愿服务队学生们一起在线推出了“疫情科普”系列推文,通过语音讲述和图文展示传播疫情防护科普知识。科普推文被中国青年志愿者微信公众号转载,受到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关注,并提出给予后续专业支持。

“班主任是班级的家长,应该用心守护好他们

对于2018级农科张之洞班的同学们而言,班主任徐正华老师在QQ群里每日打卡的“碎碎念”已经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

“班主任就是班级的家长,特殊时期就应该承担起责任。”徐正华眼中,班级的34名学生就是自己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他每天在线统计学生体温情况,开展在线交流,做好思想引导。

“有句话叫‘与困难共舞’,我们赞赏大家在顺境中舞出精彩,但更加需要大家在逆境中舞出人性的光辉和高尚的情怀。这个冬天不太寻常,但是再凛冽的寒冬也不能阻挡春天的脚步,三田基地里的小麦绿油油一片,油菜花也在默默盛开,我像油菜花期待着蜜蜂一样期盼着大家归来,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与大家再话三田。”疫情期间的一次线上主题班会,徐正华结合自己的专业给予学生勉励。

身处武汉的余同舟同学,一度情绪紧张低落,他说,“徐老师每天给我发消息,鼓励我,让我在恐慌和焦虑中慢慢找到方向。后来我才知道,徐老师也是身处武汉,他所在的小区疫情防控形势比我家更严峻。”

自1月23日起,全校621个本科班级坚持实施“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全体班主任、辅导员是学生“一对一”的守护者。

“我帮你们稳住大后方”

自1月30日开始,附属学校的教师全体动员,反复试验在线教学平台、教学方法,确保特殊时期课堂质量和课业进度。2月10日,附属学校孩子们的“空中课堂”如约而至。

左俊凤是小学一三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自疫情开始每天坚持在班级QQ群里组织健康打卡。有时遇到家长忘了通报情况,她都会电话联系,关心情况、互相问候。在她心里,班上42名孩子平安就是每天最好的消息。

“这样上课,孩子眼睛受不了,家长要督促,也不一定有好的教学效果”“课后线上统一答疑太费时间,效果也不好”“网络经常卡顿”……开课第二天,班级家长群里“吐槽”的声音出现了。

“当天晚上五味杂陈,久久不能平静,深夜无法入眠。”左俊凤说,“其实家长反映的问题是普遍现象,需要我们关注和解决。线上课程对每一老师和家长都是挑战,大家摸着石头过河,但想把课程建好、把孩子教好的心情是一样的。”

附属学校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对低年级学生上网学习不作硬性要求。为了方便家长,左俊凤将统一答疑改为一对一答疑,每个学生花在电脑前的时间少了,老师却要投入更多的时间。

左俊凤如今人在黄冈老家,也身处湖北疫情重灾区。身边没有电脑,网络信号也时好时坏,但她坚持每天用手机编辑、批改作业,同时给每个孩子发一段语音,鼓励孩子们的进步。她说,“我的班级里,有的家长正在学校后勤保障一线,有的在做疫情研究攻关,也有一些和我一样在给大学生们上课,他们在前方‘打仗’,我就应该尽心尽力教好孩子们,减轻他们的负担,帮他们稳住大后方。”

作者:记者 陈锦  审核人:常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