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新闻专题 > 正文

公共管理学院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报告会

核心提示: 4月25日,公共管理学院“教育思想大讨论”专家报告会在人文社科楼M115报告厅举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校管理教研部主任刘亚荣教授为师生带来题为“高校以学生成长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与实施”的专题报告。

南湖新闻网讯(通讯员 杜梦凡 薛娟)4月25日下午,公共管理学院“教育思想大讨论”报告会在人文社科楼M115报告厅举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校管理教研部主任刘亚荣教授为学院师生带来题为“高校以学生成长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与实施”的专题报告,并就课程教学、培养目标等问题与在座师生进行了交流讨论。报告会由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安录教授主持。

从德国-美国洪堡学术研究自由的传统、英国深耕博雅教育、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到上世纪90年代杨淑子、朱九思等人对前苏联专业模式的反思,再到现今大众化教育时代的学分制改革,刘亚荣教授介绍了近代以来国内外高等教育领域关于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与反思。“教学层面的‘圣杯’一直没有找到,在众多的反思中,每个高校要如何选择?有没有一个逻辑体系来理解这些模式?有没有可以参照的标准来进行选择?”刘亚荣教授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接着她从“高校人才培养的设计和实施的要素”以及“自上而下的教学、知识模块、课程、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实施”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自己对高校生源定位、培养目标及规模、课程教学体系、组织管理模式的设计与实施等问题的思考和研究。报告中,刘亚荣教授对人才培养的六种组合模式,即:精英大学的文理学院模式、书院与专业院系矩阵组合模式、书院与专业院系顺序组合模式、学部与专业院系组合模式、学科群与专业院系组合模式、专业院系模式以及校企融合模式进行了重点介绍。

随后她对通识教育特征、课程体系、模式演变进行了介绍,并提到人才培养方向应该遵从的三个纬度:人的纬度、社会需求的纬度和学科逻辑的纬度。她认为,从国外的文理学院和我国传统专业教育的精英模式来看,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造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综合性的大学注重全面增加“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目标方向的课程,重视经典的通识教育;二是行业类特色明显的高校,改革更多注重打牢专业基础,增加跨学科领域的学习以更好地应对社会变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三是应用型院校,主要以就业为导向,打破最为传统的学科知识逻辑体系,变革为适应学生学习的“做中学”模式。但无论哪种变革,注重“人的发展”和“职业素养”的两类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已逐渐被纳入每个学校的课程体系。

报告会结束时,在座师生就报告的内容与刘亚荣教授进行了交流讨论,刘亚荣教授对“如何把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与一般的通识教育结合起来”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地解答。

简介】刘亚荣: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校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学校管理、教育经济与教育财政。先后主持福特基金“我国高校组织变革与管理案例研究”等项目。先后发表专著6部,论文30余篇。代表性著作有《从双轨到和谐: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转轨研究》《中国义务教育政策地方政府执行情况研究报告》;代表性论文有《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调研报告》《我国政府与高校的组织内契约关系探索——基于组织经济学视角的分析》《论高校院系实体化运作风险管理》等。

审核人:樊华

责任编辑:周小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