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人才培养 > 正文

我校学生在全国第十六届“挑战杯”竞赛中获佳绩

核心提示: 11月9至12日,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我校入围全国决赛的6件学生作品获全国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宁)11月9至12日,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我校入围全国决赛的6件学生作品获全国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

动科动医学院王馥寒、陈承洁等同学的作品《硒通过硒蛋白调控子宫平滑肌收缩作用机制探究》应用多种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硒及SelN、SelT、SelW三种硒蛋白对母畜子宫平滑肌收缩能力的影响进行分析,从正负反馈两个方面对其相应的调控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阐述了硒通过钙离子依赖途径和RhoA/ROCK信号通路影响肌球蛋白轻链的磷酸化,调控子宫平滑肌收缩,减少难产、胎衣不下等情况的发生。该作品由郭梦尧老师和方瑞老师共同指导,目前已发表SCI论文2篇,荣获全国二等奖。

动科动医学院孟璐等同学的作品《靶向细菌细胞膜的阳离子单胍聚合物消毒剂的发掘初探》通过评估四种单胍聚合物的杀菌活性、耐药性、生物相容性,并探究其对细菌细胞膜的损坏机制,试图解决因抗生素大量使用所导致的严重的细菌耐药性问题,为高效、低毒的新型消毒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该作品由动科动医学院周忠新老师指导,目前项目成员已发表论文3篇,其中SCI论文2篇,荣获全国二等奖。

工学院朱瑶同学的作品《磁性牛粪生物炭对畜禽废水中酸碱性有机物的脱除性能和机理的研究》通过热解磁化,提出了一种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畜禽粪便废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的新方法。该方法简单可靠,制备了一种新型生物炭材料,深入解析了牛粪炭和磁性牛粪生物炭的吸附机理,推导出温度对磁性牛粪生物炭的作用机制自己生物炭结构和吸附的关联作用,为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该作品由工学院易宝军老师指导,目前已发表SCI论文3篇,荣获全国二等奖。

文法学院蒲洋、陈洁等同学的作品《如何“筑巢引凤”:城市体验对大学生就业地域偏好的影响研究——以对武汉市1445个大学生的调查为例》运用情境理性的分析视角对大学生就业地域偏好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了城市体验对大学生就业地域偏好的影响,进而提出改善城市体验,吸引人才就业的若干建议。该作品由文法学院田北海老师指导,荣获全国二等奖。

文法学院徐杨的作品《子女流动与农村老年人的家庭养老支持获得》基于CHARLS2015全国基线调查数据,运用得分倾向匹配法,考察了不同子女流动模式对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不同子系统支持获得的影响差异,进而在理论上对农村孝道变迁走向、子女在家庭养老中的角色分工、家庭养老的需求弹性等问题做出回应,在实践上对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对策建议。该作品由文法学院田北海老师指导,荣获全国三等奖。

食科学院郭沛林等同学的作品《源于蜂蜜高活性解酒因子的挖掘及其利用》针对过量饮酒给人体所带来的严重健康问题,采用动物实验模型挖掘蜂蜜中高活性解酒因子,借此来寻找天然安全、健康有效的解酒产品。实验筛选得到解酒活性最好的枣花蜜,它不仅能降低酒精中毒小鼠血液酒精浓度,还能提高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活力。该作品由食科院鲁群老师指导,荣获全国三等奖。

学校2018年5月启动了第十六届“挑战杯”竞赛筹备工作,历经部署动员、立项评审、中期检查、校内初赛、终审决赛等阶段,组织专家培训20余场。决赛备赛期间,学校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多轮辅导和模拟答辩,入围作品学院发挥实验室和导师团队优势,精心打磨作品,集体制作答辩PPT,创新设计展区,对备赛各项工作精益求精。

据悉,本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经层层选拔,共有1513件作品入围国赛,其中204所高校的426件作品进入终审决赛,我校选送6件作品参加全国决赛,4件作品入围终审决赛参加现场问辩和答辩。

审核人:代金贵

责任编辑: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