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闻网

首页 > 新闻 > 媒体华农 > 正文

【经济观察报】科创板首批受理企业科前生物:一个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样本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宋笛科前生物是上交所3月23日首批受理的9家科创板企业之一,同时也是一个高校科研成果转换的样本。

按照上交所披露的《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以下简称招股说明书)显示,科前生物是一家生物制品公司,主要产品为非强制性猪用疫苗和禽类疫苗。

招股说明书显示,华中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中农大)与科前生物关联紧密:公司董事长陈焕春同时是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并在华中农业大学(以下简称华中农大)长期任职,科前生物的多位董事也在华中农大任职;与此同时,华中农大控股的华农资产目前也是科前生物的第一大股东,持股21.67%。

在科研方面双方的关联尤为密切, 2017年科前生物与华中农大发生研发及其他费用超过2000万——其中大部分是科研补偿费,同时,科前生物与华中农大共同持有多项发明专利,而这些研发成果形成了目前科前生物的一部分产品体系,其主要合作方式为:由科前生物提供科研项目资金、参与课题研究,提供实验和中试条件等方式,成果则由双方共同享有,即高校负责前期基础研究,企业负责中试、产业化和后期临床阶段。

由此形成一个自高校科研人员科研成果向市场转化,并通过市场反哺科研的循环。

解密科前生物

科前生物是上交所首批受理的科创板拟上市企业之一,按照上交所相关规定,在受理后20个工作日内,科前生物将会迎来首轮问询。

科前生物是一家怎样的企业?

招股说明书显示,科前生物前身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1年,由陈焕春等7名自然人和华中农大共同出资50万成立,彼时,华中农大出资比例达到45%,陈焕春为10%;2014年科前有限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即科前股份,并随后进行了股权变更,变更后华中农大控股的华中农资持有21.67%股份,陈焕春持有19.68%股份。

过去三年时间,科前生物收入复合增长率达37.24%,其中2017年增长尤为明显,2016-2018年,科前生物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65、6.25、7.3亿元。

猪用疫苗是科前生物的主要营收来源,招股书披露信息显示,2018年科前生物猪用疫苗收入占到总收入的 96%以上。

一位生猪养殖行业人士对经济观察网表示,猪用疫苗市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强制猪用疫苗,这一部分在过去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但是普遍采用政府采购的形式;另一种是非强制猪用疫苗,近年这一部分市场增长较为迅速。

科前生物主要从事的是后者即非强制猪用疫苗,其产品分为两类一类是猪用活疫苗,一类是猪用灭活疫苗,两个产品营收占比较为平衡,分别占据总营收的49%和46%。

值得关注的是科前生物较高的毛利润率,招股书显示,最近三年时间中其毛利润率分别达到为79.00%、84.47%、84.42%。

核心技术探寻

科前生物的高毛利来自于何处?答案在于其技术研发。

兽用疫苗市场拥有两个排他性壁垒,一个是专利技术,一个是基于技术的新兽药注册证书和产品批准文号。招股说明书信息显示,科前生物共取得31项新兽药注册证书、28项发明专利和产品批准文号。

这些专利成果都是来自于何处?

一方面是基于科前生物的自研发体系和相关投入,招股书显示近三年科前生物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6.48%、8.44%、5.52%;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和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其中尤值得关注的是与华中农大的合作,招股书信息显示目前科前生物所拥有的28项发明专利中13项为科前生物和华中农大共有。

科前生物的拳头产品为猪伪狂犬活疫苗,在这一类别中中包含两个主力产品,一是猪伪狂犬活疫苗(HB-98株)二是猪伪狂犬病耐热保护剂活疫苗(HB-2000株),这两个产品背后的技术均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相关。

招股说明书显示,猪伪狂犬活疫苗(HB-98株)的技术是由华中农大授权科前生物使用;农业部披露的新兽药注册目录信息显示,猪伪狂犬病耐热保护剂活疫苗(HB-2000株)则包括武汉科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东方帝维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五家。

在2017年科前生物与华中农大签署了一份协议并在2018年进行了补充协议的签订,协议的主要目的在于确认技术成果归属权和许可使用,其中双方共同取得的20项新兽药证书和17项专利为双方共同所有,华中农大可许可第三方使用,科前生物则将会支付1500万的科技补偿费用。

院士创业

科前生物与华中农大在研发领域的紧密联系主要在于科前生物公司董事均来自于华中农大并且依旧在华中农大或下属企业任职,其中的典型案例是科前生物董事长陈焕春,陈焕春长期供职于华中农大,2003年-2007年曾任华中农大的副校长,目前任在华中农大任教。

这也意味着,科前生物和联想等80-90年代崛起的科技企业类似,本身即是脱胎于高校或相关科研机构。

陈焕春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863、国家支撑计划等重大科研课题50余项,并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公开资料显示,1989年归国后陈焕春即在华中农大任职, 1990年,陈焕春即从大量死亡的仔猪的病料中分离出了伪狂犬病病毒,此后便开始用基因方法研制相关疫苗,在1998年获得了掌握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并开始尝试推向市场。在国家知识产权专利检索系统中也可以发现多个专利人为华中农大,发明人为陈焕春及相关科研人员的专利记录。

在科前生物成立后,这种与高校合作研发的系统依然进行了维持,并为目前科前生物的增长提供了动力。“目前,公司已通过该合作模式将多项基础技术成果转化为可实际应用的产品,满足了养殖企业对动物疫苗防疫的需求,实现了公司经营业绩的高速增长”,科前生物在招股书中表示。

招股说明书中对于这一模式进行了详解,其与华中农大的合作方式由科前生物提供科研项目资金、参与课题研究,提供实验和中试条件等方式,成果则由双方共同享有。

具体而言,华中农大主要负责前期基础型理论研究工作,科前生物则主要负责成果中试、临床、产业化等阶段;其中,中试主要依托科前生物的GMP生产车间,产业化则包括产品工艺研究、质量研究和市场推广等方面。

一位科研人员曾对经济观察网表示,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症结也主要集中在中试、产业化阶段,特别是中试和产业化早期,这一部分耗资巨大,高校难以承担,一般的企业也不愿意承担这部分费用。

从此次科前生物计划募资用途可见一斑,招股说明书显示科前生物拟募资17.9亿,其中产业化建设项目和车间技改项目即占去了11.8亿。

责任编辑:刘涛