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南湖视点 > 正文

狮子山下好时节 不负春光启新程

校党委书记高翅同志在“落实三全育人,培育一流人才”教育思想大讨论动员会上的讲话

核心提示: 3月28日下午,学校召开“落实三全育人,培育一流人才”新时代教育思想大讨论动员会。本网全文刊发高翅同志在动员会上的讲话,供全校师生学习研讨。

狮子山下好时节   不负春光启新程

——校党委书记高翅在落实三全育人,培育一流人才教育思想大讨论动员会上的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

我就怎样开展好这次教育思想大讨论提四个关键词“学习”“反思”“深化”“落实”。第一是“学习”,大学是学习的地方,我们对学习的理解各有不同,需要反思学习究竟是学什么。第二是“反思”,对我们学校走过的120年的人才培养进行反思。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反思是为了走向未来,是为了新的起点能够迈好步。第三是“深化”,深化改革创新,这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就是改革创新的思想基础。最后是“落实”,要以务实的作风,通过教育思想大讨论形成共识,把内在的价值追求变成外在的行动自觉。

 一、学习学习再学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批示,也给我校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提出了“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殷切期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九个坚持”的规律性认识,从根本上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

我们在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时,要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从以下六个方面系统全面深刻理解:

第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理解“四个服务”,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办大学。第二,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贯穿到育人全过程、各环节,要做到“人人事事时时处处皆育人” ,要引导和教育学生牢记总书记强调的“六个下功夫”,要在“六个下功夫”上下硬功夫、下苦功夫,才有可能担当历史大任。第三,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无论是大学、老师还是同学,都具有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师应为中华复兴而育人,“复兴一代”的大学生应为中华复兴而读书。第四,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坚定自信。这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政治制度、历史文化传统和教育规律决定的。现在中国大学的教育一开始沿袭的是苏联和欧洲的专业教育模式,后来又有了以美国为代表的通识教育模式。我们怎么走?历史表明,完全的专业教育照搬不行,完全的通识教育照搬也不行,我们要走自己的路,坚持通专融合,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第五,深化改革创新的鲜明导向。这就是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第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作用。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对教师先后提出了 “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要求,3月18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又提出 “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期望。我们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要努力做到政治素质过硬、师德师风高尚、学术与人格魅力超凡、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这才是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世界一流人才所具备的教师队伍。

二、反思反思再反思

作为高等教育的国家队,作为双一流大学,我们要反思是不是全面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是否做到了总书记在回信中要求的“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学校办学做到了没有?老师做到了没有?毕业生做到了没有?我们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还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需要反思。我们培养了多少能够引领行业进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乃至人类文明进步的时代新人?他们发挥了多大的作用?这需要反思。我们的同学刚进到学校的时候,是方差大、均值高;毕业了离开学校时,方差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均值是高了,还是低了?我们录取的同学,在全国各个省市位置值按最低算都位于前8%,那我们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社会中、在行业中是不是继续处于前8%,有没有往前更进步一些?这也需要反思。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问自己,自己的定位是做经师还是做人师?这要反思。“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是不是更习惯于授业,更擅于传“术”,而传“道”不足?是不是对学生解知识之惑比较多,解思想之惑不足?这也要反思。有句古语是:“名师出高徒”。什么是“高徒”?在我看来,“高”出名师之“徒”,才是“高徒”。我们培养的是面向未来的人,就要用最优秀的老师去培养能够超越自己的人,做到“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要培养出卓越的学生,老师自己首先要有追求卓越的精神。我们要经常性系统反思,检查在人才培养上和一流大学的不足,敢于面向未来寻找自己的短板,承认自己的软肋,找到自己的痛点,并加以改进。

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呈现回归趋势,回归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和一辈子幸福为中心。它实际上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体现人文关怀的教育回归。用教育的术语来说,就是“全人教育”,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全人教育的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既重视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的价值,关注每个人的智力、情感、审美、创造性和潜力,重视人文精神培养,倡导跨学科互动与知识整合,主张学生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平衡,理解生命、注重生命的和谐与愉悦,整合思维。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的康毅滨教授对中国留学生有过这样的评价,他说:“中国学生聪明,勤奋,但也迷茫,功利心比较重,妨碍了他们的长远发展。”他提出,应该正确看待和理解学习。学习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是一个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找到自己学术志趣的过程。真正享受的是探索的过程,包括许许多多的失败和得来不易的成功。反思我们今天的校园,有不少研究生希望一进学校,导师给他(她) 指定一个课题或任务,这个课题就像解一道数学题,一定会有答案,做完了就能拿高分。然后靠这个科研成果,发Paper、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这种行为的根源是本科甚至更早就形成的价值取向。绝大多数研究生基础扎实,学习勤奋,上进心强,应试能力强,成绩优秀,但缺乏探索精神。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比较弱,同时还有比较强的急功近利心理。虽然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跟我们的本科教育也有关系。在本科阶段,我们有一个综测制度,干什么都与综测挂钩,看综测是否加分。有的社团做广告招新人,很醒目写上“综测可以加多少分、加多少分。”综测制度在过去的学生管理和引导中曾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后来逐渐有了功利化的色彩。我们要全面审视综测制度,该改的要改。包括有的同学申请做SRF,动机就是认为考研面试的时候、找工作的时候,做过SRF能给自己“加分”。功利化的影响可能会扭曲学生的价值观。有一次,某学生社团“领导”给我发短信,说:“高书记,我是某某社团某某部的副部某某某”。我想,这是个“副部级”啊。在校内,同事与同事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不要有那么多的“某某级”“某某长”。大家的身份就是老师、同学。所以,我再次倡导在校内同事之间一律互称“老师”,无论老师有什么“官衔”“头衔”,学生一律谓之“老师”。在党内,则按规矩一律称“同志”。

大学的学习是有竞争的。但有些同学,也有少数老师,对竞争有错误理解,认为把别人比下去就是成功,把别人踩在脚下就是胜利。有的科研项目八字还没一撇,就想“分家”,这样好把成果算作自己一个人的,就能快速成名。其实,实验室更多的是团队协作,基于对竞争误解下的过强竞争意识,很可能导致缺乏团队精神,以自我为中心,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容易把自己置于紧张的人际关系中,局限了事业走向长远。

三、深化深化再深化

一是大学不是职业培训场所,而是给每个人追求卓越的机会,做到追求卓越、卓尔不群。大学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启发学生发现自己,学会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因此,提升学生的选择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是我们教育的重要目标,所以,大学要把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承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准确。孰重孰轻,要在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有所体现。拓宽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责任、激发学生的潜力,让他们了解自我,树立远大的理想,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职业能力培养。其实,人生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在知识经济时代,不可能指望在大学里就能学会各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学生而言,到一流大学求学不是为了学一门职业手艺的。你要18岁的孩子做出一辈子的职业选择,太为难了吧?

尽管中国的高等教育即将迈入普及化阶段,但各类大学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精英教育仍是华中农业大学的重点。

二是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多样化本科教育体系。先来说几个案例,以为“他山之石”。

第一个案例:1998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发布了《重塑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2001年,又发布《重塑本科教育:博耶报告三年回顾》。这两份报告引起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对本科教育的强烈关注,对本科教育改革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一流大学纷纷回归本科教育,启动本科教学改革。

第二个案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要求项目申请时,需要强调项目的教育意义(Educational Initiatives)。科研项目评估者需要将“所申请课题的广泛意义(Broader Impact)”作为资助的标准之一。《课题申请指南》第三章中对课题广泛意义的解释是:“在多大程度上,申请研究的项目可以推动教学和培训、促进发现和理解。”因此,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是不矛盾的,我们的教学就应该是探究式的,就应该以研究为基础。

第三个案例是美国重塑公立院校本科教育的“红气球”项目(Red Balloon Project)。大学应转变为生产学习(Produce Learning)的机构,即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为学生的学习和探索创造更多机会。我们的教学范式也应从过去的讲授范式 (Instruction Paradigm)转变为学习范式(Learning Paradigm)。在学习范式下,知识的积累就不是累积,也不是线性的,而是像砖头堆砌城墙一样,相互嵌套和相互作用的。学习只有在知识被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中才更有成效,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构建者。

再来反观我们的教学模式,尽管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但是我们的课程模式依然还是“家庭手工业”模式,也就是每一节课由一个教师设计、开展教学和评价。每个教师每学期初开始独自设计课程,由于很少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合作,对本课程外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知之甚少,只能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获得经验。可是,在当今数据丰富和网络便捷的时代,这种传统的教学设计与合作式的教与学大相径庭。我们再来看翻转课堂(Flipped Course),将课堂讲授与作业调换,课堂时间用于学生与他人合作、增进理解,课前和课后时间则用于观看视频课程。这一转变,从教育思想、方法上来看,就是使课程从过去的传递信息转变为互动和理解,这是教育观念的改变。当然也包括开放式学习项目(Open Learning Initiative)和混合课程(Blended Courses)模式等等,都体现了教育观念的转变。

第四个案例:英国从国家层面上回归教学,发动了一场围绕质量的教育大变革。2016年英国教育部发布的《英国高等教育白皮书》,大家可能最熟悉的就是“教育卓越框架”(TEF,Teaching Excellence Framework),强调教学与研究具有平等地位,优秀教师与优秀研究人员享有同样的专业认可度、职业机会和薪酬待遇,旨在鼓励高等教育机构加大对教学和学习质量的重视程度,是对过去偏重科研质量的高校评估体系的补充。

我们再用几个案例来看看世界一流大学的卓越人才培养。

比如哈佛, 2006年,哈佛大学本科院院长哈瑞·刘易斯(Harry Lewis)在《失去灵魂的卓越》(Excellence Without a Soul:How a Great University Forgot Education)一书中深刻反思了哈佛大学的本科教育,“失去灵魂的卓越”是他对哈佛大学本科生教育的评价,刘易斯认为:“如今这所大学的办学思想中已经找不到社会责任感的存在,而古老的通识教育理想也已经有名无实,哈佛教育不再致力于解放人的思想和精神,而是重视市场名利。它所培养的学生,尽管成绩优异,毕业后也可成为商界、政界名流,但却找不到责任感、价值观的灵魂。”后来,哈佛加强了对通识教育的改革力度。因为大学通识课教育的目标超越了学科的专业技能,其根本使命是“让人的思想更自由,让人的心灵更高贵”。大学的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人格、品性、能力和责任。大学教育要培养卓越的人,特别要强调的是,“卓越”不专属于某个人或某一群人,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得到充分而卓越的发展,大学应追求“守住灵魂的卓越”。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本质区别,首先在于方法上而非内容上。通识教育的目的是深入事物的本质,而不是掌握某种技能。通识教育是在把学生的最大潜能一步一步激发出来。比如,我们学校社会学专业的同学,应该要能理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懂得这个世界是一个理性、可预知的系统,我们可以通过试验发现其规律。而一个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里研究细胞的动物科学专业的同学应该具备最基本的道德推理能力,懂得自己所做的研究的道德意义和道德风险,以应对未来可能遭遇的道德困境。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通识教育。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本科教育的重心必须从过去具体知识的获取转化为获取知识的方法与途径,我们应以此为借鉴来反思课程应该如何去设计。

我们再看看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大学2012年发布《本科教育报告》(2012),2015年又发布《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斯坦福大学提出如下21世纪本科教育目标,一是掌握知识,包括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融合等。二是磨炼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批判性阅读能力、美学与审美能力等等。我们今年下决心要开《沟通与写作》这门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写作能力。三是是培养责任感,以及培养适应学习的能力。我认为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能力去创建新的知识关联,解决新问题,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是最重要的。学生具备了良好的知识迁移能力才能应对各种外界挑战和机遇,逐步形成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习惯,这样才有可能成为引领未来的创新型人才。

再来看麻省理工。麻省理工2014年发布《麻省理工学院教育的未来》,2016年发布《高等教育改革的催化剂》,推动教学方法改革,改革传统课堂以授课为中心的被动学习,倡导主动学习、探究式学习、项目学习、实践学习、问题导向学习、自我学习、同伴互学和团队学习。

我们再来看看国内的一流大学——北大。北大当下的本科教育是通专结合的,为什么要坚持通专结合呢?北大可谓国之重器,是要培养引领未来的人,即传承文明、生产新思想、探索新道路、发明新技术,贡献于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那么,什么样的人能够引领未来呢?古今中外,教育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我们往往在用过去的知识教现在的孩子,让他们去解决未来的问题。这个难度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其实我们并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又如何去让学生理解一个还没有出现的世界?第二,即使我们能够把未来世界展示给学生,过去的知识又怎样才能转换成他们可以解决未来问题的能力?这种迁移是如何发生的?我们至今并不清楚。关于未来,至少可以有这样的判断:远比现在更复杂和综合。这就意味着未来将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不确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要培养未来的人,更重要的是要有创造性。

那么,面对未来世界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引领未来的人至少要具备以下几种能力:首先是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未来的不确定性需要学生自己去探索。第二,强大的思想力。要在不断地思考、探索、质疑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实现新突破,产生新创造。第三就是强大的行动力。思考和学习很重要,但最终改造世界的是人们的实践与行动。由此,我们就能够更好的理解北大为何要走通专结合的道路。

我们的通识教育不能走美国的路,应该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我们要对通识教育要有比较全面的理解,至少要懂得:第一,通识教育并不意味着只是通识课程,应该体现在包括专业教育在内的教育全过程和全环节。第二,通识教育不能简单变成文科生选修几门理科课程,或者理科生选修几门文科课程。第三,通识课程并不排斥专业课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是统一的,不是割裂和对立的。在通识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比较容易开设一些导论性质的知识介绍型课程,其实并不能很好地起到通识教育的作用。好的专业教育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和技能传授,专业课程要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的思考、清晰的表达沟通和价值判断能力,这样专业课程也就具有了通识教育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把主动学习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融入专业教育中。

我们再反观一下现在,如果我们按照目前的路径发展,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需要从学校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构建面向未来的多样化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这一人才培养体系应该包含多样化的通专融合教育模式、动态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体系、教师发展与激励系统、学生发展与学业支持系统、本科教育管理与服务系统。各个子系统既可以独立发挥作用,同时相互之间也发生密切联系。

用这些案例,我想说明的就是,我们本科教育正处在转型之中,我们的改革既要尊重历史和传统,更要有未来眼光。我们要走一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华农之路,培养引领未来的一流人才。

三是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只要我们是一所拒绝平庸、追求卓越的大学,那学校教育教学的一切就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这才是办学的真谛。古语说:“教不严,师之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生学习的主导者是老师,学生能不能成大器,责任在老师。陶行知先生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给学生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唯有求真、崇善、尚美的老师才能够在学生的心灵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只有老师做真学问、真做学问,真做人做真人,才可能“你怎样,学生就怎样”。我们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和理解什么是以学生为中心,要用“视学生如己出”的关怀来落实三全育人。我们既要学在华农,也要严在华农,做到对学生关爱,不溺爱。在这里,我再次提出明确要求: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放松对学生的学业要求,任何人也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示意、暗示老师放松要求。有关单位如果对学生违纪违规不报、瞒报,都要严肃追责问责。学校所有的育人过程,尤其是课程教学,必须提高学业挑战度。一流大学的学生,“5+2”“白+黑”很正常,应该专注于学习,敢于在挑战式学习的教与学中体会成长的快乐。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四、落实落实再落实

我们这次教育思想大讨论是目标导向,即“落实三全育人,培育一流人才”,主题明确;这次大讨论既是目标导向,也是问题导向,要找准我们的问题,全面系统剖析我们的问题所在;还是责任导向,要明确责任,即一流本科之责、三全育人之责、改革创新之责、质量提升之责。这些“责”都将成为学校对各个单位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我们要推行KPI考核,考核的目的说到底,就是要“落实落实再落实”。

学校、党政管理部门和业务单位、服务保障部门、各学院、各学科专业负责人要在“落实”上下功夫,大家一起讨论,一起思考,一起落实。比如说学科专业负责人要思考、要研究如何做好迎新(Freshman Orientation),新生入学教育太重要了,不要一味展示“我们有多少教授”“我们有多少高级实验室”,讲求实效,不搞展示型。要让同学们和教授们多接触,让同学们多感受大学氛围,让同学们体验大学生活,点燃他们的青春激情,放大他们的学习“方差”,培养一流创新创业人才。我们要向课堂要质量,真正影响教育品质的事都发生在课堂、发生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教学情景中,因此,各课程组和主讲教师尤为重要。任课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等也都得肩负培养一流人才的责任。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教育思想大讨论选在这个季节启动,可谓狮子山下好时节,我们一定能做到不负春光启新程!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