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校园快讯 > 正文

“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来校作报告

核心提示: 1月5日下午,“时代楷模”朱有勇院士受邀来校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主题报告,他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2015年以来中国工程院定点云南澜沧不平凡的科技扶贫、产业脱贫之路。

朱有勇教授分享扶贫中故事与经验【学通社记者 孙嘉豪 摄】

朱有勇院士讲述扶贫故事(学通社记者 孙嘉豪 摄)

老师们认真倾听报告【学通社记者  孙嘉豪 摄】

报告会全景(学通社记者 孙嘉豪 摄)

南湖新闻网讯(学通社记者 汤海静)1月5日下午,“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我国著名植物病理学专家朱有勇教授受邀来校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主题报告,全体校领导、中层干部、正科级干部、辅导员,教师代表参加报告会,校党委书记高翅主持报告会。

朱有勇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2015年以来中国工程院定点云南澜沧不平凡的科技扶贫、产业脱贫之路。为了响应国家“扶贫攻坚”的号召,时年已60岁的朱有勇向中国工程院主动申请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进入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村的院士工作站工作。作为典型边境深度贫困区,澜沧县社会发育程度低、生活方式落后,地处边陲,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硬件设施水平低下,贫困人口21.15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1.17%。同时,作为直过民族拉祜族群居地区,澜沧县地区还存在语言障碍、思维封闭等素质性贫困主观因素。面对挑战,朱有勇没有退缩,在深入调研分析当地自然资源禀赋的基础上,为澜沧县脱贫攻坚确定了“立足资源禀赋,围绕热带雨林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科技创新,建设特色农业扶贫产业”的定位,树立了“资源优势转化经济效益,科技扶贫,把青山变成金山,促进边境直过民族的脱贫致富”的目标。工程院在澜沧县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在雨林山岭区发展林下经济、热带河谷区发展冬季农业和丘陵半山区实现提质增效,实现精准发力。“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更应该要做的是把科研成果投入到真正的农业生产中,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这是我的本分。”在澜沧县的原始森林中,朱有勇将林下生境与三七生物学特点相耦合,进行了林下有机三七技术创新,建立了不争地、成本低、效益高的标准化三七生产体系;针对河谷冬闲田资源,他将冬天旱季生境与马铃薯生物学特点耦合,创建错季种植、质量优良、绿色健康、效益可观的冬季马铃薯优质高产技术。

四年多来,朱有勇依托中国工程院先后开设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等24个技能班,培训了1500多名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到2019年末,澜沧县的贫困发生率降至1.61%。他们在澜沧县探索建立了“推广一批新技术,培养了一批乡土人才,示范一批科技成果,引进一批龙头产业,促进一批村寨脱贫”的科技扶贫路径,探索出一条边疆民族贫困地区依托科技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

回顾自己扎根澜沧的科技扶贫之路,朱有勇表示,把科技论文写在大地上,要比写在纸上艰难得多,但是在我们心中、在拉祜族群众心中,科技成果漫山遍野飘香的分量,比一纸论文要重得多,自己的一切工作都是建立于对党和人民的感激与关爱之上的。现在所实现的一切,是无数院士专家、科技工作者踏遍山水,把聪明才智、知识技术传遍千家万户,把论文写在了祖国贫困地区的大地上,为我国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付出了艰辛和汗水,更诠释了科技扶贫的内涵和初心。

高翅在总结讲话表示,朱有勇院士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报国之心和为民情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典型性和代表性。他强调,学校教职工要向朱有勇院士学习,模范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继承和弘扬科技战线的优良传统,做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员、农业科技的传播者,以科学技术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增强国家担当和社会责任,满腔热情地致力于科技创新,提高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把我们的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成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培养更多创新创业人才。

审核人:赵凯博

责任编辑: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