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科学研究 > 正文

叶志彪教授科研成果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核心提示: 中共中央、国务院1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我校叶志彪教授领衔完成的“茄果类蔬菜分子育种技术创新及新品种选育”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奖项是2019年度园艺科学领域唯一的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许炎生 张俊红 记者 刘涛)中共中央、国务院10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习近平为最高奖获得者颁奖。我校园艺林学学院叶志彪教授领衔完成的“茄果类蔬菜分子育种技术创新及新品种选育”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奖项是2019年度园艺科学领域唯一的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茄果类蔬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番茄和辣椒栽培面积大、效益高。番茄栽培面积2041.5万亩,辣椒栽培面积3209.4万亩,分别居设施栽培面积和露地栽培面积第一位。针对我国茄果类蔬菜资源匮乏、育种周期长、选育效率低、口感风味欠佳等问题,我校组织了本领域具研发优势的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联合攻关,在鉴定番茄和辣椒抗病、抗逆、优质等性状调控基因的基础上,研创了一批实用的分子标记,建立了高效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体系,创制出一批优异的种质材料,育成了多抗、优质、丰产的系列品种。

该成果率先创建了茄果类蔬菜最高效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体系,提高茄果类蔬菜育种效率3倍以上。该成果克隆和鉴定了抗性和品质性状调控基因65个,其中关键基因6个;在世界上首次研发出原创性的分子标记22个,其中番茄耐寒分子标记2个、耐盐分子标记4个、抗病分子标记5个、品质分子标记6个、辣椒抗病和雄性不育分子标记5个。在国内率先开发出一套番茄实用分子标记59个,涵盖抗病分子标记26个、耐寒耐旱分子标记6个、品质分子标记12个、产量分子标记15个;辣椒抗病分子标记6个、雄性不育恢复基因分子标记1个。该成果在世界上首创番茄高通量分子标记基因分型系统,能一次性检测性状位点达50个,比原有检测技术提高效率20倍以上,提高茄果类蔬菜育种效率3倍以上,缩短育种周期3年。

该成果建立了高效的番茄、辣椒种质资源综合评价技术体系,规模化系统地鉴定了茄果类蔬菜种质资源,创制出一批优异的核心育种材料。该成果对2750份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评价,鉴定出抗病、优质的番茄、辣椒种质139份,发掘出番茄高抗青枯病显性抗源和耐寒材料。创制新种质572份,其中优异育种种质67份,包括番茄抗青枯病种质13份,兼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根结线虫、枯萎病种质8份,耐寒种质5份,高糖、高有机酸、高维生素C种质11份,辣椒抗TMV、CMV、疫病种质6份,复合性状优异种质17份。

该项目利用高效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和创制的优异育种材料,育成了聚合多种抗性、品质优良的番茄和辣椒新品种10个。该成果育成的‘华番12’是世界上首个兼抗青枯病和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大果番茄品种,平均单果重达230g,攻克了青枯病抗性与小果连锁的难题,成为湖北、广西、广东等青枯病高发地区首选品种,还被广西、海南等番茄产区广泛用作抗青枯病砧木品种。育成的‘金棚八号’耐低温弱光、抗病、耐寒、中熟,连续座果能力强,果实商品率高,硬度好,货架期长,长途运输损耗率低。平均单果重200-250g,亩产7500-10000kg。由于耐寒性强、抗多种病害、精品果率高,成为国产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品种中推广时间最长、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育成的‘佳美2号’,早熟、耐低温能力强、抗病性及抗逆性强、果大皮薄肉厚口感好、连续坐果能力强、丰产。该品种占湖北省辣椒种植面积的35%,为华中地区春秋及高山种植面积最大的薄皮辣椒品种。

此外,项目组还育成了其它新品种7个。其中,‘华番13’抗 黄花曲叶病、枯萎病,耐贮运;‘华番11’抗黄花曲叶病、枯萎病,适宜长江流域春秋栽培;‘华番2号’和‘华番3号’抗病毒病、枯萎病和茎腐病,连续坐果力强、成串采收;‘金棚M6’是抗根结线虫、适应性强的设施专用粉果番茄品种,为西北地区的主栽品种(占42%),种子出口欧盟、以色列等地区;‘鄂红椒108’是目前国内果肉最厚(0.45cm)、单果重大(平均80g)、果肩平、抗烟草花叶病毒和疫病的红辣椒专用品种,克服了目前诸多品种果肩凹陷易积水发病的缺点,已在安徽和县、湖北恩施等地大面积推广;‘楚椒808’极早熟、抗逆性强,抗烟草花叶病毒、疫病,种子出口缅甸、泰国等海外市场。

该成果已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制定标准4项,在PNAS、Plant Cell等刊物发表论文125篇,其中SCI论文63篇,出版著作2部。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推广合作奖6项。选育出的优良品种的推广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番茄高端种子市场被国外公司垄断的局面,降低种子成本,减少农药施用,提高产量和品质,促进我国番茄和辣椒种业发展。项目组选育的新品种大部分是多抗品种,同时抗逆性强,可以减少农药的施用量,减少环境污染,为市场提供安全优质健康蔬菜,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据统计,新品种在华中、华南、西南、华北等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累计推广面积1230万亩,新增产值165.7亿元。其中,近三年推广面积768万亩,新增产值105.3亿元,新增就业人口30万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

审核人:伍莺莺

【人物简介】

叶志彪,博士,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大宗蔬菜(分子育种)岗位科学家,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园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园艺学会番茄分会副会长。

1995年获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6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863计划先进个人;入选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3次,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2010年“全省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主要从事蔬菜育种和分子生物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国家97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50项。

责任编辑:蒋朝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